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管制规划 ——以“帽儿山”为例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管制规划 ——以“帽儿山”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上升到生态安全问题的层面。但是人们对于景观的生态安全和与城市空间格局的关系仍然没有深入的了解。规划作为人们调控自然与城市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于环境生态安全关注和重视不够。此项研究意图在探讨景观生态安全、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关系。本文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为指导,以吉林延边州“帽儿山”生态保护区为研究实体,应用GIS技术进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通过描述“帽儿山”规划区内水土保持、生物保护、以及城镇扩展三个因素对整个生态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判别景观安全格局及其等级分类,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方案。以此为当地的管理者提供科学基础,便于制定管理政策,以减少各种对生态环境不利的干扰,加强区域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实现本区域持续发展。同时本项目的研究也为今后进行整个帽儿山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区域生态安全分析提供了初步的经验,对本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具有积极的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自然地理学
  • 2.1.1 自然地理环境概念与内容
  • 2.1.2 自然地理发展阶段
  • 2.2 景观生态学概述
  • 2.2.1 生态基础设施概念
  • 2.2.2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
  • 2.2.3 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
  • 2.3 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
  • 2.3.1 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 2.3.2 景观连接度与景观连通性
  • 2.3.3 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
  • 2.4 景观生态学发展简述
  • 2.4.1 发展阶段
  • 2.4.2 我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回顾
  • 2.4.3 国外景观生态学发展
  • 第三章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 3.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概述
  • 3.1.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要素
  • 3.1.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方法
  • 3.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建立步骤
  • 3.2.1 源的确定
  • 3.2.2 建立阻力面
  • 3.2.3 根据阻力面来判别安全格局
  • 3.3 主要技术手段
  • 3.3.1 使用GIS系统进行分析
  • 第四章 帽儿山保护控制规划实践
  • 4.1 工作内容及思路
  • 4.1.1 工作内容
  • 4.1.2 工作思路
  • 4.2 帽儿山规划区基本情况
  • 4.2.1 人口、经济
  • 4.2.2 自然条件
  • 4.2.3 经济情况
  • 4.3 规划区相关规划分析
  • 4.3.1 延龙图一体化规划
  • 4.3.2 延吉城市规划
  • 4.3.3 帽儿山与延龙图一体化关系
  • 4.3.4 帽儿山地区与延龙朝城区的发展关系
  • 4.4 主要安全格局选择及量化
  • 4.4.1 研究思路
  • 4.4.2 水土保持安全格局
  • 4.4.3 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 4.4.4 城镇扩张安全格局
  • 4.5 综合安全格局
  • 4.6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科研实践情况
  • 一、论文发表情况
  • 二、参与设计实践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胶东半岛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优化布局[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0(08)
    • [2].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以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生态安全格局专项规划为例[J]. 规划师 2018(06)
    • [3].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研究进展[J]. 农业机械学报 2017(02)
    • [4].城市区域生态风险预警方法及其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调控中的应用[J]. 地理研究 2017(03)
    • [5].论自然保护地与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 地理研究 2017(03)
    • [6].基于景观异质性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S2)
    • [7].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意义[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0)
    • [8].基于主客观分析法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空间评价[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07)
    • [9].基于低水平生态安全格局的山地村镇防灾减灾规划研究——以重庆市罗田镇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02)
    • [10].成都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动态变化[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2(06)
    • [1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的生态安全格局演变分析——以辽宁沿海瓦房店市为例[J]. 生态学报 2019(22)
    • [12].生态安全格局视角下城市边缘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路径研究——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J]. 景观设计 2019(06)
    • [1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大规模绿化方法——北京百万亩平原生态造林[J]. 城市规划 2018(12)
    • [14].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研究进展及规划技术流程探讨[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1)
    • [15].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16].成都市城市扩张对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驱动影响[J]. 四川林业科技 2014(02)
    • [17].天津市城镇扩展生态安全格局初探[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05)
    • [18].基于水基底识别的水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以都江堰市为例[J]. 地理信息世界 2019(06)
    • [19].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进展[J]. 生态学报 2018(10)
    • [20].区域尺度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成渝经济区为例[J]. 草地学报 2013(01)
    • [21].京津冀城市群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保障对策[J]. 生态学报 2016(22)
    • [22].永定河流域门头沟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评价[J]. 干旱区地理 2013(06)
    • [23].外来树种桉树引种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J]. 生态学报 2013(06)
    • [24].基于生态服务的城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11)
    • [25].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0(24)
    • [26].基于生态重要性和敏感性的西南山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J]. 生态学报 2017(24)
    • [27].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目标、原则和基本框架[J]. 生态学报 2018(12)
    • [28].基于系统耦合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酒泉市肃州区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5)
    • [29].丘陵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分析——以广安市小井乡为例[J]. 四川环境 2019(04)
    • [30].基于生态红线划分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湖南省为例[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5)

    标签:;  ;  ;  ;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管制规划 ——以“帽儿山”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