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乙拉西坦、苯巴比妥、丙戊酸钠预防动物热性惊厥及惊厥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左乙拉西坦、苯巴比妥、丙戊酸钠预防动物热性惊厥及惊厥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三种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对热性惊厥预防作用的研究,找到合适剂量后对比研究左乙拉西坦、苯巴比妥、丙戊酸钠对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 FC)的预防作用及对反复热性惊厥大鼠的脑损伤有无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及其差异,从而为临床合理选用抗惊厥药物预防复杂性热性惊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采用热水浴升高大鼠体温的方法,制备反复热性惊厥大鼠的模型。分为左乙拉西坦组、苯巴比妥组、丙戊酸钠组、盐水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对前四组实行药物干预的同时,每两天使大鼠热性惊厥一次,观察大鼠对FC反应的改善情况;对反复惊厥后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学观察和血清NSE、S100B水平的检测以了解脑损伤的发生情况及三种药物各自有无保护作用,同时通过水迷宫试验了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情况。结果:1.惊厥潜伏期及惊厥持续时间:NS组惊厥潜伏期最短(272.0±61.4)s,PB组最长(328.0±62.1)s,NS组与LEV、PB、VPA、三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两两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B组惊厥时间最短(90.1±40.0)s,NS组的惊厥时间最长(136.4±40.0)s,NS组与PB、VPA、LEV三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两两之间比较,LEV组、VPA组与P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LEV组和VPA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2.惊厥级别:NS组惊厥程度最严重,PB组的最轻。NS组与LEV、PB、VPA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两两之间比较,PB组与LEV组、VPA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LEV组与VPA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3.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S-100B蛋白浓度:NS组的浓度最高,与LEV、PB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VP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组两两之间比较,正常组浓度最低,与LEV组及PB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VPA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个药物干预组之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4.水迷宫实验结果:PB组的潜伏期最长,LEV组的潜伏期最短,LEV组与NS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药物干预的三组之间分别比较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间探索实验NS组最少,与LEV组及VPA组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EV组、VPA组与正常组之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三个药物干预组两两之间比较,PB组与LEV组及VPA组之间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EV组和VPA组之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众所周知,左乙拉西坦、苯巴比妥和丙戊酸钠都具有抗癫痫的作用,但它们的作用机制却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其抗癫痫的适应症也不完全一样。本研究发现,三种药物都具有预防热性惊厥的作用,并且对惊厥性脑损伤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虽然它们的疗效略有差异,但其结果表明三种药物在预防热性惊厥的作用机制却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临床在选择抗癫痫药物来预防复杂性热性惊厥时可以根据这些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副作用、价格等综合考虑。同时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首次证明了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具有良好的预防动物热性惊厥及惊厥性脑损伤的作用,扩大了其临床应用范围,提高了其使用价值。

论文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热性惊厥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对预防热性惊厥的疗效观察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左乙拉西坦、苯巴比妥、丙戊酸钠预防动物反复热性惊厥的疗效观察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左乙拉西坦、苯巴比妥、丙戊酸钠预防动物反复热性惊厥脑损伤的疗效及副作用观察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图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及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左乙拉西坦、苯巴比妥、丙戊酸钠预防动物热性惊厥及惊厥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