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汤及活性成分植物雌激素样作用机制研究

二仙汤及活性成分植物雌激素样作用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一研究目的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 PE)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结构与内源性雌激素相似的一类的化合物,能够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 ERs)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具有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双重效应,发挥哪种效应取决于内源性雌激素的水平和组织类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在许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有益的作用,如心血管疾病、围绝经期综合症以及与雌激素相关的肿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然而,研究中也发现不一致的研究结果。因此,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自然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中药复方作为中医治病用药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具有植物雌激素样作用的中药及复方在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二仙汤具有温肾益精、滋阴泻火、调理冲任和平衡阴阳之功效,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经典方剂。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动物实验和体外研究发现二仙汤具有调整生殖/内分泌,调节免疫功能和自由基代谢,在临床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发现二仙汤及方中淫羊藿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但对于其发挥雌激素样作用靶点、作用途径和机理缺乏深入分析和探讨。因此,本实验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阐明二仙汤及组方中药的植物雌激素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科学用药提供理论指导。二研究方法和结果1二仙汤及其组方中药对幼年大鼠子宫作用的实验研究采用子宫增重实验观察二仙汤及其组方中药对幼年大鼠子宫系数的影响;检测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HE染色观察不同药物对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和上皮高度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Rα和ERβ在大鼠子宫中的表达情况,评价二仙汤及组方中药的雌激素样作用。结果:已烯雌酚组、二仙汤组、淫羊藿组和仙茅组子宫系数与正常组对比增加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已烯雌酚组E2增高。HE染色发现已烯雌酚组子宫内膜厚度和上皮高度明显增加,并且局部增生,上皮由单层变为复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已烯雌酚组ERα和ERβ平均光密度值低于正常对照组,而二仙汤组、淫羊藿组和仙茅组的ERα和ERβ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β-谷甾醇和仙茅苷对T47D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二仙汤方剂中六味中药的活性成分β-谷甾醇、仙茅的主要活性成分仙茅苷为研究对象,通过MTT法检测它们对体外培养的ER阳性人乳腺癌细胞系T47D的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它们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以雌激素受体完全拮抗剂ICI182 780对细胞增殖的干预作用,探讨β-谷甾醇和仙茅苷的植物雌激素样活性。结果:高浓度(10-5 mol·L-1和10-6 mol·L-1)仙茅苷作用类似于雌二醇,随着浓度的降低仙茅苷对T47D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明显降低,10-7 mol·L-1和10-8 mol·L-1仙茅苷的促增殖作用仅持续48h,其增殖作用能够被ICI182 780所抑制;高浓度(10-5 mol·L-1和10-6 mol·L-1β-谷甾醇可以抑制T47D细胞增殖,且ICI182 780不能完全拮抗其对T47D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低浓度β-谷甾醇可促进T47D细胞增殖,且具有时间与浓度依赖性,以10-7 mol·L-1和10-8 mol·L-1β-谷甾醇作用最强,ICI182,780可完全拮抗其促增殖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雌二醇使T47D细胞G。/G1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减低,而S期细胞的比例则明显升高;不同浓度的仙茅苷刺激T47D细胞,随着浓度的升高,G0/G1期细胞的比例降低,而S期细胞的比例则明显升高,细胞分裂增殖指数升高;T47D细胞在高浓度β-谷甾醇作用下,G0/G1期细胞的比例升高,S期细胞的比例下降,细胞分裂增殖指数降低,而低浓度β-谷甾醇使T47D细胞G0/G1期细胞的比例降低,S期细胞的比例升高,细胞分裂增殖指数升高。3报告基因方法对β-谷甾醇和仙茅苷植物雌激素样作用的研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方法探索二仙汤中两种活性成分β-谷甾醇和仙茅苷是否通过ERα和ERβ发挥植物雌激素样作用。结果:β-谷甾醇可诱导ERE报告基因的转录激活,且在10-7 mol·L-1和10-8 mol·L-1浓度下诱导作用最明显。对比β-谷甾醇通过ERα和ERβ的诱导作用发现,不同浓度β-谷甾醇通过ERβ诱导报告基因表达倍数更高,提示β-谷甾醇可能对ERβ有更高的激活效应。仙茅苷可通过ERα或ERβ诱导ERE报告基因荧光素酶的转录,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而低浓度仙茅苷(10’-8mol·L-1)只能通过ERβ激活报告基因荧光素酶的转录,而对过表达ERα的HEK-293细胞则没有明显的作用,提示仙茅苷对ERβ具有更高的激活效应。4β-谷甾醇对T47D细胞ER蛋白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ER阳性人乳腺癌细胞系T47D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β-谷甾醇及在雌激素受体完全拮抗剂ICI182 780干预下,对ER及下游基因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β-谷甾醇发挥植物雌激素样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T47D细胞以ERα蛋白表达占优势,ERβ蛋白低表达,10-7 mol·L-1β-谷甾醇可诱导T47D细胞ERα、ERβ及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可以被雌激素受体完全拮抗剂ICI182 780抑制。