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微循环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

丹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微循环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

一、丹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微循环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蔡燕杰[1](2019)在《基于肠-肾轴研究通腑化浊凉血方对硫酸吲哚酚相关肾损伤的保护机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与意义:在继承赵绍琴教授和彭建中教授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肠-肾轴”理论的研究进展,通过观察通腑化浊凉血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道、肾脏与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的作用,探讨该方对硫酸吲哚酚的产生、吸收以及肾毒性作用的影响,阐明该方对硫酸吲哚酚所引起的相关肾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总结筛选慢性肾衰竭相关疾病文献,同时从古代文献中挖掘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形成湿热毒邪的原因,并在近代医家从湿热毒论治慢性肾衰经验当中验证通腑化浊凉血法的理论意义与优越性。二、实验研究1、探讨通腑化浊凉血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通腑化浊凉血方高剂量组、通腑化浊凉血方中剂量组、通腑化浊凉血方低剂量组、尿毒清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建立5/6肾切除法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模型组每日给以12.06g/kg体重生理盐水灌胃,通腑化浊凉血方组按照低、中、高剂量大鼠分别以每日6.04g/kg体重、12.06g/kg体重、24.12g/kg体重汤药灌胃,尿毒清组每日12.06g/kg体重尿毒清颗粒溶液灌胃,于第五周开始,持续灌胃给药至第16周末。于第4周、第12周、第16周分别采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留取大鼠24小时尿液检测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至第16周处死大鼠。摘除大鼠肠、肾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变情况。2、探讨通腑化浊凉血方通过“肠-肾轴”的不同环节,缓解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对肾功能损伤的机制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通腑化浊凉血方高剂量组、通腑化浊凉血方中剂量组、通腑化浊凉血方低剂量组、尿毒清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建立5/6肾切除法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模型组每日给以12.06g/kg体重生理盐水灌胃,通腑化浊凉血方组按照低、中、高剂量每日大鼠分别以每日6.04g/kg体重、12.06g/kg体重、24.12g/kg体重汤药灌胃,尿毒清组每日12.06g/kg体重尿毒清颗粒溶液灌胃。于第五周开始,持续灌胃给药至第16周末。第12周、第16周分别采血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血清硫酸吲哚酚(IS)含量。至第16周处死大鼠,摘除大鼠肠、肾组织,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变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血红素氧化酶HO-1水平,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结肠内容物中微生物群组成。研究结果:1、肾功能指标情况大鼠给药两个月后,与模型组相比,通腑化浊凉血方低剂量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24h尿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且通腑化浊凉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24h尿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较尿毒清组有治疗优势。大鼠给药后三个月后,模型组血清尿素氮(BUN)与肌酐(SCr)水平均较两个月上升,与模型组相比,通腑化浊凉血方中、高剂量组均可以降低模型大鼠血清BUN水平(P<0.01),低、中、高剂量均能够明显降低SCr水平(P<0.01,P<0.00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显示,通腑化浊凉血方给药三个月后,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蛋白尿(P<0.001)。与模型组比较,三个剂量通腑化浊凉血方组大鼠24h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肾脏、结肠病理情况模型组肾小球血管袢与血管周围纤维化。通腑化浊凉血方组较模型组与尿毒清组减轻。与模型组相比,通腑化浊凉血方组与尿毒清组肾小管管型数量降低,与尿毒清组相比,通腑化浊凉血方组肾小管管型数量与肾小球炎症反应降低。肠的病理改变以炎细胞浸润为主要改变,模型组炎细胞数量最多,面积最大,尿毒清组次之。通腑化浊凉血方高、中、低剂量组较模型组炎细胞数量低,尿毒清组对于肠细胞炎性状态有作用,但比通腑化浊凉血方组疗效差。3、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血清含量情况硫酸吲哚酚在慢性肾衰竭大鼠三个月血清硫酸吲哚酚水平较空白组明显上升(P<0.001),低、中、高通腑化浊凉血方剂量组均能够减少大鼠血清硫酸吲哚酚含量(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各组肠道微生物情况各组大鼠肠道物种数目韦恩图里显示空白组、模型组、通腑化浊凉血方组大鼠独有的物种分别为18/34/12个,表明该方可能引起肾衰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主坐标分析研究样本群落组成的相似性或差异性,结果表明通腑化浊凉血方组将大鼠异常的肠道菌群向正常的肠道菌群迁移,肠道菌群介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之间。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假手术组明显上升(P<0.05),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我们用Elisa法检测了各组大鼠肾脏HO-1水平的变化,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HO-1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通腑化浊凉血方能够显着增加肾脏HO-1水平(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通腑化浊凉血方可以清除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蓄积在肾与三焦的“湿热毒”。2、应用通腑化浊凉血方治疗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有效,通过与尿毒清相比较,通腑泄浊凉血方可减轻肾脏病理改变,纠正肾功能,改善尿毒症毒素尤其是肠源性蛋白结合型毒素硫酸吲哚酚的蓄积,调节慢性肾脏病大鼠肠道菌群,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3、通腑化浊凉血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干预“肠-肾轴”,减轻硫酸吲哚酚所引起的相关肾损伤,对肾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腑导滞,使肠道内腐败物减少,改善肠道菌群的失调,进而减少硫酸吲哚酚在肠道内的产生;化浊排毒,使肠黏膜屏障的功能恢复,减少毒素从肠道内进入到血液,进而减少血液中毒素的含量;凉血解毒,抑制硫酸吲哚酚的肾毒性作用。

