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钢表面双辉制备Fe-Al合金层工艺及性能的研究

45钢表面双辉制备Fe-Al合金层工艺及性能的研究

论文摘要

室温脆性及难以加工成型阻碍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实际应用,但同时也使高速电弧喷涂、激光熔覆、等离子喷涂等众多表面渗铝或镀铝工艺得以发展。然而研究表明,这些传统的表面渗镀工艺均存在各自的不足,致使获得的渗镀层存在着表面粗糙不平或与基体结合不牢等问题。为此本课题提出了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Fe-Al合金层的研究。本课题研究了45钢表面双辉渗铝技术的工艺及机理,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对合金层的微观组织、结构、成分分布、物相构成、硬度、结合强度、腐蚀及磨损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行设计的电极结构和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可在45钢表面形成厚度最高达324μm的Fe-Al合金层;形成的合金层表面较平整,与基体以冶金的方式结合;合金层成分呈梯度分布,最表层Al原子浓度可达60at.%以上;合金层主要以富Fe相(FeAl、Fe3Al及α-Fe(Al))为主;合金层中,沉积层硬度较高,而扩散层内硬度较低且随扩散层深度呈梯度均匀减小。在2.0%Na2S溶液和0.05mol/L Na2SO4+0.5mol/L NaCl混合溶液这两种介质中,合金层的腐蚀速率较45钢基体降低很多,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高温磨损试验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层的摩擦系数降低,磨损量降低,抗磨性明显提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工程概述
  • 1.1.1 表面工程
  • 1.1.2 表面工程的分类
  • 1.2 Fe-Al 金属间化合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Fe-Al 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2 Fe-Al 合金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局限性
  • 1.3 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
  • 1.3.1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的基本原理
  • 1.3.2 双辉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辉制备Fe-Al 合金层的工艺方法
  • 2.1 研究方案的总体设计
  • 2.2 原材料的准备
  • 2.2.1 阴极工件
  • 2.2.2 源极材料
  • 2.3 Fe-Al 合金层样品制备
  • 2.3.1 实验设备
  • 2.3.2 电极结构
  • 2.3.3 试验步骤
  • 2.4 检测方法与仪器
  • 2.4.1 微观组织分析
  • 2.4.2 EDS 成分分析
  • 2.4.3 XRD 相组成分析
  • 2.4.4 硬度检测
  • 2.4.5 划痕实验
  • 2.4.6 其它试验设备
  • 2.5 影响合金层制备的工艺参数及其初步设计
  • 2.5.1 影响工艺参数的规律
  • 2.5.2 工艺参数的初步设计
  • 第三章 Fe-Al 合金层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及工艺参数的优化
  • 3.1 典型Fe-Al 合金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3.1.1 合金层宏观形貌
  • 3.1.2 微观组织形貌分析
  • 3.1.3 成分检测
  • 3.1.4 XRD 检测分析
  • 3.1.5 关于Fe-Al 合金层的进一步分析
  • 3.2 合金层力学性能检测
  • 3.2.1 纳米压痕分析
  • 3.2.2 硬度分布检测
  • 3.2.3 Fe-Al 合金层结合力检测
  • 3.3 渗Al 工艺参数的最优化选择
  • 3.3.1 阴极电压的优化
  • 3.3.2 极间距的优化
  • 3.3.3 气压的优化
  • 3.3.4 时间的优化
  • 3.3.5 最佳工艺参数
  • 第四章 电化学腐蚀性能检测
  • 4.1 电化学腐蚀基本原理
  • 4.1.1 极化曲线
  • 4.1.2 金属钝化现象
  • 4.1.3 腐蚀速度
  • 4.1.4 极化曲线的测量
  • 4.2 试验方法
  • 4.2.1 电解质溶液选择
  • 4.2.2 试验材料
  • 4.2.3 试验设备及参数
  • 4.2.4 实验过程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SO4+0.5mol/L NaCl 混合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4.3.1 0.05mol/L Na2SO4+0.5mol/L NaCl 混合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
  • 2S 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4.3.2 2.0% Na2S 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
  • 4.3.3 腐蚀机理分析
  • 第五章 磨损性能检测
  • 5.1 摩擦及摩擦模型
  • 5.2 磨损及其常见形式
  • 5.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3.1 试验材料
  • 5.3.2 试验设备
  • 5.3.3 试验过程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磨损量的检测
  • 5.4.2 各温度下摩擦磨损行为的检测
  • 5.4.3 高温磨损机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45钢表面双辉制备Fe-Al合金层工艺及性能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