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sus前导下颌后正畸矫治力系的初步仿真分析

Forsus前导下颌后正畸矫治力系的初步仿真分析

论文摘要

Ⅱ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下颌后缩是II类错牙合畸形的重要特征之一,青少年Ⅱ类错牙合畸形中下颌后缩占46%[1]。下颌后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颜貌和功能,根据畸形性质、程度和形成机制,在不同时期应用功能矫治器进行下颌前导是矫治的关键之一。下颌前导功能矫治器依据固位方式不同分为可摘式和固定式。早期功能矫治器大多系可摘式的,矫治下颌后缩往往需双期矫治。近年来,以Forsus为代表的固定式功能矫治器以体积小、弹力持久均匀、矫治力易于控制、安装简便和整体疗程较短等优点,受到了正畸医师的广泛关注,代表了功能矫形治疗发展的趋势。目前,Forsus矫治器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临床研究阶段,尚未见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报道。数值仿真分析是口腔生物力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数学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一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力学的研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Forsus矫治力系进行仿真分析,利于分析不同前导工况下的力学效应及矫治器的改良,并促进该矫治技术在临床的进一步使用。1本研究紧密结合临床原型,基于成熟的三维有限元快速建模方法,将CT扫描技术、Mimics8.0与Abaqus6.5相结合,利用弹性元件、粘性元件和塑性元件的组合构建骨的粘弹塑性本构关系,建立“Forsus-牙列-上下颌骨-颞下颌关节”三维整体模型。实验中模拟研究Forsus导下颌向前不同工况下牙列、颌骨、颞下颌关节的力学分布状况,重点观察牙齿、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在计及粘弹塑性基础上,采用Abaqus6.5运动仿真技术动态分析Forsus反作用力推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的力学效应,为Forsus进一步使用和改良提供力学理论依据。基于各向同性、非线性、具有粘弹塑性的“Forsus-牙列-上下颌骨-颞下颌关节”模型,在不同下颌前导的工况下,Forsus导下颌向前时应力衰减不明显,没有明显应力松弛区域,即时效分析颌骨改建是个较缓慢的过程。尤其是加载角度偏离基准线越远,颏部前伸位移越明显;下颌骨逆时针旋转比顺时针旋转前伸位移更明显;因此Forsus加载角度推荐范围在0°与25°之间。当转动中心位于下切牙切缘,下颌骨向前的旋转方式有利于II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生长型不利的患者,可通过调整Forsus加载角度,增加下颌有利的自动旋转方向,利于侧貌的改善。Forsus前导下颌后位移场仿真分析发现髁突生长改建范围在1.0到3.0mm之间,符合生理范围内的改建。当矫形力矢量通过磨牙冠颊侧表面的中心时,辅以Mt/F = 9的反倾斜力偶和Mr/F = 5的反旋转力偶,将获得第一磨牙的远中平移效果。本研究建立了具有一定粘弹塑性生物力学特性的“Forsus-牙列-上下颌骨-颞下颌关节”各向同性、非线性的三维整体模型,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较高,可拆分并模块化应用,为深入探讨前导下颌的Forsus生物力学效应提供了研究平台。此外,通过模拟研究不同前导工况下的Forsus矫治力系分布效应,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改良提供了有利的借鉴。

论文目录

  •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 Forsus 前导下颌后正畸矫治力系的初步仿真分析
  • 前言
  • 第一部分 计及粘弹塑性的“Forsus-牙列-颌骨-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1. 本研究所采用的三维重建技术简介
  • 2. 粘弹塑性本构关系
  • 3. 计及粘弹塑性的“Forsus-牙列-颌骨-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Forsus 作用下颌骨矫形治疗的仿真分析
  • 第一节 Forsus 作用下“颌骨-颞下颌关节”的时效变形行为
  • 1. 载荷条件
  • 2. 计算
  • 3. 后处理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二节 Forsus 不同垂直分力对颌骨应力和位移的影响
  • 1. 载荷条件
  • 2. 计算
  • 3. 后处理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三节 不同Forsus 加载角度下“颌骨-颞下颌关节”的位移分析
  • 1. 载荷条件
  • 2. 计算
  • 3. 后处理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四节 不同牙合重建工况下髁突应力的分布变化
  • 1. 载荷条件
  • 2. 计算
  • 3. 后处理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五节 Forsus 推上颌第一磨牙向后的应力分布
  • 1. 载荷条件
  • 2. 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Forsus与Ⅱ类牵引矫治下颌后缩的力系仿真分析及对比研究[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3(02)
    • [2].Forsus与口外弓矫治生长发育高峰期安氏Ⅱ~1错的比较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01)
    • [3].肌功能训练配合Forsus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 2011(10)
    • [4].Forsus推杆式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畸形的临床疗效评价[J]. 口腔医学 2014(12)
    • [5].Forsus矫治已过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的颜面美学变化[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9(02)
    • [6].组合式Forsus矫治器对安氏Ⅱ~1错颌面部软组织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 2011(05)
    • [7].Forsus矫治器治疗青少年生长发育高峰后期安氏Ⅱ类错畸形的疗效分析[J]. 上海口腔医学 2016(02)
    • [8].Forsus矫治恒牙期安氏Ⅱ类错下颌后缩的肌电图研究[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9(01)
    • [9].Forsus推杆矫治器改良应用治疗安氏Ⅱ类错[J]. 中外医疗 2016(03)
    • [10].Forsus矫治器对青少年下颌后缩患者上气道结构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5(33)
    • [11].不同重建工况下Forsus前导下颌后髁突应力、位移的分布变化[J]. 医用生物力学 2010(06)
    • [12].Forsus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年青成人患者的疗效观察[J]. 广东牙病防治 2008(08)
    • [13].Forsus和Twin-block矫治下颌后缩患者的疗效比较[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24)
    • [14].Forsus矫治器治疗年轻成人安氏Ⅱ类错下颌后缩的软硬组织变化[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04)
    • [15].改良Forsus矫治器与肌激动器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疗效对比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09)
    • [16].改良式Forsus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下颌后缩患者颞下颌关节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11)
    • [17].Forsus和Twin-block矫治下颌后缩患者的疗效比较[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8)
    • [18].Pancherz分析法评价Forsus矫治器治疗发育高峰期下颌后缩畸形的临床疗效[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2(01)
    • [19].Forsus矫治器对下颌后缩患者牙颌面及其髁状突综合效应的应用研究[J]. 口腔医学 2014(05)
    • [20].Forsus矫治器治疗骨性下颌后缩年青成人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研究[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11)
    • [21].单侧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亚类错效果分析[J]. 口腔疾病防治 2017(09)
    • [22].SanderⅡ及Forsus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的临床疗效评估[J]. 口腔医学 2011(07)
    • [23].Forsus推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瞬时移动趋势的力学仿真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9(02)
    • [24].Forsus矫治恒牙期安氏II类错下颌后缩的头影测量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9(01)
    • [25].Forsus矫治器对骨性Ⅱ类错下颌矢状运动时髁突轨迹影响的初步分析[J]. 北京口腔医学 2008(04)
    • [26].应用Forsus矫治器后患者的临床反应的问卷调查分析[J]. 上海口腔医学 2014(02)
    • [27].Forsus矫治器临床应用的研究[J]. 医学综述 2011(17)
    • [28].Forsus矫治器对颌骨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0(10)
    • [29].Forsus矫治器治疗对青少年下颌后缩患者上气道结构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S2)
    • [30].Forsus矫治器治疗骨性下颌后缩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15(09)

    标签:;  ;  ;  

    Forsus前导下颌后正畸矫治力系的初步仿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