张庆凯[2](2019)在《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导管细胞损伤干预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无菌性炎症性疾病,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重症者甚至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MOD),临床病死率高达20%。迄今为止,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也存在诸多困难,因此相关特效药物的研发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关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仍不是十分清楚。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胰腺腺泡细胞损伤和治疗,关于胰腺导管细胞的研究并不多见。而胰腺导管细胞却是胰腺炎时最容易受到有害刺激的细胞类型。已有研究指出嘌呤受体P2X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7(P2X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7,P2X7),可以通过招募NOD样受体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与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组成的炎症性小体来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介素-18(interleukin-1β,IL-18)的成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急性炎症时细胞外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通过P2Y和P2X受体调节胰腺导管功能,因此ATP活化的嘌呤能受体可能在胰腺生理,甚至在胰腺病理生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急性胰腺炎的诊疗越来越倾向于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模式。中医学认为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其辨证往往属阳明腑实证,腑气不通是急性胰腺炎的基本病机,不通则痛。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急性胰腺炎早期的中医治疗往往采用“通里攻下,清热泄泻”之法。中药大黄具有清泻湿热,凉血解毒之功效,在中医经典复方大承气汤以及清胰汤中占据君药的位置。我们前期的研究已经证实大黄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大黄素(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Emodin)为蒽醌类衍生物,研究发现,大黄素可以通过抗炎作用对胰腺腺泡细胞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此外,大黄素在急性炎症中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与释放等功能,起到了有效缓解急性胰腺炎的显着效果,但其作用机理仍不明确。因此,进一步探寻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靶点及分子机制,对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意义重大。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黄素是否通过NLRP3炎症小体发挥作用,从而在大鼠体内改善急性胰腺炎炎性级联反应以及大黄素对三磷酸腺苷诱导的胰腺导管细胞体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1)在大黄素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症反应的体内实验中,将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急性胰腺炎模型组(AP);低剂量和高剂量大黄素治疗组(30和60mg/kg)。采用5.0%牛磺胆酸钠(sodium taurocholate,STC)经胆胰管逆行注射法诱导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大鼠逆行性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苏醒后的即刻以及第6小时,将大黄素通过灌胃的方式给药。造模12小时后麻醉处死模型动物,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浆,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浆淀粉酶(amylase)、脂肪酶(lipase)、血浆IL-1β和IL-18。ELISA法检测血浆ATP浓度。最后,提取部分胰腺组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病理学损伤及胰腺导管病理损伤,根据病理组织学评价体系对胰腺病理改变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胰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表达,部分胰腺组织制成组织匀浆液,ELISA法检测ATP浓度。提取胰腺组织总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检测P2X7、NLRP3、ASC和caspase-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2)在大黄素改善三磷酸腺苷诱导的胰腺导管细胞损伤的研究中,以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将HPDE6-C7细胞用含不同浓度梯度ATP的培养液孵育16小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造模药ATP的最佳体外刺激浓度。用含不同浓度梯度大黄素的培养液孵育细胞24小时,MTT法检测大黄素的细胞毒性并筛选最佳体外给药浓度。将HPDE6-C7细胞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ATP诱导模型组以及大黄素给药组。给药组细胞预先用含大黄素的培养液孵育24小时,随后更换培养液;模型组与给药组分别用用含ATP的培养液孵育16小时,收集细胞及上清液用于后续实验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组细胞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P2X7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HPDE6-C7细胞上清液中的IL-1β和IL-18;提取HPDE6-C7细胞总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检测P2X7,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3)在大黄素改善三磷酸腺苷诱导的胰腺导管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中,首先,分别用空载质粒和P2X7过表达质粒体外转染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细胞系,免疫印迹分析检测P2X7蛋白的表达以确定转染效率。随后,将HPDE6-C7细胞分为三组:第1组,空载质粒+大黄素组;第2组,P2X7过表达质粒组;第3组,大黄素+P2X7过表达质粒组。分别用空载质粒和P2X7过表达质粒体外转染细胞24小时,随后,第1组和第3组细胞用含大黄素的细胞培养液,第2组用正常细胞培养液继续孵育24小时,24小时后3组细胞同时更换为含ATP的细胞培养液继续孵育16小时,收集细胞及上清液备用。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组细胞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不同处理细胞内P2X7的蛋白表达;提取细胞总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检测P2X7,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IL-18的水平。结果:(1)在大黄素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症反应的体内实验中,HE染色观察到AP大鼠胰腺组织明显的病理损伤,大黄素可以有效减轻胰腺组织病理损伤,降低组织病理学评分。AP大鼠的血浆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显着升高,而与AP组相比,大黄素能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显着降低大鼠血浆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此外,大黄素还能改善AP引起的胰腺实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HE染色结果却可以看到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胰腺导管显示出现了上皮细胞损伤、坏死,细胞排列不整齐,间隙增大,紧密连接结构被破坏。导管形态较假手术组出现明显改变,导管间相互融合。相反,大黄素治疗组胰腺导管损伤减轻。并同样呈剂量依赖性。显示了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及胰腺组织匀浆液中ATP释放增多,而大黄素给药可以有效抑制胰腺实质细胞释放ATP,但并不降低血浆AT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结果显示,与AP组相比,大黄素能够下调胰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水平。