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疗效评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疗效评价

刘敏(辽宁省铁岭市结核病医院112000)

【摘要】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呼吸科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0例病人分为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30例。通过观察其咳嗽、咳痰、紫绀、呼吸困难、肺部啰音、血氧分压、CO2分压等一系列指标的改善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疗效优于纯西医治疗的,值得临床推荐和使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联合;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187-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造成的气流受限呈不完全可逆性、进行性发展。其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吸烟、大气污染、感染、气候寒冷及个人易感性。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导致COPD的最常见疾病,常常因致病因素的影响发展成为COPD。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老年人发病率高,男性多于女性。2033年我国对7个地区城市和农村20245名成年人进行健康普查,COPD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其患病率相当的高。在美国,1965年~1998年,COPD死亡率上升了163%。可见COPD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对于COPD的治疗多采用以控制感染、激素治疗、止咳祛痰、解痉平喘和雾化治疗为主的西医治疗方法。据研究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使用扶正固本方药,对治疗COPD有一定效果。参赭镇气汤具有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使肺气得补,痰瘀同化,肺络遂通的作用。本文将对于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COPD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实验对象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呼吸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对60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西医联合治疗组30例患者,年龄分布于42~60岁之间,病程2~22年。对照组30例患者,年龄分布于44~62岁之间,病程2~25年。均无其他特殊疾病史。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根据国家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可诊断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同时排除其他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征病理表现的气道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疾病,则可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3方法对照组给予治疗,包括①控制性氧疗:吸氧治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基础治疗,一般吸氧浓度为28%-30%,注意复查动脉血气以确定未引起CO2潴留或酸中毒。②抗生素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伴呼吸衰竭多半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所以抗生素的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发呼吸衰竭治疗中至关重要。长期应用抗生素应预防真菌感染的可能性。③解痉平喘:给予解痉平喘药物可以大大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④糖皮质激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在给予支气管舒张剂基础上可以给与糖皮质激素,一般疗程10-14天,有效后逐渐减量。⑤机械通气:伴发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⑥合理补充液体及电解质,保持电解质平衡,调节饮食,进高热量蛋白食物,必要时给予场外营养支持。半尺痰液稀薄,使患者办卧位,叩击胸背部,排出痰液。中西医联合治疗组的处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包括:代赭石20g,人参8g,龙骨18g,牡蛎18g,山茱萸18g,芡实15g,山药15g,丹参15g,葶苈子15g,枳实12g,桑白皮12g,苏子10g,法半夏10g,制天南星10g。每日1剂,水煎后分早晚2次服用[2]。两组分别治疗15天,观察治疗效果。

1.4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咳嗽、咳痰、紫绀、呼吸困难、肺部啰音、血氧分压、CO2分压、肺功能测定。胸部正位片的变化情况,给治疗效果进行评判。

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中西医联合治疗组30例患者,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30例患者,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约占全部呼吸系统疾病病例的80%。其特点发病缓慢、病程较长,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气短、劳力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晚期患者常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营养不良等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率位居世界所有死因的第四位,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根据世卫生组织发表研究,至2002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在传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治疗中,西医治疗占重要地位。其缓解症状快,但是维持时间短,且副作用较多[4]。

本研究中,中药治疗的加入,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大大提升,症状改善明显,且缩短了疗程,减少了治疗费用,副作用小。因此中西医联合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希望可以普及应用,造福广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9):640-646.

[2]刘武年,闫丽.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6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8,3(30):280-281.

[3]盖素娴.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中医误诊学杂志,2010,12(10):2835-2836.

[4]周湘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31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1,5(24):2625-2626.

标签:;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疗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