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论文摘要

阶级概念是马克思阶级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并处于核心地位。马克思并没有给阶级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充满了对阶级的论述和使用。所以本文试图对马克思在不同历史背景对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尽可能完整地作以梳理和审视。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阶级问题认识的积极成果是马克思阶级概念的理论来源。并详细梳理了马克思在不同背景下所作的关于阶级关系的具体阐述。第二部分为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基本内涵。阶级是个历史范畴,不是从来就有,也不是永远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建立在迄今存在的物质生产方式和有这种方式所决定的关系上的。剩余产品、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为阶级产生提供条件。在马克思看来,阶级既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又是其内部阶级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提出“自在”和“自为”两种阶级存在的状态,并且是从自在状态到自为状态的转变是逐步完成的。第三部分为阶级斗争理论的基本内容。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结果或特殊表现,阶级斗争的轴心是物质利益的对立。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特别重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而阶级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第四部分为马克思阶级概念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马克思阶级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是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政策和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不论在西方还是东方,也不论是在革命的年代,还是在建设年代,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马克思阶级概念的理论渊源与形成过程
  • 一、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内涵
  • (一) 阶级的起源
  •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 2、剩余产品的出现提供了阶级产生的可能性
  • 3、分工的扩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使阶级产生成为可能
  • (二) 阶级的实质
  • 1、阶级是一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
  • 2、阶级是其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
  • (三) 阶级存在的状态
  • 二、马克思阶级概念与阶级斗争理论
  • (一) 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
  • (二)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直接动力
  • (三)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 (四) 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 1、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经历—个过渡时期
  • 2、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
  • 3、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 三、马克思阶级概念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一)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理论特点
  • (二)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重大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 马克思阶级学说的地位和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阶级斗争:历史、理论和实践[J]. 炎黄春秋 2015(09)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阶级斗争新特点[J]. 中华魂 2015(11)
    • [3].黄背心群体与21世纪法兰西阶级斗争[J].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20(05)
    • [4].资本与阶级:衍生学派和阶级斗争学派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 2017(04)
    • [5].哦,阶级斗争[J]. 南风窗 2014(21)
    • [6].李达:从范式选择到阶级斗争的科学阐释[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5(02)
    • [7].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里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J]. 中华魂 2015(02)
    • [8].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共和国60周年感言[J]. 中华魂 2009(09)
    • [9].阿强[J]. 语文新圃 2008(10)
    • [10].浅析李大钊对阶级斗争学说的阐述[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11].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9(06)
    • [12].汤普森的阶级斗争分析方法与阶级决定论[J]. 南京社会科学 2008(08)
    • [13].阶级斗争方兴未艾,劳苦大众水深火热[J]. 英语文摘 2014(06)
    • [14].马克思的复仇:阶级斗争如何塑造世界[J]. 英语文摘 2013(07)
    • [15].恩格斯晚年的社会革命思想——基于对《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的重读[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0(05)
    • [16].《法兰西阶级斗争》的伟大贡献[J]. 党员干部之友 2011(02)
    • [17].认真对待“阶级斗争条款”[J]. 交大法学 2013(03)
    • [18].坚持中发展扬弃中捍卫——《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导读[J]. 前线 2015(10)
    • [19].美国挑起“阶级斗争”[J]. 中国海关 2011(11)
    • [20].阶级斗争史观的双重视野及其历史整合——以中国近现代革命化史为例[J].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7(01)
    • [21].源于阶级斗争思想的外交政策[J]. 看历史 2010(12)
    • [22].作为当代社会分析工具的马克思的四大遗产——拉丁美洲和阿根廷的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J]. 国外理论动态 2019(02)
    • [23].浅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分离之现象[J]. 社科纵横 2018(03)
    • [24].不从分析矛盾出发,就不能成为一门科学——研究社会主义的一个视角[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25].阶级斗争史范式与我国现代中学历史课程的演变[J].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8(01)
    • [26].拉克劳与马克思政治理论思想之比较——以阶级斗争为视角[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4(02)
    • [27].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读恩格斯《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J]. 党建研究 2012(01)
    • [28].闽西苏区土地改革中的农村阶级斗争[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9)
    • [29].阶级斗争思维的抑制与反弹——中共执政初期反经验主义斗争评析[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30].《槐树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与国家想象[J]. 电影文学 2013(23)

    标签:;  ;  ;  

    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