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养议论文引用论证
2022-11-07阅读(547)

问:论教养,第五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答:论教养的论证思路是: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解释礼貌的起源。然后列举了雅致的现象,并讨论了雅致所遵循的标准。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保持优雅的行为。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本文第5-10段和第17段用实例加以讨论。第5-10段侧重于文盲的例子,第17段侧重于优雅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生动地说明了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知书达理、文雅。
(2)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每5-10段都是在假设和比较的基础上,列举了教育缺失的表现,反映了教育缺失的具体走向。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扩展资料:
论教养的提出:
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产生的背景主要是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其负面影响。当时,美国社会的暴力犯罪和其他犯罪非常严重。格伯纳等人在美国政府专门成立的"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了"培养分析"的研究。
1967年,伯格纳及其同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堡传播学院国家暴力起因和预防委员会的资助下,开始对电视内容进行系统研究。 - 答: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作用: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
作用: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问:论教养8-12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答:论教养8-12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将没有教养的行为和有教养的行为加以比较,强调了教养应该首先体现在家里的观点。
论证方法有:
1、举例论证。
2、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本文第5-10段和第17段用实例加以讨论。第5-10段侧重于文盲的例子,第17段侧重于优雅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生动地说明了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知书达理、文雅。
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每5-10段都是在假设和比较的基础上,列举了教育缺失的表现,反映了教育缺失的具体走向。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论教养的论证思路是: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解释礼貌的起源。然后列举了雅致的现象,并讨论了雅致所遵循的标准。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保持优雅的行为。
第八至十二段主要从反方面论述了没有教养的表现。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的表现彬彬有礼,但是在家里却表现的不尊重家人。
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才算有教养,强调了教养应该首先体现在家里的观点。
问:论教养论证方法具体句子
- 答:论教养论证句子方法为:
1、举例论证。
2、对比论证。
这些例子都生动地说明了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知书达理、文雅。
在假设和比较的基础上,列举了教育缺失的表现,反映了教育缺失的具体走向。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论教养的论证思路是: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解释礼貌的起源。然后列举了雅致的现象,并讨论了雅致所遵循的标准。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保持优雅的行为。
关于教养的名言:
1、当众窃窃私语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2、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3、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4、有教养的人在没有教养的人群里不会得到尊重。
5、关心公益应当是每个有相当教养的人所共同的。
6、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