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换言类话语标记研究

现代汉语换言类话语标记研究

论文摘要

话语标记是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而使用的特殊的语用成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人们的认知心理,从而更加科学地解释话语的构建和理解过程。话语标记从局部或整体制约和引导人们的交际,可以使话语更加连贯,因而恰当得体地使用话语标记可以提高言语交际的效率。所以,对话语标记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换言类话语标记为研究对象,以关联理论和连贯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从逻辑、语用、交际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本文第一部分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话语标记的研究情况,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从句法、语义、语用角度对话语标记进行了界定。第三部分则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界定了换言类话语标记。首先,通过语料概括出换言类话语标记的定义;其次,对换言类话语标记进行了分类,并且对比分析了类与类之间在语体、主观程度、出现条件方面的差异;再次,从逻辑的角度分析了换言类话语标记连接的前后项之间的关系,大体分为两种: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最后,分析了换言类话语标记连接的前后项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第四部分以连贯理论和关联理论为基础,分别介绍了换言类话语标记的语篇功能和交际功能。本文最后是结束语,阐明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一些局限,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话语标记研究综述
  • 1.1 国外相关研究
  • 1.1.1 句法—语用角度的研究
  • 1.1.2 语义—语用角度的研究
  • 1.1.3 认知—语用角度的研究
  • 1.2 国内相关研究
  • 1.2.1 以语用学为切入点的研究
  • 1.2.2 以语法学为切入点的研究
  • 1.3 语料来源
  • 1.4 理论基础
  • 1.4.1 关联理论
  • 1.4.2 连贯理论
  • 1.4.3 小结
  • 2 换言类话语标记的界定
  • 2.1 前人对话语标记的界定
  • 2.2 本文对话语标记的界定
  • 2.2.1 句法方面
  • 2.2.2 语义方面
  • 2.2.3 语用方面
  • 2.3 换言类话语标记的定义
  • 3 换言类话语标记的特征
  • 3.1 换言类话语标记的种类
  • 3.2 连接的前后项的逻辑关系
  • 3.2.1 相容关系
  • 3.2.2 不相容关系
  • 3.2.3 推论关系
  • 3.2.4 解证关系
  • 3.2.5 定义关系
  • 3.2.6 概括关系
  • 3.3 小结
  • 4 换言类话语标记的功能
  • 4.1 从连贯理论看其语篇组织功能
  • 4.1.1 延续话题内容,引导会话进程
  • 4.1.2 限定话题内容,引导理解方向
  • 4.1.3 转移话题,引出新信息
  • 4.2 从关联理论看其人际功能
  • 4.2.1 调整话语的理解难度
  • 4.2.2 增加信息的内容
  • 4.3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曲靖方言话语标记“是啦”[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6)
    • [2].话语标记在中日话题转换中的使用探讨[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
    • [3].中日话语标记分析[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 [4].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的语篇功能[J]. 文教资料 2017(10)
    • [5].浅谈话语标记“你说”[J]. 唐山文学 2018(06)
    • [6].话语标记“你看”及其演变过程之辩[J]. 华中学术 2016(02)
    • [7].“好”类话语标记研究[J]. 华中学术 2016(04)
    • [8].汉语口语话语标记成分统计分析[J]. 中国语言学报 2016(00)
    • [9].第二人称话语标记及话语标记教学[J].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 2016(00)
    • [10].汉语言说类话语标记的人际功能研究[J]. 励耘语言学刊 2016(03)
    • [11].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文献综述[J]. 青年文学家 2017(20)
    • [12].话语标记“我认为”[J]. 汉字文化 2020(08)
    • [13].“你+看/想/说”系列话语标记变体探究[J]. 中国民族博览 2019(04)
    • [14].英汉学术语篇话语标记对比研究[J]. 英语广场 2019(08)
    • [15].反预期话语标记功能研究——以“糟了”为例[J]. 江淮论坛 2017(03)
    • [16].话语标记“还好_1”和“还好_2”的功能用法与联系[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 [17].话语标记“这不”的元语用意识分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6(10)
    • [18].汉语口头话语标记与独立成分的区别[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4)
    • [19].话语标记“我说”的功能及使用限制[J]. 海外华文教育 2019(01)
    • [20].“我就说”的话语标记功能及相关格式比较[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8(01)
    • [21].话语标记“那(个)”的功能分析[J]. 青年文学家 2019(18)
    • [22].浅析话语标记“要我说”的形成及语用修辞[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2(10)
    • [23].委婉性话语标记“说句不中听的话”探究[J]. 现代语文 2019(06)
    • [24].准话语标记“看样子”及其传信功能探析[J]. 现代语文 2019(09)
    • [25].类型学视阈下的英汉总结性话语标记考究[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 [26].论影响方言话语标记的语境因素[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27].日语元话语标记的用法与功能[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0(04)
    • [28].话语标记与语境坐标[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9(03)
    • [29].近五年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 戏剧之家 2019(36)
    • [30].基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视角的汉语话语标记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19(01)

    标签:;  ;  ;  ;  

    现代汉语换言类话语标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