我们通过免疫印迹分析观察到AP组大鼠胰腺组织中P2X7,NLRP3,ASC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较SO组显着上调,大黄素口服给药可以显着降低AP大鼠胰腺组织P2X7,NLRP3,ASC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发现,与AP组相比,大黄素能显着降低大鼠血浆炎性因子IL-1β和IL-18的水平。(2)在大黄素改善三磷酸腺苷诱导的胰腺导管细胞损伤的研究中,为了选择合适的刺激浓度,通过MTT法检测不同ATP剂量处理的HPDE6-C7细胞的活力,结果显示40mM ATP在处理16小时后引起显着的细胞损伤,选择作为体外模型的刺激剂量。此外,用MTT法检测大黄素对HPDE6-C7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90μM大黄素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但45μM大黄素的剂量可以显着增加细胞活力。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HPDE6-C7细胞的形态,结果显示ATP显着引起HPDE6-C7细胞损伤和细胞死亡的特征性形态变化,大黄素可以保护HPDE6-C7细胞免于ATP诱导的体外损伤。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ATP体外刺激可以显着增加P2X7蛋白水平,而45μM剂量的大黄素显着降低P2X7阳性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的HPDE6-C7细胞中P2X7,NLR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显着增加,大黄素(45μM)处理明显抑制P2X7,NLR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此外,ELSIA检测发现,大黄素能够降低ATP诱导的损伤HPDE6-C7细胞上清液中的IL-1β和IL-18的水平。(3)在大黄素减轻三磷酸腺苷诱导的胰腺导管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中,与转染空载质粒的细胞相比,用P2X7过表达质粒转染后细胞内P2X7的蛋白表达显着上调。用P2X7过表达质粒预处理后,与ATP组相比,HPDE6-C7细胞的形态学损伤显着增强,但大黄素没有改善这些变化。此外,与ATP组相比,用P2X7过表达质粒预处理后,ATP诱导的HPDE6-C7细胞中P2X7阳性细胞数显着增加,且这种作用没有通过大黄素降低。因此,在用P2X7过表达质粒转染后,在存在或不存在大黄素的情况下,P2X7阳性细胞的数量都显着增加,表明P2X7过表达逆转了大黄素对P2X7表达的作用。此外,无论是否存在大黄素,用P2X7过表达质粒转染后,与对照组相比,P2X7,NLR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均显着增加。在IL-1β和IL-18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上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结论:大黄素有可能是一种新兴且高效的治疗急性胰腺炎候选天然产物。嘌呤受体P2X7是大黄素介导的急性胰腺炎胰腺导管细胞损伤减轻的靶点,为大黄素在未来临床治疗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依据。

陈洁,周明生,刘军,楼晓军,姚飞,王文丽[3](2017)在《柴芍承气汤加丹参高位保留灌肠对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干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柴芍承气汤加丹参高位保留灌肠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干预作用.方法 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9)及对照组(n=44),对照组术后予禁食、补液、抑酸、抑制胰酶活性、使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ERCP术前6 h,术后1 h开始予柴芍承气汤加丹参高位保留灌肠,2次/d,观察两组术中胆管插管时间、手术时长、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serum amylase,AMS)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变化、腹痛的情况及程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ost-ERCP hyperamylasemia,PEH)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发生1例PEP,对照组发生2例PEP,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后3 h的AMS、术后12 h、术后24 h的AMS和Hs-CRP、腹痛发生率及程度、术后PEH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胆管插管时间、手术时长、术后3 h 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承气汤加丹参高位保留灌肠能有效降低PEH发生率,降低AMS、Hs-CRP水平及腹痛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住院费用

赵书奇[4](2017)在《清下活血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S A P)大鼠模型,研究S A P大鼠小肠上皮细胞促炎抗炎细胞因子I L-6、I L-1 0及粘蛋白M U C 2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并给予清下活血方制剂进行干预治疗,以探讨清下活血方对S A P大鼠肠粘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空白组,n=12)、SAP组(模型组,n=24)、清下活血组(治疗组,n=2 4),每组分2 4 h、4 8 h、7 2 h三个时间点。(2)空白组仅开腹,翻动胰腺、十二指肠肠曲等脏器后关腹。S A P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0.1 m L/1 0 0 g)胰胆管逆行注射制备S A P大鼠模型。治疗组在造模2 h后予清下活血方溶液灌胃(1 m L/1 0 0 g),每1 2 h一次,连续给药。(3)三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 4、4 8、7 2 h三个时间点麻醉后进行取材,腹主动脉采集血液,分别摘取大鼠胰腺及小肠组织进行检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水平,观察大鼠胰腺和肠粘膜的病理学变化,分别按照S c h m i d t标准及C h i u氏评分法评价胰腺及肠粘膜损伤程度,荧光定量法(R t-P C R)检测小肠上皮细胞中I L-6 m R N A、I L-1 0 m R N 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上皮细胞中M U C 2的表达。采用S P S S 1 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造模时可见胰腺组织明显肿胀充血,提示造模成功。2.模型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在2 4、4 8、7 2 h三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 1);治疗组三个时间点血清淀粉酶的水平高于空白组(P<0.0 1),与模型组各时间点比较有所降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 5)。3.模型组和治疗组的胰腺病理学评分在2 4、4 8、7 2 h均高于空白组(P<0.0 1),治疗组各时间点胰腺病理学评分低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 5)。4.模型组和治疗组在2 4、4 8、7 2 h三个时间点小肠组织的病理评分均高于空白组(P﹤0.0 1);治疗组三个时间点病理评分低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 5)。5.模型组各时间点I L-6 m R N A的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增高(P<0.0 5),且增高程度与时间成正比,但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各时间点I L-6 m R N A的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I L-1 0 m R N A的水平显着增高(P<0.0 1),且增高程度与时间成反比(P<0.0 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各时间点I L-1 0 m R N A的水平显着增高(P<0.0 5或P<0.0 1),以4 8、7 2 h两时间点最为明显。6.