护理本科生的共情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护理本科生的共情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下称护生)共情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环境等的相关性,为有针对性地培养护生的共情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抽样,用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测量共情)、大五人格量表(BFI)和家庭功能量表(FAD)对某护理学院五年制护理专业184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13.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分析各量表信度、描述性统计分析护生在各变量的分布、t检验比较不同特征护生的共情特点、F检验比较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结构护生共情的特点,Pearson相关分析护生共情与各因素的相关性,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护生共情的相关因素。结果:①本研究各问卷总的Cronbachα系数及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55-0.89之间,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②护生IRI-C得分57.05±7.84,各条目均分达2.59分,高于量表条目均分2,显示护生的共情能力较好,略高于中等水平。③不同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学生干部及是否独生子女的护生共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年级、生源地和家庭的护生共情无统计学意义(F=2.13,F=2.03,P>0.05)④IRI-C总分与BFI神经性、宜人性及开放性维度呈正相关,与FAD问题解决、角色、沟通、情感反应成正相关(P<0.05,P<0.01)。⑤多元逐步回归显示,BFI的宜人性、神经性、开放性和FAD中的问题解决是影响共情的主要因素,解释共情总变异的25.7%。结论:①护生的总体共情水平较好,略高于中等水平,但仍需进一步改善和加强。②性别、是否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护生共情水平也不同,但护生共情不受年级、生源地和家庭结构的影响。③共情与人格和家庭环境相关。④护生的人格维度和家庭功能可以有效地预测共情的水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工具
  • 1.3 研究方法
  • 1.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第2章 研究结果
  • 2.1 护生的一般情况
  • 2.2 护生的共情情况
  • 2.3 不同人口统计学护生的共情比较
  • 2.4 护生的人格情况,护生共情与人格的相关性分析
  • 2.5 护生共情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 2.6 护生人格和家庭环境和对共情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3章 讨论
  • 3.1 共情的概念和作用
  • 3.2 护生的共情特点分析
  • 3.3 护生的共情与人格、家庭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 3.4 影响护生共情的相关因素分析
  • 3.5 结论与启示
  • 3.6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综述及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护理本科生的共情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