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证据制度研究

我国电子证据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日新月异的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并在各领域产生相应事物,其中电子证据就是其在法律领域的新产物。针对电子证据这一新事物,国外理论研究和立法都走在前沿,我国还处于初级探究阶段。在我国证据法立法正在进行的当下,电子证据作为证据法的一重要部分,无论是从法律的稳定性和立法的前瞻性角度,还是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和群众的角度,都应当得到重视,应该进行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促进和推动证据法的立法和适应社会当下的需要。本论文在借鉴学习国外证据法的电子证据制度和国内学者已有的成果上,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和基本国情,从理论上进一步对电子证据进行研究,为司法实践、社会群众、证据立法提供参考。目前,对将电子证据作为证据使用的做法,已经得到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的认同。但对于电子证据的概念、法律定位、收集及认定都还处于探讨阶段。对法律制度的研究,概念是最基本的。对电子证据制度的研究,首先就得明确其概念,避免产生认识上的错误。学者们对电子证据这一新生事物的表述各不相同,主要有电子证据,计算机证据,网络证据,数字证据;并且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的认识也不一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电子证据作为新的法律概念是法律术语最合适的选择。从我国情况来看,狭义上的界定是最到位的。对电子证据的特征和分类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电子证据理解,也具有特定的法律价值和意义。由于电子证据还涉及到相关计算机、网络等电子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就使得电子证据不同于传统证据种类,具有特殊性,不能简单的归入到现有证据类型中去。根据电子证据的特殊性要求、司法实践的需要和立法前瞻性的要求,应该当赋予电子证据独立的法律地位,即电子证据是与传统证据种类并列的一种新型证据类型。从而电子证据的收集和认定应当有其特殊性,这对于实现司法公正和维护当事人权益尤其重要。电子证据的收集制度包括收集原则,即合法性、及时性、全面性和技术人员取证原则;收集主体,即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刑事侦查机关、控诉机关和有执法权的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及其审判人员,电子技术专家及网络服务商;收集方法,分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而电子证据的认定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电子证据的可采性认定,其主要标准为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是电子证据证明力认定,其认定的主要内容为关联程度、可靠性、完整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电子证据概念分析
  • 2.1 电子证据界定
  • 2.1.1 电子证据法律概念的选择
  • 2.1.2 电子证据的含义
  • 2.2 电子证据的特征
  • 2.2.1 高技术性
  • 2.2.2 无形性
  • 2.2.3 精确性
  • 2.2.4 多样性
  • 2.2.5 易破坏性
  • 2.3 电子证据的分类
  • 2.3.1 数据电文证据、附属信息证据与系统环境证据
  • 2.3.2 通信电子证据、计算机电子证据、网络电子证据
  • 2.3.3 封闭系统中的电子证据、开放系统中的电子证据
  • 2.3.4 电子设备生成证据、存储证据、混成证据
  • 第3章 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
  • 3.1 国外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
  • 3.1.1 大陆法系国家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
  • 3.1.2 英美法系国家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
  • 3.1.3 国际组织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
  • 3.2 国内有关对电子证据法律定位的学说
  • 3.2.1 视听资料说
  • 3.2.2 书证说
  • 3.2.3 物证说
  • 3.2.4 鉴定结论说
  • 3.2.5 混合证据说
  • 3.2.6 独立证据说
  • 3.3 赋予电子证据独立法律地位的理由
  • 3.3.1 电子证据本身特性客观需要
  • 3.3.2 司法实践需要
  • 3.3.3 立法前瞻性要求
  • 第4章 电子证据的收集
  • 4.1 电子证据收集的原则
  • 4.1.1 合法性原则
  • 4.1.2 及时性原则
  • 4.1.3 全面性原则
  • 4.1.4 技术人员取证原则
  • 4.2 电子证据的收集主体
  • 4.2.1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
  • 4.2.2 刑事侦查机关、控诉机关和有执法权的行政机关
  • 4.2.3 人民法院及其审判人员
  • 4.2.4 电子技术专家
  • 4.2.5 网络服务商(ISP)
  • 4.3 电子证据的收集方法
  • 4.3.1 电子证据的一般收集方法
  • 4.3.2 电子证据的特殊收集方法
  • 第5章 电子证据的认定
  • 5.1 电子证据的可采性认定
  • 5.1.1 电子证据可采性的真实性标准
  • 5.1.2 电子证据可采性的关联性标准
  • 5.1.3 电子证据可采性的合法性标准
  • 5.2 电子证据的证明力认定
  • 5.2.1 电子证据证明力的可靠性认定
  • 5.2.2 电子证据证明力的关联程度认定
  • 5.2.3 电子证据证明力的完整性认定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法学与史学印证方法比较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证据法体系化的法理阐释[J]. 法学研究 2019(05)
    • [3].审判中心与证据法:一点浅思[J]. 证据科学 2016(03)
    • [4].证据法的法域范围[J]. 证据科学 2015(03)
    • [5].电子数据证据的真实性探讨[J]. 知识文库 2017(01)
    • [6].证据法中的跨学科研究:挑战与回应[J]. 北大法律评论 2016(01)
    • [7].英美法语境下证据可信性的理论、实践及其启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J]. 四川大学法律评论 2017(01)
    • [8].什么是证据法?[J]. 刑事法评论 2014(02)
    • [9].论中国证据法的基本特色[J]. 证据学论坛 2008(00)
    • [10].游走在程序法和证据法之间[J]. 证据学论坛 2008(00)
    • [11].普通法系证据法的五个基本谬误[J]. 证据科学 2018(01)
    • [12].中国证据法40年[J]. 证据科学 2018(02)
    • [13].浅析证据法中的推定问题[J]. 法制博览 2018(16)
    • [14].从刑事案件视角浅析我国证据法发展趋势[J]. 法制与社会 2018(28)
    • [15].证据概念否定论——从证据概念到证据法基本概念体系[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6(02)
    • [16].证据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反思[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8(01)
    • [17].反思二重证据法的局限——兼论多重证据法的演变之必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4)
    • [18].证据法之重申——在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3(06)
    • [19].证据法地位之重申[J]. 长白学刊 2013(04)
    • [20].由“四重证据法”谈文学人类学的破学科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08)
    • [21].“媒介场”视域中的“多重证据法”[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06)
    • [22].证据法、诉讼法和实体法的关系?[J]. 证据科学 2010(06)
    • [23].多重证据法及其文本化倾向[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9(01)
    • [24].论证据法的范畴与我国的证据立法[J]. 民事程序法研究 2008(00)
    • [25].以诚信原则作为民事证据法基本原则的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6(36)
    • [26].重估大传统:四重证据法的方法论价值[J]. 百色学院学报 2012(04)
    • [27].证据法功能之探讨——兼与陈瑞华教授商榷[J]. 法商研究 2008(02)
    • [28].论我国合同法中的证据法规范[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6(01)
    • [29].比较法视野下的文书证据真实性认定规则[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9(01)
    • [30].证据法理论基础问题之再反思[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标签:;  ;  ;  ;  

    我国电子证据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