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的M U C 2染色评分明显降低(P<0.0 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M U C 2染色评分有所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 5)。结论:1.清下活血方可降低S A P大鼠血清淀粉酶水平及胰腺组织形态学评分,对急性胰腺炎具有治疗作用。2.清下活血方可降低S A P大鼠小肠上皮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I L-6水平,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I L-1 0水平,重建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减轻肠道组织损伤。3.清下活血方能有效保护S A P大鼠肠上皮细胞,增加M U C 2分泌量,从而修复肠粘膜层,对S A P引起的肠粘膜屏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张翠[5](2017)在《中医辨证四联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对血清TNF-α、IL-6、IL-10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中医辨证四联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中医辨证四联疗法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机理,为急性胰腺炎在中医药治疗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脾胃肝胆科二病区2016年1月-2017年3月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执行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暂禁食水、抑制胰腺分泌、营养支持、液体复苏、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必要时行胃肠减压、必要时镇痛镇静、必要时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予以中医辨证四联治疗,即中药灌胃、中药灌肠、中药外敷及中成药静滴治疗。中药灌胃:每付煎400ml,每100mL每4h经胃管注入,夹闭1 h后开放。中药灌肠:每付煎400ml,每200ml每6h保留灌肠1次。中药外敷:中药研为细末,使用蜂蜜调和,外敷于上腹及腰背部,荷叶覆盖包扎,1次/日。中成药静滴:灯盏花素注射液100mg静脉点滴,1次/日,疗程14天。观察项目:1.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2.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恢复正常的时间;3.治疗前后MCTSI评分变化;4.治疗前、治疗第3天、7天、14天血清TNF-α、IL-6、IL-10的含量变化。结果:1.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包括年龄、性别、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中医证型情况比较,经统计学统计,均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相比,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白细胞、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相比,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MCTS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CT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而治疗组治疗后MCT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6、IL-10浓度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TNF-α、IL-6浓度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10浓度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7天血清TNF-α、IL-6的浓度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血清TNF-α、IL-6、IL-10的浓度水平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医辨证四联疗法能够缩短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2.中医辨证四联疗法能够缩短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恢复正常时间,缩短白细胞、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的时间。3.中医辨证四联疗法能够明显降低患者MCTSI评分。4.中医辨证四联疗法能够早期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的浓度水平,升高IL-10的浓度水平。

付瑜[6](2017)在《黄龙汤对脓毒症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各组大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内毒素、降钙素原含量,外周血常规,回肠组织病理变化的检测,观察黄龙汤联合美罗培南对脓毒症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通过对各组大鼠回肠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探讨黄龙汤联合美罗培南对脓毒症模型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通过对各组大鼠回肠组织中Claudin、Occlud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检测,探讨黄龙汤联合美罗培南对脓毒症模型大鼠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机械屏障保护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将55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10只)、模型对照组(15只)、西药组(15只)、中药+西药组(15只)。对手术造模组大鼠采用盲肠末端结扎穿刺法复制脓毒症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给予各组大鼠不同因素干预:(1)假手术组:按2ml/次的剂量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每日两次;(2)模型对照组:模型复制后,按2ml/次的剂量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每日两次;(3)西药对照组:模型复制后,西药美罗培南50mg/次,日两次腹腔注射给药;(4)中药+西药组:模型复制后,中药黄龙汤按2ml/次的剂量灌胃,每日2次;同时给予西药美罗培南(50mg/次·只-1),日两次腹腔注射。连续给药4天后,采集血清及回肠组织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内毒素、降钙素原含量;采用五分类小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液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回肠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回肠粘膜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回肠组织中Claudin、Occludin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回肠组织中Claudin、Occlud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二胺氧化酶较假手术组显着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O1)。美罗培南组和中药+西药组比模型组血清中二胺氧化酶含量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西药组血清中二胺氧化酶含量低于西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2.模型组大鼠血清中血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含量较假手术组显着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O1)。美罗培南组和中药+西药组血清中血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含量比模型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西药组血清中血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含量低于西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3.