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机会成本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邓帆帆(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机会成本观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相当广泛,要实现经济资源的最有效运用,必须正确理解机会成本的特性,正确分析各种财务决策中的机会成本因素。本文阐述了机会成本观念的意义,并讨论了机会成本观念在财务管理中运用。

关键词:机会成本财务管理运用

1机会成本观念的意义

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一个重要概念,当一种有限的资源具有多种用途时,可能有许多个投入这一资源获取相应收益的机会,如果将这种资源用于其中某种特定用途,必然要放弃其他的资源投入机会,同时也放弃了相应的收益。在所放弃的机会中,最佳的机会可能带来的收益,就是将这种资源用于特定用途的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观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的管理,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一种价值管理。方案的决策和选优,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重要的目的之一,机会成本的观念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必不可少。机会成本作为决策成本的组成部分,能够使方案的择优建立在严格和准确的成本计量的基础之上,来判断所作的决策是否为最优方案。

2.1企业筹资管理活动中的机会成本观念筹资活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及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的筹集企业所需资金的财务活动。企业筹资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是:以较低的筹资成本和较小的筹资风险,获取同样多或较多的资金。企业的筹资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六种。在筹资过程中,管理人员面临着多种选择,应采用哪一种筹资方式呢?管理者要进行利弊权衡、综合比较、考虑机会成本,做出最有利于企业的决策。

商业信用是六种筹资方式之一,是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应付账款。卖方为了促使买方及时承付货款,一般都会提供一定的现金折扣。这种形式下,买方管理者有三种决策方案可供选择:①享受现金折扣,在折扣期内付款;②不享受现金折扣,在信用期内付款;③超过信用期付款。从企业信用角度考虑,一般企业不会采用拖欠货款进行筹资。若享受现金折扣,企业实际支付的货款减少,不会发生筹资成本,看似对企业有利,但在折扣期内还款,就是放弃了剩余信用期间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因此,管理者在决策时,必须既考虑享受现金折扣的收益,又考虑剩余信用期间的机会成本。

例:某企业向供应商购入200万元的商品,该供应商提供的条件为“2/10,n/30”,该企业当年的平均资金收益率为10%,对该企业是否享受现金折扣作为决策。

享受现金折扣收益=200×2%=4万元

享受现金折扣机会成本=200×10%×(30-10)/360≈1万

享受现金折扣机会利润=4-1=3万

若机会成本大于现金折扣收益,企业应选择不享受现金折扣,在信用期内付款;若机会成本小于现金折扣收益,企业应选择享受现金折扣,在折扣期内付款。

2.2企业投资管理活动中的机会成本观念企业通过筹资取得资金后,必须将资金投入使用,以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便是企业的投资管理活动。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投资包括企业内部使用资金的过程以及企业对外投放资金的过程,狭义的投资指对外资金投放的过程。企业投资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是:以较小的投资额与较低的投资风险,获取同样多或较多的投资收益。

2.2.1营运资金中的机会成本观念运用

2.2.1.1现金的机会成本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主要有三种:①交易动机。主要为了满足企业经常发生的业务需要而持有的现金,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交纳税款等。②预防动机。主要为了应付意外的现金需求而持有的现金,如自然灾害、生产事故、被拖欠货款等。③投机动机。主要为了能利用潜在的获利机会而持有的现金,如利用原料价格波动进行投机等。对企业而言,并非持有的现金越多越好,闲置资金占用过多,将造成机会成本过大,管理者对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决策中,就必须考虑机会成本。

现金的成本包括持有成本、转换成本和短缺成本。其中现金的持有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现金而放弃再投资的收益和增加的相应管理费用。现金再投资的收益便是将现金投资于有价证券所能获得的收益,是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中有两种方法在决策上都需考虑机会成本:

2.2.1.1.1成本分析模式。成本分析模式是在不考虑现金转换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对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进行分析而找出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其公式为:

现金成本(TC)=持有成本+短缺成本=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当现金成本(TC)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便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2.2.1.1.2存货模式。存货模式是在只考虑现金的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而不考虑现金的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的情况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其公式为:

现金成本(TC)=机会成本+转换成本

如果现金持有量大,则现金的机会成本高,转换成本低;反之,现金持有量小,则现金的机会成本低,转换成本高。当现金成本(TC)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便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2.2.1.2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产生是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提供商业信用,以便促进销售和减少库存。但如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过多,会增加赊销风险,使企业遭受坏账损失,或花费较大的收账费用。企业持有应收账款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其中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将资金投资于应收账款而不能进行其他投资所丧失的投资收益。这一成本的大小通常与企业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资金成本率或有价证券利息率有关。应收账款政策又称为信用政策,其内容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企业管理者在信用条件的选择上,应选择信用成本后收益最大的信用条件。如需判断信用成本后的收益,就必须考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信用成本后收益=信用成本前收益-信用成本