5β-谷甾醇对T47D细胞ER、PS2和cyclin D1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RT-PCR技术观察β-谷甾醇对ER及其下游基因如PS2、cyclin DlmRNA表达的影响,在基因水平上进一步探讨β-谷甾醇发挥植物雌激素样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β-谷甾醇可上调ERα和ERβ基因表达水平,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且与雌二醇相比,上调ERβ表达更显著,约为溶剂对照组的7倍左右。可诱导PS2和cyclinD1mRNA表达,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多,并且ICI182 780能够抑制β-谷甾醇对下游基因的诱导作用。三研究结论1整体动物实验显示:二仙汤及其方中温肾药(淫羊藿、仙茅)通过调节ERα和ERβ在子宫中的表达而发挥植物雌激素的功能。2β-谷甾醇对T47D细胞增殖作用与浓度关系密切:高浓度β-谷甾醇通过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而低浓度β-谷甾醇通过ER介导可促进T47D细胞增殖。不同浓度仙茅苷能够通过ER介导促进T47D细胞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仙茅苷和低浓度β-谷甾醇具有促T47D细胞增殖的雌激素样作用。3β-谷甾醇和仙茅苷能够通过ERα和ERβ诱导ERE报告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强度明显低于E2,且对ERβ具有更明显的激活效应。4β-谷甾醇通过ER介导上调下游基因cyclin D1蛋白与mRNA水平的表达,诱导下游基因PS2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植物雌激素样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二仙汤研究现状及有关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淫羊藿等六味中药研究现状及有关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植物雌激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二仙汤及其组方中药对幼年大鼠子宫作用的实验研究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β-谷甾醇和仙茅苷对T47D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报告基因方法对β-谷甾醇和仙茅苷植物雌激素样作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β-谷甾醇对T47D细胞ER蛋白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β-谷甾醇对T47D细胞ER、PS2和cyclin D1 mRNA表达影响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图版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声-微波法合成亚油酸β-谷甾醇酯[J]. 食品科学 2020(02)
    • [2].3种不同炮制方法对白土茯苓中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23)
    • [3].山芝麻中β-谷甾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11)
    • [4].非水相脂肪酶催化合成β-谷甾醇正辛酸酯的研究[J]. 中国油脂 2020(11)
    • [5].β-谷甾醇的研究及开发进展[J]. 农产品加工 2019(01)
    • [6].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生中的β-谷甾醇[J]. 山东化工 2017(05)
    • [7].民族药果上叶中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11)
    • [8].野生与家种白花丹药材中β-谷甾醇含量测定及比较[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05)
    • [9].基于β-谷甾醇的质量分数筛选白花丹野生变家种栽培条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8)
    • [10].鸦胆子油中β-谷甾醇的分离与含量测定[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4(06)
    • [1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牛乳中β-谷甾醇[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5(01)
    • [12].β-谷甾醇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2)
    • [13].蓼蓝中β-谷甾醇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06)
    • [14].β-谷甾醇的结构修饰研究进展[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15].β-谷甾醇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08)
    • [16].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橄榄油中β-谷甾醇的含量[J]. 食品科技 2015(06)
    • [1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檀子中β-谷甾醇的含量——基于正交试验优化的皂化反应法[J]. 北方药学 2020(07)
    • [18].β-谷甾醇对H_(22)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J]. 中国公共卫生 2017(12)
    • [19].β-谷甾醇标准样品的研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16)
    • [2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β-谷甾醇的含量[J]. 中国油脂 2014(07)
    • [2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科止带片中β-谷甾醇的含量[J]. 今日药学 2013(07)
    • [2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荞中的β-谷甾醇[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23].栽培温度及种源对青钱柳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2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叶委陵菜中β-谷甾醇含量[J]. 医药导报 2011(07)
    • [25].气相色谱法测定锯叶棕片中β-谷甾醇含量[J]. 首都医药 2010(20)
    • [2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葱中β-谷甾醇含量[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15)
    • [27].柏子仁及霜品中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J]. 中国现代中药 2009(07)
    • [28].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β-谷甾醇含量[J]. 中国油脂 2015(02)
    • [29].不同产地半夏中β-谷甾醇含量比较[J]. 陕西农业科学 2008(02)
    • [30].结晶法分离纯化大豆甾醇中β-谷甾醇和豆甾醇单体[J]. 食品科技 2008(08)

    标签:;  ;  ;  ;  

    二仙汤及活性成分植物雌激素样作用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