各组大鼠回肠病理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小肠HE染色镜下可见,肠上皮较完整,黏膜下层未发现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明显的炎症性改变;模型对照组可见局灶性的肠上皮变性、脱落,绒毛排列紊乱,甚至融解缺失,黏膜下层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充血扩张,淋巴组织增生,浆膜层炎性细胞浸润,偶见坏死。西药组可见上皮变性,黏膜下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数量明显比模型对照组减少。中药+西药组绒毛较完整,黏膜下层偶见炎性细胞浸润。4.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及两个治疗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显着增加(P<0.O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外周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显着减少,尤其中药+西药组大鼠减少的更为明显(P<0.O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西药组大鼠白细胞数量显着减少(P<0.O1)。5.模型组大鼠外周血内毒素较假手术组显着升高(P<0.O1)。美罗培南组和中药+西药组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中药+西药组低于西药组(P<0.01)。6.模型组大鼠外周血降钙素原较假手术组显着升高(P<0.O1)。美罗培南组和中药+西药组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中药+西药组低于西药组(P<0.01)。7.模型组大鼠死亡率较假手术组显着升高(P<0.O5)。美罗培南组和中药+西药组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8.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CD4+T、CD8+T百分比显着减少(P<0.01),CD4+T/CD8+T比值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西药组大鼠CD4+T、CD8+T百分比显着升高(P<0.01或0.05),CD4+T/CD8+T比值显着升高(P<0.01或0.05)。9.各组大鼠回肠组织中Claudin-1 mRNA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西药组大鼠回肠上皮Claudin-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西药组Claudin-1 mRNA表达显着上调(P<0.01或0.05);中药+西药组Claudin-1 mRNA表达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10.各组大鼠小肠组织中Occludin mRNA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西药组大鼠小肠上皮Occlud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西药组Occludin mRNA表达显着上调(P<0.01或0.05);中药+西药组Occludin mRNA表达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11.各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laudin-1蛋白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西药组大鼠小肠上皮Claud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西药组Claudin-1蛋白表达显着上调(P<0.01或0.05);中药+西药组Claudin-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12.各组大鼠小肠组织中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西药组大鼠小肠上皮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西药组Occludin蛋白表达显着上调(P<0.01或0.05);中药+西药组Claudin-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1脓毒症大鼠血清二胺氧化酶、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含量显着升高,可能是由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破坏释放大量二胺氧化酶、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入血所致。2黄龙汤联合美罗培南可显着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清二胺氧化酶、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并且疗效优于美罗培南组,说明黄龙汤与美罗培南具有协同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清二胺氧化酶、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的作用,通过病理结果分析黄龙汤联合美罗培南可减轻肠黏膜炎症病理损伤,保护肠黏膜绒毛上皮,保护肠黏膜屏障。3模型组大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内毒素和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增高,模型组大鼠死亡率明显升高。提示脓毒症大鼠造模成功,且感染程度较重。4黄龙汤联合美罗培南对脓毒症大鼠模型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明显降低脓毒症模型大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内毒素和降钙素原水平,降低大鼠死亡率,二者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纯美罗培南。5脓毒症大鼠回肠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CD4+T、CD8+T百分比及CD4+T/CD8+T的比值显着降低,这可能是脓毒症模型大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降低的发生机制之一。6黄龙汤联合美罗培南可调节脓毒症模型大鼠回肠黏膜免疫功能,可能是通过提高回肠粘膜组织中CD4+T、CD8+T百分比及CD4+T/CD8+T的比值而实现的。7脓毒症模型大鼠回肠组织中Claudin、Occlud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这可能是脓毒症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的机制之一。8黄龙汤可上调脓毒症模型大鼠回肠组织中Claudin、Occlud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黄龙汤对脓毒症大鼠肠道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王鹏[7](2016)在《芍药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芍药苷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量效关系,应用其最佳剂量观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第一部分:SPF级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芍药苷干预组(下设3个剂量讨论组)。每组有8只大鼠。芍药苷组有分为50mg/kg组(P1)、100mg/kg组(P2)、150mg/kg组(P3),牛黄胆酸钠(5%)成功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后30分钟股静脉给予各剂量芍药苷。重症急性胰腺炎组仅建模,对照组仅开腹翻动大鼠十二指肠和胰腺组织。各组在12小时时间点麻醉后下腔静脉取血用于血清胰腺炎水平(淀粉酶AMY、脂肪酶LIPA)、肝功能(ALT、AST)以及肾功能(BUN、Cr)的检测。取大鼠胰头组织固定于4%的多聚甲醛中,进行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第二部分:SPF级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大组(据随机数表法,每组24只):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组及芍药苷干预组(采用100mg/kg最佳剂量),每组又分为3h、6h、12h亚组,每亚组有8只大鼠。