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研究

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要求,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作为大学赖于存在的根源,大学精神的培育需要依托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这一物质实体。论文旨在解决大学精神的培育如何通过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作用与反作用得以实现和升华。论文运用了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例法等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有三:研究视角的创新,研究思路的创新,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在对论文背景的梳理下,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论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而后,对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框架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大学精神、校园空间的演变及相互关系分析。本章在分析大学精神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精神的内涵,辩证分析了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大学理想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大学精神在大学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文章分四个阶段分析了西方校园空间形态演变的过程、分六个阶段分析了中国校园空间形态的演变。在对中西方校园空间形态演变的梳理之后,对大学精神与校园空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第三章: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解析。本章从大学精神与校园空间的问卷入手,对问卷的数据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场所精神这些和大学精神培育息息相关的学科入手,分析了不同学科视角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第四章: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解析。本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对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校园规划从宏观上解决了校园格局的问题,从中观上解决了肌理的问题,从微观上解决了质感的问题。三者之间从不同层面共同作用,影响了校园空间形态的构成。在三者的关系里,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是微观层面的前提和基础,微观层面是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具体化、细化和深化。本章进而分析了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对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第五章: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形态分析。本章从校园文化熏陶机制和空间形态熏陶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精神培育的机制;从建筑实体空间和外部环境空间两个层面对大学校园空间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文章进而对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特征进行了凝练。在此基础上,文章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场效应”模式为案例,详细分析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改造方案,为相关理论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六章: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语言。本章是论文的核心之一和落脚点。首先分析了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语言的建立原则。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语言。其中,宏观层面8条,中观层面4条,微观层面14条。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1.2.1 大学精神
  • 1.2.2 校园空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大学精神的研究现状
  • 1.3.2 关于校园空间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框架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4.4 论文创新点
  • 1.5 小结
  • 2 大学精神、校园空间的演变及相互关系分析
  • 2.1 大学精神的演变
  • 2.2 大学精神的内涵
  • 2.2.1 自由
  • 2.2.2 平等
  • 2.2.3 独立
  • 2.2.4 批判
  • 2.2.5 创新
  • 2.2.6 服务
  • 2.3 大学理念、大学理想与大学精神的关系分析
  • 2.3.1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的辩证关系
  • 2.3.2 大学理想与大学精神的辩证关系
  • 2.4 西方校园空间形态的演变
  • 2.4.1 古代和中世纪高等教育场所的形态
  • 2.4.2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高等教育场所的形态
  • 2.4.3 20 世纪初—70 年代西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 2.4.4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 2.4.5 当代西方国家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演变
  • 2.5 中国校园空间形态的演变
  • 2.5.1 中国传统官学
  • 2.5.2 中国传统书院
  • 2.5.3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的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 2.5.4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 2.5.5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的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 2.5.6 1999 年扩招后的中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
  • 2.6 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变中的精神轨迹——以北京大学为例
  • 2.6.1 1898-1949 年的北京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 2.6.2 1952-1977 年间的北京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 2.6.3 1978 年后的北京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 2.6.4 北京大学校园形态演进与大学精神的关系分析
  • 2.7 大学精神与校园空间的关系剖析
  • 2.8 小结
  • 3 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解析
  • 3.1 关于大学精神、校园空间的问卷调查
  • 3.1.1 问卷的制定及说明
  • 3.1.2 问卷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 3.1.3 问卷分析的结论
  • 3.2 社会心理学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分析
  • 3.2.1 校园空间主体的特征
  • 3.2.2 人际交往理论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
  • 3.3 环境心理学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分析
  • 3.3.1 校园空间行为的特征
  • 3.3.2 环境心理学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
  • 3.4 场所精神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分析
  • 3.4.1 校园场所精神的特质
  • 3.4.2 场所精神之于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
  • 3.5 小结
  • 4 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
  • 4.1 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分类
  • 4.1.1 宏观的意识形态
  • 4.1.2 中观的社会文化
  • 4.1.3 微观的校园文化
  • 4.2 影响大学校园空间的非物质因素对校园空间形态的要求
  • 4.2.1 宏观意识形态对大学校园空间的要求
  • 4.2.2 中观社会文化对大学校园空间的要求
  • 4.2.3 微观校园文化对大学校园空间的要求
  • 4.3 小结
  • 5 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形态分析
  • 5.1 大学精神的培育机制分析
  • 5.1.1 校园文化熏陶机制
  • 5.1.2 空间形态熏陶机制
  • 5.2 大学校园空间的构成
  • 5.2.1 建筑实体空间
  • 5.2.2 外部环境空间
  • 5.3 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特征
  • 5.3.1 消解与融合
  • 5.3.2 文化与生态
  • 5.3.3 集约与开放
  • 5.3.4 多元与互动
  • 5.4 小结
  • 6 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语言
  • 6.1 模式建立的原则
  • 6.1.1 整体性原则
  • 6.1.2 多样性原则
  • 6.1.3 弹性原则
  • 6.1.4 可持续原则
  • 6.1.5 以人为本原则
  • 6.2 不同层面的模式语言
  • 6.2.1 宏观层面的模式语言
  • 6.2.2 中观层面的模式语言
  • 6.2.3 微观层面的模式语言
  • 6.3 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案例分析——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系馆为例
  • 6.3.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基本情况
  • 6.3.2 建筑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背景
  • 6.3.3 建筑学院“场效应”模式建立的理念与原则
  • 6.3.4 建筑学院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的实践内容
  • 6.3.5 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的实践成果
  • 6.4 小结
  • 7 结论
  • 7.1 论文结论
  • 7.2 研究中的体会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基于大学精神培育的校园空间营造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