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人际交往认知研究 ——透过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一项行动研究

初中生人际交往认知研究 ——透过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一项行动研究

论文摘要

人际交往对青少年自我认知的发展、应对学业和生活的各种压力、心身健康、正确生活态度地建立和社会技能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把青少年正面发展的理念与方法应运于初中生人际交往关系中,旨在总结青少年正面发展计划在上海试点学校推行的实践性经验与效用,有利于检验与修正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实施效果与适用范围;有利于从理论上促进青少年发展理念与方法的学术探讨,对于改进青少年人际关系层面的分析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启迪意义;有利于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青少年正面发展的培育体系,更为有效地协助青少年发展正面人际关系,减少负面人际关系可能对其心身造成的危险因素。文本的研究视角是从促进初中生发展正面人际关系的目的出发,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视野,从青少年人际关系的主要三大层面来探讨青少年正面发展中七大核心构念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初中生正面人际关系发展领域的可行性与效用。本文研究发现:通过行动研究对青少年正面发展计划的推行效用进行评估后得出:青少年人际交往认知与被试学生在同辈交往层面有较强相关性的核心构念有社交能力、认知能力、采取行动能力与分辨是非能力,促进了被试学生对身边益友的认定、对自身朋友数量的认知及对同学的自发情感认知;在师生交往层面有较强相关性的核心构念有社交能力、情绪控制与表达能力、采取行动能力、分辨是非能力和亲社会规范,促进了被试学生对老师自发情感的认知和对老师的获助感;在亲子交往层面有较强相关性的核心构念有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和亲社会规范,促进被试学生对父母的自发情感认知。从情绪控制与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认知典型相关性可以得出被试学生与父母情感为负面的。七大核心构念中自我效能感与被试学生人际交往认知并没有相关性。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侧重研究缘起与相关文献回顾;第二部分重点介绍本文的核心概念及解释框架;第三部分评估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七大核心构念在被试学生与朋辈、老师与父母交往中的显著性;第四部分重点分析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七大构念分别与青少年人际交往认知的相关性;第五部分综合分析七大核心构念分别在朋辈、师生和亲子关系三个层面中的效用,以此来评估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在促进初中生人际交往关系中的效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初中阶段:面临风险的青少年"暴风骤雨"期
  • (二) 以往行动:各自独立的青少年人际交往发展计划
  • (三) 研究目标:通过青少年七种核心能力的发展实现正面人际关系
  • 二、文献回顾
  • (一) 青少年人际交往研究的背景及现状回顾
  • (二) 青少年人际交往研究方法回顾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解释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 人际交往认知
  • (二) 青少年正面发展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一) 行动研究在本文研究中的含意
  • (二) 本文行动研究的合理性
  • (三) 行动研究在本文中的具体应用
  • 第三章 初中生人际交往整体认知的发展评估
  • 一、朋辈群体的交往认知:发展学生与益友的互助互信关系
  • (一) 行动研究介入前:高益友感知与低朋辈支持感
  • (二) 行动研究介入后:被试学生对益友的认知与支持感显著提升
  • 二、师生交往认知:发展学生与老师的互信联系
  • (一) 行动研究介入前:高师生情感认知与低师生获助感
  • (二) 行动研究介入后:被试学生对老师的情感认知与获助感显著提升
  • 三、父母交往:发展学生与父母互爱关系
  • (一) 行动研究介入前:高亲子情感认知与低亲子获助感
  • (二) 行动研究介入后:被试学生对父母的情感认知与获助感显著提升
  • 第四章 初中生人际交往认知相关分析
  • 一、社交能力:促进学生建立正面的人际关系与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
  • (一) 人际交往与社交能力有较强的相关性
  • (二) 被试学生与陌生人交往被动:处于熟人社会
  • (三) 社交方法认知:促进学生对人际自发情感的提升与益友的认定
  • (四) 社交融入感:促进学生人际交往情感体验与益友的认定
  • 二、情绪控制与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促进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情绪管理能力
  • (一) 人际交往认知与情绪控制与表达能力有较强相关性
  • (二) 自我性格认知:促进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自发情感和获助感
  • (三) 负面情绪压抑:被试学生文化环境的影响
  • (四) 负而情绪压抑:被试学生对父母情感为负面认知
  • 三、认知能力:促进学生人际交往中思维判断的能力
  • (一) 认知能力与人际交往认知有较强相关性
  • (二) 问题处理能力的信心:促进被试学生与父母和同辈关系发展
  • (三) 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被试学生对身边"益友"的认知
  • (四) 创新解决问题能力:促进被试学生对身边"益友"数量的认知
  • 四、采取行动能力:促进学生人际交往中有效策略与选择的能力
  • (一) 对公平问题的处理和不能面及处理困难:被试学生人际交往认知弱
  • (二) 对自我不足的认知:促进被试学生对身边"益友"数量的认知和对老师与同伴自发情感
  • (三) 用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促进被试学生对老师的获助感
  • 五、分辨是非能力:促进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利他行为与道德判断
  • (一) 人际交往与分辨是非能力有较强相关性
  • (二) 被试学生宽容度不高:处于心智发展期
  • (三) 自我高责任感的认知:促进学生人际交往中对老师的获助感
  • (四) 高集体感的认知:促进被试学生对身边"益友"数量的认定
  • (五) 高集体感的认知:被试学生对老师和同学自发情感的认知
  • 六、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效能
  • 七、亲社会规范:促进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亲社会行为
  • (一) 对学校规范的高自觉认定:促进被试学生对老师的获助感的认知
  • (二) 高自尊感和内疚感:促进被试学生对老师的获助感的认知
  • (三) 对学校规范的高自觉认定:促进被试学生对父母的自发情感
  • 第五章 青少年正面计划研究的总结与讨论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 朋辈群体交往认知分析
  • (二) 师生交往认知分析
  • (三) 亲子交往认知分析
  • 二、自我效能感效用讨论
  • 三、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效用讨论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五、研究局限与发展方向
  • (一) 研究局限
  • (二) 发展方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初中生人际交往认知研究 ——透过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一项行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