空白对照组手术仅在麻醉后开腹翻动胰腺及十二指肠,然后关腹;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组采用牛黄胆酸钠(5%)大鼠胆胰管逆行注射构建模型;芍药苷干预组在构建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模型后30分钟大鼠股静脉注射100mg/kg芍药苷进行干预。各组大鼠均在模型构建后3、6、12小时麻醉后下腔静脉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IL-1、IL-6、TNF-α水平及肾功能改变(Cr及RUN)。大鼠肾脏组织取下后固定于4%的多聚甲醛中后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第三部分:对芍药苷保护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肾功能的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通过NO试剂盒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NO水平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组织中NF-κ Bp65的表达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研究其上游MAPKs信号通路中磷酸化p38的活化情况,讨论p38MAPKs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炎性通路NF-κB的激活。采用TUNEL试剂盒辅助以Caspase-3的表达情况检测大鼠肾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对芍药苷保护肾功能的药理学机制进行讨论。结果:第一部分:探讨芍药苷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保护作用的最佳剂量,通过牛黄胆酸钠构建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芍药苷干预组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的最佳剂量的探讨示,50mg/kg组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组相比较能够降低血清AMY和LIPA水平,其对大鼠的肝功能的影响较小,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的改变及胰腺病理学评分示胰腺组织病理有所改善但改善不明显,胰腺病理评分下降程度低。100mg/kg芍药苷干预组能够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血清AMY及LIPA,血清AST、ALT较对照组改变较轻,100mg/kg组较50mg/kg组降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更为明显,对于大鼠肝肾功能的改变如ALT,AST较对照组及50mg/kg组并无明显区别。胰腺组织的HE染色示100mg/kg组能够降低胰腺组织病理评分。150mg/kg芍药苷干预组能够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血清AMY及LIPA,胰腺组织的HE染色能够降低胰腺组织病理评分,但反应肝功能的血清AST、AL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示150mg/kg组对大鼠机体的肝功能影响较大。综上所述,100mg/kg是芍药苷干预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最佳剂量。第二部分:观察芍药苷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的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在第二部分采用3、6、12小时时间节点观察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及最佳剂量芍药苷干预组对其肾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示芍药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的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大鼠急性炎症反应,ELISA测定的干预组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均较重症急性胰腺炎组下降,统计学具有意义。肾脏组织的HE切片及肾组织病理评分示干预组能够降低其病理评分。综上,芍药苷能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的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第三部分:探讨芍药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的急性肾损伤的可能的机制。NO试剂盒测定肾脏组织中NO的含量,芍药苷干预组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组相比能够降低肾脏组织中NO水平,NO水平反映了机体中缺氧状态。肾脏组织中反映炎性状态的NF-κB水平示芍药苷干预组能够降低NF-κB水平,western blot示芍药苷组的MAPK-p38的磷酸化水平低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组。TUNEL和肾脏组织中Caspase-3水平结果示芍药苷干预组能够减轻肾细胞的凋亡。结论:芍药苷能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的急性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量效关系是100mg/kg对于大鼠来说是最佳芍药苷保护剂量,其保护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的急性肾损伤可能与抑制炎性组织中NO的释放,减少肾脏组织的急性缺血有关联。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TUNEL试剂盒,芍药苷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中p38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进而抑制核因子K B水平,减少肾脏组织细胞的凋亡相关。

冯力,王卫星[8](2015)在《丹参注射液对高脂血症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血流量和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高脂血症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SAP)胰腺局部血流量和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PF级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空白组(SO组,普通饲料喂养)、高脂血症组(HL组,高脂饮食喂饲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高脂+SAP组(HAP组,高脂血症模型建模成功后再建SAP模型)、高脂+SAP+丹参治疗组(SM组,在HAP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干预),每组各8只大鼠。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系统测定各组胰腺局部血流量,下腔静脉取血测定各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淀粉酶(AMY)水平,取各组大鼠胰腺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行病理评分。结果:HL组大鼠胰腺局部血流量明显低于SO组,HAP组更低(P<0.01),而SM组明显高于HAP组(P<0.01)。HL组和/或HAP组大鼠AMY、TC、TG水平明显高于SO组,SM组则显着降低(P<0.01)。HL组和HAP组胰腺组织分别出现脂肪组织增生、腺泡坏死、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胰腺病理评分显着升高(P<0.01),而SM组的上述病理组织学变化缓解,胰腺病理评分也明显下降(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改善高脂血症合并SAP大鼠的胰腺血流状况和组织病理学变化。

