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道德建设研究

法官道德建设研究

论文摘要

法官道德建设是法治国家永恒的话题,我国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基本治国方略,并且通过立法程序载入宪法以后,法官道德建设显得更加迫切。我国的法官道德建设正是在依法治国和法官职业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历史任务。依法治国所依据的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有着共同的经济基础、指导思想和历史使命,这就决定了它们彼此相互促进,相辅相承,关系密切。道德建设对依法治国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条件和基础;道德规范在一定条件下会被立法吸收,成为法律规范:法官道德可以弥补、填充法律的漏洞或空白;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等方式来实现的,可以达到法律法规的有形制裁所不能达到的深度。因此,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也必须加强包括法官道德建设在内的道德建设,法官职业化对法官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百行德为首,古往今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司法职业道德,加强法官道德建设是由法官职业的特点决定的,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需要,道德制约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功能,是其它调节方式不可取代的。法官道德是法官职业化的基本内容,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要求应当成为每一位法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品格,成为其生命和灵魂的一部分,法官道德是实现法官职业化的前提条件,同时促进法官职业化的实现。 本文对法官道德建设的研究是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逻辑思路的:首先分析我国法官道德建设的现状,总结基本成就、找出主要问题,探寻主要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包括法官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实现司法公正;激发道德需要;强化外在约束;探究法官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 分析现状就是摸清我国法官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我国法官道德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制定了法官道德规范,落实了法官惩戒制度,树立了一批优秀法官典型,内化了司法道德观念。但同时也还存在着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司法腐败,司法不公等问题。法官道德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市场机制对法官道德的负面效应、法官约束长效机制的缺失、法院人事管理制度留下的道德空场、地方保护主义对法官道德的消极影响、少数法官自我约束能力的下降等。针对法官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法官道德建设。 法官道德规范体系建构是法官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道德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和导向功能,约束功能体现在道德规范提供了道德评价的客观标准,道德规范可以营造一定的舆论和氛围,对人们行为的选择形成无形的压力,道德规范还可以发挥监督的功能。道德规范也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通过启发道德认同,强化道德信念,诱导、调节道德行为,唤起道德良心,从而引导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法官道德规范体系,尽管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法官道德建设研究的缘起与设计
  • 一、法官道德建设研究的缘起与价值
  • (一) 法官道德建设研究的实践价值
  • (二) 法官道德建设研究的理论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览
  • (二) 对研究成果的梳理
  • (三) 评价与结论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本文的研究目标
  • (二)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依法治国与法官职业化:法官道德建设的时代背景
  • 一、依法治国的提出与发展
  • (一) 依法治国理念的发展轨迹
  • (二) 依法治国的含义
  • (三) 依法治国对道德建设的要求
  • 二、法官职业化:我国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 (一) 司法与司法职业
  • (二) 法官职业化及其依据
  • (三) 法官职业化对法官道德提出更高要求
  • 三、法官道德:法官职业化的逻辑发展
  • (一) 法官道德的内涵解读
  • (二) 加强法官道德建设的依据
  • (三) 我国法官道德建设的定位
  • (四) 法官道德建设对法官职业化的积极作用
  • 第二章 现状分析:我国法官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
  • 一、我国法官道德建设取得的基本成就
  • (一) 制定法官道德规范
  • (二) 落实法官惩戒制度
  • (三) 树立优秀法官典型
  • (四) 内化司法道德观念
  • 二、对法官道德建设存在主要问题的理性反思
  • (一) 法官队伍素质整体偏低
  • (二) 司法腐败
  • (三) 司法不公
  • 三、对法官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解析
  • (一) 市场机制对法官道德的负面效应
  • (二) 法官约束长效机制的缺失
  • (三) 法院人事管理制度留下的道德空场
  • (四) 少数法官自我约束能力的下降
  • (五) 地方保护主义对法官道德的消极影响
  • 第三章 法官道德规范体系建构:法官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 一、道德规范及其约束和导向功能
  • (一) 道德规范的约束功能
  • (二) 道德规范的导向功能
  • 二、法官道德规范的国际比较
  • (一) 英国法官的职业道德
  • (二) 美国法官的职业道德
  • (三) 加拿大法官的职业道德
  • (四) 德国法官的职业道德
  • (五) 俄罗斯联邦法官的职业道德
  • (六) 对各国法官职业道德比较的结论
  • 三、为人民服务:我国法官道德的基本原则
  • (一) 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 (二) 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国法官道德基本原则的依据
  • (三) 为人民服务对法官道德的基本要求
  • 四、我国法官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
  • (一) 关于法官道德规范体系建构的不同认知及其启迪
  • (二) 我国法官道德基本规范体系的具体建构
  • 第四章 实现司法公正:法官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
  • 一、司法公正的界定
  • (一) 对“公正”含义的学术探讨
  • (二) 司法公正的界定
  • 二、司法公正价值取向的重要作用
  • (一) 司法公正对司法活动的基石作用
  • (二) 司法公正对实体法律正义性的保障作用
  • (三) 司法公正对法官形象的提升作用
  • (四) 司法公正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维系作用
  • (五) 司法公正对社会风气的引导作用
  • 三、实现司法公正的思考
  • (一) 如何实现司法公正的学术探讨
  • (二) 实现司法公正的具体设想
  • 第五章 激发道德需要:法官道德建设的内在动力
  • 一、道德需要及法官道德需要的界定
  • (一) “道德需要”的界定
  • (二) 法官道德需要的内涵与特征
  • 二、道德需要的功能与作用
  • (一) 道德需要是人获得主体地位的基本特征
  • (二) 道德需要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 (三) 道德需要具有整合各种需要的功能
  • 三、激发法官道德需要的基本方法
  • (一) 价值激发
  • (二) 尊重激发
  • (三) 实践激发
  • (四) 关怀激发
  • (五) 制度激发
  • (六) 环境激发
  • 第六章 强化外在约束:法官道德建设的外部机制
  • 一、强化外在约束的必要性
  • (一) 外在约束制约不良法官作恶
  • (二) 外在约束制约权力扩张
  • (三) 外在约束防治腐败
  • (四) 外在约束强化法官的法制与道德观念
  • 二、完善法官道德考评制度
  • (一) 各国法官道德考评制度比较
  • (二) 我国法官道德考评制度的完善
  • 三、建立业外活动约束机制
  • (一) 法官业外活动约束制度的国际比较
  • (二) 我国法官业外活动约束制度的完善
  • 四、加强法官道德的保障制度建设
  • (一) 完善审判独立制度
  • (二) 完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
  • (三) 推行主审法官责任制度
  • (四) 建立完善法官定额制度
  • (五) 相关配套制度及其完善
  • 五、建立全方位的多元监督体系
  • (一) 各国法官监督制度比较
  • (二) 我国对法官多元监督的体系结构
  • (三) 阳光监督制度:我国的公开审判制度及其完善
  • (四) 法定监督途径:我国的检察监督制度及其完善
  • 第七章 从他律走向自律:法官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
  • 一、他律自律的运行
  • (一) 他律自律的界定
  • (二) 他律自律的关系与运行
  • 二、法官道德建设中的他律与自律
  • (一) 法官道德建设中他律与自律的含义
  • (二) 法官道德建设中他律与自律的关系与运行
  • 三、规律探究:法官道德建设从他律走向自律
  • (一) 法官道德建设从他律走向自律的依据
  • (二) 法官道德建设从他律走向自律的对策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法官道德建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