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苏南地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职业技术教育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培养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已成为我国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体育课程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宏观的体育教育理论与微观的体育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体育课程也是实现体育教育培养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定向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体育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中心。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实施,大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加强体育课程的整体建设,发挥体育课程的功能和价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既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苏省苏南地区9所高职院校(苏州、无锡、常州各三所)体育课程实施情况的现状进行调查,并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学生群体、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本论文研究的结论为:一、体育课程理念有待深化。二、体育课程目标缺乏完整性。三、体育课程内容开课体量小,缺乏选择性。四、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有待完善。五、体育课程评价方式缺乏多元性,注重定量评价,缺乏定性评价。六、体育课程教学条件匮乏。七、高职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针对江苏省苏南地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结合当前“健康第一、育人为本、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对目前苏南高职院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强化体育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二、加强区域间体育课程改革经验的交流与学术研讨,促进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强化高职院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自然体育的整合性。四、以“体育精品课程”为引领,加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整体性发展。五、创建教师学习与培训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条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体育课程教学研究综述
  • 1.2.2 国外体育课程教学研究综述
  • 1.3 前人研究的不足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课程
  • 1.4.2 体育课程
  • 1.5 研究思路、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对象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体育课程目标
  • 2.2 体育课程结构与体育教学内容
  • 2.2.1 体育课程结构
  • 2.2.2 体育教学内容
  • 2.3 体育教学模式
  • 2.4 体育教学评价
  • 2.5 学生体育锻炼与体育学习
  • 2.5.1 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
  • 2.5.2 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
  • 2.5.3 学生上课的兴趣程度
  • 2.6 师资队伍
  • 2.6.1 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人数
  • 2.6.2 教师的教学方法
  • 2.7 体育场馆设施与器材设施
  • 2.7.1 场馆设施
  • 2.7.2 体育器材
  • 第三章 研究结论
  • 3.1 体育课程理念有待深化
  • 3.2 体育课程目标缺乏完整性
  • 3.3 体育课程内容开课体量小,缺乏选择性
  • 3.4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有待完善
  • 3.5 体育课程评价方式缺乏多元性,注重定量评价,缺乏定性评价
  • 3.6 体育课程教学条件匮乏
  • 3.7 高职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 第四章 研究建议
  • 4.1 强化体育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
  • 4.2 加强区域间体育课程改革经验的交流与学术研讨,促进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 4.3 强化高职院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自然体育的整合性
  • 4.4 以"体育精品课程"为引领,加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整体性发展
  • 4.5 创建教师学习与培训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 4.6 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条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民国时期农民离村问题研究——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南为中心的考察[J]. 农业考古 2019(06)
    • [2].基于互助养老理念的苏南乡村养老设施优化研究[J]. 江苏建筑 2019(S1)
    • [3].城市老年人心理资本结构、特征分析——以苏南地区为例[J]. 改革与开放 2019(21)
    • [4].深度休闲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以苏南地区城市居民为例[J]. 江苏商论 2020(04)
    • [5].苏南城镇密集区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与启示[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6].苏南县域为什么急[J]. 决策 2020(05)
    • [7].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建设运营模式探析[J]. 科技资讯 2020(16)
    • [8].全球价值链双重嵌入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J]. 江苏商论 2020(07)
    • [9].苏南地区乡村建筑风貌提升设计初探[J]. 居业 2020(08)
    • [10].浅谈苏南城郊地区花海景观的营造[J]. 现代园艺 2020(17)
    • [11].《春雷·1990——苏南乡镇企业大招工》创作谈[J].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05)
    • [12].春节期间文化活动的传承与创新——以苏南地区为例[J]. 美与时代(上) 2020(06)
    • [13].苏南地区投资效率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J]. 中国商论 2020(18)
    • [14].苏南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经验与走向[J]. 江南论坛 2018(12)
    • [15].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统筹布局与一体化协调发展[J]. 特区经济 2017(12)
    • [16].苏南小夜曲[J]. 音乐生活 2018(05)
    • [17].做大做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的调查及思考[J]. 江南论坛 2018(06)
    • [18].苏南地区表层土壤中多氯萘的浓度及来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02)
    • [19].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区域创新一体化的若干思考[J]. 江苏科技信息 2016(34)
    • [20].关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立法的思考[J]. 江苏科技信息 2017(03)
    • [21].进一步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J]. 唯实 2017(01)
    • [22].新常态下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取向与路径[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3].略论明清苏南望族家学[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4].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07)
    • [25].一带一路背景下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对策[J]. 时代经贸 2016(30)
    • [26].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三核多特协同发展[J]. 河南科技 2017(03)
    • [27].清代苏南宗族义庄的庄正研究[J]. 社会科学 2016(05)
    • [28].博习医院与近代苏南社会[J]. 东吴学术 2017(04)
    • [29].苏南建设现代化示范区背景下南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研究[J]. 唯实(现代管理) 2015(11)
    • [30].苏南地区外墙保温技术探析[J]. 建筑与预算 2015(11)

    标签:;  ;  ;  

    苏南地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