张燕,王平,杨永茂,张艳,于宜平,孟宪丽,陈小睿[9](2013)在《大黄游离蒽醌对犬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单次灌胃大黄游离蒽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性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逆行胰管注入5%牛磺胆酸钠制备犬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造模后6 h给药组动物灌胃大黄总游离蒽醌20 mg.kg-1,手术前、给药前、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外周血液中血清淀粉酶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内毒素含量变化,给药前、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门静脉中二胺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给药后0到6 h血清淀粉酶活性无明显降低,外周血中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给药后5 h显着降低(P<0.05),门静脉血中二胺氧化酶活性显着降低(P<0.05),但外周血液中内毒素含量反而显着升高(P<0.05)。结论:大黄游离蒽醌可通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和肠上皮细胞损伤、改善肠道微循环,来发挥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性肠损伤的保护作用。

杨杰[10](2012)在《阳明腑实证患者手术前后中医症候变迁及呼吸道细菌学变化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伴阳明腑实证的急腹症患者手术前后中医症候变迁,及呼吸道细菌学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4月间伴阳明腑实证的急腹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0例,中西医组术后24h开始给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d、3d、7d舌色、舌苔、脉象以及是否有痞满、燥实,记录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CRP指标,取各时间点咽试子、痰培养致病菌,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组术后7d舌色红发生率、舌苔黄厚燥发生率、脉象洪大、实数发生率、痞满燥实发生率与术前比较显着下降,中西医组术后3d、7d舌色红发生率、舌苔黄厚燥发生率、脉象洪大、实数发生率、痞满燥实发生率与术前比较显着下降,且与常规组同时间点相比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术后7d体温、白细胞计数、CRP指标与术前比较显着下降,中西医组术后3d、7d体温、白细胞计数、CRP指标比术前显着下降,与常规组同时间点相比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患者术后第7d呼吸道G-杆菌检出率显着下降,中西医组术后3d、7d呼吸道G-杆菌检出率显着下降,且与常规组同时间点相比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急腹症时多伴有阳明腑实证,通过手术可使阳明腑实证证候改变。2、阳明腑实证时肠道细菌移位至呼吸道,经过手术联合中药治疗,呼吸道检出肠道细菌率明显减少。3、应用复方大承气汤通里攻下,有效保护了肠道屏障功能,阻止细菌移位,使患者提早恢复,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有效方法。

二、丹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微循环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丹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微循环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肠-肾轴研究通腑化浊凉血方对硫酸吲哚酚相关肾损伤的保护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赵绍琴慢性肾病辨治理论和经验的传承发展
        1、慢性肾病非肾虚论
        2、赵绍琴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用药经验
        3、彭建中教授对赵老慢性肾病新论的继承与发展
        4、赵绍琴慢性肾病经验有关实验研究
        5、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研究进展
        1、硫酸吲哚酚肾毒性作用
        2、硫酸吲哚酚心脑血管毒性作用
        3、祛除IS的途径
        4、饮食疗法
        5、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一、慢性肾衰竭相关疾病中医文献研究
        1 病名研究
        2 相关疾病文献研究
        2.1 水肿
        2.2 癃闭
        2.3 关格
        3 总结
    二、从“湿热毒”论治慢性肾脏病文献研究
        1 湿热毒形成的原因与病机演变
        2 近代医家从湿热毒论治慢肾衰经验荟萃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一 探讨通腑化浊凉血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干预
        1.4 标本的留取与处理
        1.5 统计学处理
        1.6 实验结果
        1.7 实验结果分析
        1.8 讨论与小结
    实验研究二 探讨通腑化浊凉血方通过“肠-肾轴”不同环节缓解IS对肾功能的损伤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干预
        2.4 标本的留取与处理
        2.5 技术路线
        2.6 实验结果
        2.7 结果分析
        2.8 讨论
总结
    1、结论
    2、创新点
    3、存在的问题
    4、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导管细胞损伤干预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大黄素通过抑制P2X7/NLRP3蛋白改善AP时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体内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及方法
        1.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实验动物
        2.方法
        2.1 药物配制
        2.2 动物模型
        2.3 模型取材
        2.4 测定血浆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
        2.5 组织病理学检查
        2.6 MPO的免疫组化检测
        2.7 MPO的免疫荧光检测
        2.8 免疫印迹分析
        2.9 ELISA法检测IL-1β和 IL-18水平
        2.10 ATP水平检测
        2.11 统计分析
    (三)结果
        1.大黄素能减轻AP大鼠胰腺损伤
        2.大黄素降低AP大鼠胰腺组织匀浆液中ATP水平
        3.大黄素改善AP大鼠胰腺导管损伤
        4.大黄素下调AP大鼠胰腺组织中MPO的表达
        5.大黄素抑制胰腺组织中P2X7/NLRP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6.大黄素降低AP大鼠血浆IL-1β和IL-18浓度
    (四)讨论
    (五)小结
    (六)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大黄素改善三磷酸腺苷诱导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细胞
        2.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ATP诱导的细胞损伤
        2.3 大黄素的毒性试验
        2.4 细胞活力和形态分析
        2.5 P2X7的免疫荧光检测
        2.6 ELISA检测
        2.7 免疫印迹分析
        2.8 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1.大黄素可减轻ATP诱导的HPDE6-C7细胞损伤
        2.大黄素抑制ATP诱导的HPDE6-C7 细胞中P2X7/NLRP3 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3.大黄素降低ATP诱导的HPDE6-C7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IL-18浓度
第三部分 大黄素通过抑制P2X7/NLRP3蛋白减轻AP时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细胞
        2.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P2X7过表达质粒转染
        2.3 细胞活力检测
        2.4 P2X7的免疫荧光检测
        2.5 ELISA检测
        2.6 免疫印迹分析
        2.7 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1.过表达P2X7可减弱大黄素对ATP诱导的HPDE6-C7 细胞形态学损伤的保护作用