信用成本=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管理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平均余额&pide;应收账款周转率×变动成本率×资金成本率

例:某企业预测年度赊削收入净额为1000000元,应收账款周转期为45天,变动成本率为80%,资金成本率为10%,试计算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周转率=360&pide;45=8(次)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000000&pide;8=125000(元)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125000×80%=100000(元)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100000×10%=10000(元)

企业应收账款机会成本越多,会增加企业的信用成本,从而使信用成本后收益降低,其相对应的信用条件并不是管理者的最佳选择。

2.2.1.3存货的机会成本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并不是说存货持有量越多越好,因为持有存货,必然会发生一定的成本。企业进行存货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尽力在各种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做出权衡,在充分发挥存货的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达到两者的最佳组合。存货成本包括进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其中储存成本是指企业为持有存货而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存货资金占用机会成本(以现金购买存货同时损失的证券投资收益等)、仓储费用、保险费用、存货残损霉变损失等。存货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存货存储数量密切相关,企业订货的批量越大,存储的存货就多,存货资金占用机会成本就高,存储成本也随之增加;同时,采购次数减少,进货费用和缺货成本减少。企业在进行存货经济批量决策的时候,应该选取存货总成本最低的采购数量,存货资金占用机会成本是存货总成本的一部分,与经济批量决策密切相关。

2.2.2项目投资决策中机会成本观念运用最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是净现值法,净现值(NPV)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一定贴现率计算的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之和与原始投资额现值之间的差额。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方案可行,净现值小于零的方案不可行。某一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说明该项目预期可以实现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但该项目是不是就是报酬率最高的项目呢?净现值法只考虑了某一项目本身的现金流出成本,并没有考虑放弃其他项目的机会成本。所以,仅以净现值来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很可能使投资者丧失报酬更高的项目,应以某一项目的净现值与备选项目的机会成本现值来进行比较分析。备选项目的机会成本现值实为备选项目的净现值,若某一项目的净现值大于其他所有备选项目的机会成本,则该项目为最优项目。

2.2.3对外投资管理中机会成本观念运用对外投资是指企业以购买股票、债券的方式或以现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向企业以外的其他经济实体进行的投资。对外投资按投资的时间和目的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按投资方式分为对外证券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当在多种的投资方式中,选取收益较高、风险较低的对外投资方式,在比较各种方式时,就必须考虑机会成本。如,某企业现有闲置资金可用于股票投资,也可以购买债券,还可直接投资,当企业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风险等因素之后选择了债券投资,那么它所放弃的其他两种投资方式中预计的净现值最大的就是债券投资的机会成本。只有当机会成本小于债券投资的净现值,选择债券投资才是明智之举。那么,企业应该选择短期持有债券还是长期持有债券呢?如若我们选择长期持有债券,那么短期债券投资预计净现值便是长期债券投资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小于长期债券投资的预计净现值,则选择进行长期债券投资。

2.3企业分配管理活动中机会成本观念企业分配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是:合理的确定利润的分留比例与分配形式,以提高企业潜在的收益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总价值。在利润分配过程中,企业主要是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股利政策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的方针和政策。股利政策不仅会影响股东的财富,而且会影响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及企业股票的价格,更会影响企业的长短期利益。所以,企业必须确定一个适当的股利支付比率,既满足投资者对报酬的需求,又能使企业的市场价值、再筹资能力和未来的发展不受影响。股利支付比率一般不低于银行存款利率,也就是说企业在盈余分配中的机会成本是银行存款利息。股利支付率便是投资者得到的报酬率,它应该既包括无风险报酬(银行存款利息)也包括冒风险投资的报酬(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部分)。盈余分配中机会成本的选择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它符合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制下解决企业各利益集团矛盾冲突的要求。

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引入机会成本的观念是解决这一核心问题的关键。重视机会成本,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永久不变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姜旭宏.决策中的机会成本[J].北方经贸.2007(5).

[2]陈扬.机会成本及其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作用[J].交通财会.2004(1).

[3]曾浪鸥.机会成本:决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4]袁建国.财务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5]缴国凤,刘香云.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重视机会成本[J].职业时空.2005(6).62.

[6]石文亚.浅论机会成本原理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学海.2003(6).179.

标签:;  ;  ;  

机会成本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