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网运行调控风险评估与管控

浅析电网运行调控风险评估与管控

(青海省黄南州黄化供电公司青海黄南州811200)

摘要:电力行业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电网运行安全稳定一旦遭受破坏,将会对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会对供电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伴随着新时代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建设与发展对电网安全稳定、供电质量与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电网运行调控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针对电网稳定运行提出一些管控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电网运行;调控风险;评估管控

1导言

在电网日常管理中,电网运行方式需要不断适应内外部供电环境需求,电网的运行调整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与风险管控重要一环,而且意义重大。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一直围绕着风险管理这条主线开展工作,持续构建科学、合理、规范的安全风险管控机制,体现“预防为主”科学管理。2014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落实网省公司不断规范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理工作职责、流程、内容和措施要求,实施科学调度、及时调整网源方向,持续满足电网建设改造、日常设备检修维护、用户不间断供电需求。安全风险管控基础得到进一步落实,保障了电网稳定运行。制定科学有效的运方调整方案与保电预案,及时发布电网运行风险预警与管控通知单,保障电网稳定。遭受破坏或供电中断时要及时对电网运行进行调整。更好的保障生活供用电秩序。但随着调度自动化系统和计算机调控技术不断投入应用,电网监控与操作技术不熟等会给电网带来新的调控风险,因此,电网运行的安全风险问题分析迫在眉睫,只有实施科学严谨的电网运方与调控管理,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持续加强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地执行。对电网日常运行、电网建设与发展以及日常社会可靠供用电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电网调控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2.1集约化风险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电力行业的普遍应用,在现阶段的电网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电网管理的集约化,这种新型的电网管理模式具有着众多的管理优点,它将复杂的电网系统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进行系统化、智能化集约管理,在管理方面更加有效和便利,同时也对继电保护方面的业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正是这种对电网系统的集约化管理,对电网通过远方操作实现远程调控与操作管理,因此,如果远程传输与监控操作技术水平出现问题,这就对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可靠性也会产生影响,从而增加了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管控难度。

2.2电网结构风险

由于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电力用户设备并网运行于供电网络,随着清洁能源的开发,近年来,新增光伏电站,风电、小区域水电系统等,使电网结构变得更加繁杂。逐渐扩展的电网结构可能会存在薄弱环节和脆弱节点,产生频率异动与电压不稳定等影响电网安全稳定因素,这些因素均不能保证电网在N-1方式下安全稳定运行。

2.3技术管理不足风险

电网系统中包括的调控风险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对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应用管理也十分重要,降低电网误调控风险,应具有过硬的调控技术管理水平。目前电网管理逐渐迈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网系统的科学调控管理,但是,同时这也对电网系统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实际的电力系统管理中,会出现新技术应用管理缺乏,比如,对于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与管理界面不清、技术人员缺乏一定的数据判断与分析能力,电网异常运行时缺乏及时判断,负荷与潮流方向掌握不够,调控人员对运方操作技术要求掌握不够熟练等情况,都是电网系统管理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其系统中存在的主要的管理风险。

3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性管控的措施

无论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技术如何改进,电网调控运行安全也会不断存在于风险管理的之中,大家要专注对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态度,坚持将风险完全避免或者减少的理念,在各个环节中所有人共同努力,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性。

3.1完善电网调控运行管理的有效机制

建立完善智能电网运行管理机制,针对各类风险种类制定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

(1)设立标准化流程。在电网调控管理中心设立标准流程,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运用,明确核心业务要求,确保该技术在各环节操作中实现现代化的标准要求。

(2)提升电网网控自动化,降低人工操作出现失误的概率。电网控制的各个环节需要综合分析考虑,制定一套能够对自动化电网设备进行统一操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电网智能化控制的目的。

3.2细化电网调控技术的支持系统

为加强对集约化模式出现的风险性进行管理,需要将调控运行管理技术系统中遥测、遥感、报警等功能进行分层次创新管理,按照事故潜在风险、显性风险、风险性程度来分别设置报警信号和事故信号,当技术人员在接收到风险信号后,能够及时对信号进行准确分类,并且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控制风险,避免事故发生。电网操控室无人监控时,可进一步改造风险管控设备的提示系统,可以根据接受信号长短来智能判断,如若规定时间内无回应,则需要扩大报警信号的发布范围,确保监控技术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接收信息,并进行处理。运行中,需要设置专门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维护,根据实践中出现的弊端和漏洞进行完善和升级,实现智能管控的有效性。

3.3完善电网运行的模式,降低运行调控风险

在城市和农村电网调控运行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只有熟练掌握电网运行的模式,根据电网运行中各种信息的反馈,及时对风险进行处理。既要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处理,也包括对未发生的隐形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我们可以尝试设置计算机技术对未发生的风险进行可发生性概率预测,提前制定处理方案。技术人员通过电网调控管理系统对电力输电设备中变压器、电缆、开关等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在城市与农村电网风险调控中,主变电路超载运行、备用电不足、电压超限等风险是常出现的风险,可以着重进行风险评估预测。

3.4体系化管理电网调控运行人员

制度对人员起到制约约束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流程,划分责任,将工作重点整合,确保人员能够明细工作任务,抓住工作重点,学习风险类型,培训工作人员的查询风险和处理风险的能力;对工作人员按照阶段进行定期考核,内容主要以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以及制度的规范程度为主。定期召开技术交流会,对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学习,发现不足,提升能力,以此来提高全员的综合能力。

3.5电力部门做好对电网的审核工作

近年来,电网事故接连不断的发生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基于此,电力部门应加大对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审核力度,建立双重审核制度,在审核过程中逐渐摸索出科学合理的审核方法,加强风险管控人员对于双重审核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提高积极性,对电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和解除,提高我国电网调控运行全过程风险管控水平。

结束语

电网调控运行风险管控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举措,为了保障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在电网调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可控措施,有效避免电网误调度、误操作等安全风险,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加强电网科学调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电网建设,完善电网结构,优化运行方式,来保障整个电网的长期安全稳定与社会持续可靠供用电。

参考文献:

[1]李滟锴.县级电网风险评估预警及风险防控管理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7.

[2]陈苏芳.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3):146-147.

[3]李冬梅.如何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管控[J].通讯世界,2017(06):239.

标签:;  ;  ;  

浅析电网运行调控风险评估与管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