        2.过表达P2X7可减弱大黄素对P2X7/NLRP3 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3.过表达P2X7可减弱大黄素对损伤导管细胞生成和释放IL-1β和IL-18的抑制作用
    (四)讨论
    (五)小结
    (六)参考文献
结论
不足与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柴芍承气汤加丹参高位保留灌肠对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治疗:
        1.2.2 观察监测指标: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ERCP术中胆管插管时间、手术时长、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耗费
    2.2 AMS、CRP变化情况
    2.3 术后腹痛发生情况及程度
    2.4 PEP和PEH的发生情况
    2.5 患者的依从性及不良反应
3 讨论
■背景资料
■同行评议者
■研发前沿
■相关报道
■创新盘点
■应用要点
■同行评价

(4)清下活血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中医辨证四联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对血清TNF-α、IL-6、IL-10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及方法
    1 观察对象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临床疗效比较
    3 安全性评价
理论探讨
    1 现代医学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
    2 中医学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
    3 导师学术思想
    4 中医辨证四联疗法的方药研究
    5 中医辨证四联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理探讨
    6 本研究结果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英文词语对照
附录2 病例观察表
附录3 附表
附录4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5 在校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6)黄龙汤对脓毒症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黄龙汤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黄龙汤对脓毒症大鼠内毒素及降钙素原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黄龙汤对脓毒症大鼠肠道黏膜免疫屏障的保护作用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四 黄龙汤对脓毒症大鼠肠道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中医药治疗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芍药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芍药苷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量效关系的探讨
    材料
    方法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
第二部分 芍药苷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材料
    方法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
第三部分 芍药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探讨
    材料
    方法
    结果
    统计学方法
    讨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丹参注射液对高脂血症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血流量和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1.2 主要试剂、药品及仪器
    1.3 建模及给药
    1.4 观测指标和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各组胰腺局部血流量
    2.2 各组血清学指标
    2.3 各组胰腺病理改变和评分
3 讨论

(9)大黄游离蒽醌对犬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药物
    1.2 动物
    1.3 试剂
    1.4 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模型的建立
    2.2 分组及给药
    2.3 标本收集
    2.4 指标检测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血清淀粉酶变化
    3.2 血清TNF-α含量变化
    3.3 门静脉血液中二胺氧化酶活性变化
    3.4 血清内毒素含量变化
4 讨论

(10)阳明腑实证患者手术前后中医症候变迁及呼吸道细菌学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入选
    1.3 患者病种资料
    1.4 方法
    1.5 资料采集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阳明腑实证中医症候表现及变迁
    2.2 阳明腑实证手术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2.3 阳明腑实证手术前后呼吸道细菌比较
3 讨论
    3.1 阳明腑实证中医症候变迁
    3.2 严重腹腔感染导致肠功能障碍
    3.3 肺与大肠相表里
    3.4 中药通里攻下保护肠粘膜屏障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丹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微循环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肠-肾轴研究通腑化浊凉血方对硫酸吲哚酚相关肾损伤的保护机制[D]. 蔡燕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2]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导管细胞损伤干预机制的研究[D]. 张庆凯.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3]柴芍承气汤加丹参高位保留灌肠对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干预作用[J]. 陈洁,周明生,刘军,楼晓军,姚飞,王文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7(15)
  • [4]清下活血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 赵书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04)
  • [5]中医辨证四联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对血清TNF-α、IL-6、IL-10的影响[D]. 张翠.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7(06)
  • [6]黄龙汤对脓毒症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 付瑜.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06)
  • [7]芍药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 王鹏. 武汉大学, 2016(06)
  • [8]丹参注射液对高脂血症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血流量和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J]. 冯力,王卫星. 微循环学杂志, 2015(04)
  • [9]大黄游离蒽醌对犬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损伤的保护作用[J]. 张燕,王平,杨永茂,张艳,于宜平,孟宪丽,陈小睿.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05)
  • [10]阳明腑实证患者手术前后中医症候变迁及呼吸道细菌学变化的临床研究[D]. 杨杰. 天津医科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丹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微循环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