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论文题目: 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

作者: 方红庆

导师: 沈祖诒

关键词: 水轮机,过渡过程,非线性控制,微分几何,粒子群算法,数字仿真,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调速器

文献来源: 河海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水轮机调节系统是一个集水力、机械、电气为一体的,具有非最小相位、非线性、时变特性的复杂的非线性控制系统。为了要满足水轮机调节系统静态和动态性能的要求,需要研究具有较高可靠性、稳定性的水轮发电机组控制非线性策略。而且,还需要对实现该控制策略工程应用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 1.提出了一种将一个非仿射型的非线性控制系统构造成仿射型的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方法:即对其基于某个特定工况点做近似的处理,进而把原非线性系统构造成仿射型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利用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的相关方法设计其非线性控制规律。 2.依据微分几何非线性控制理论中输出对扰动解耦的控制算法,设计了水力机组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规律,该控制规律能够反映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时变、非线性特性并考虑了有压引水管道水流惯性的不利影响。所有的控制变量都是当地可测变量,与电网的参数无关。 3.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并以水轮机转速偏差的加权ITAE指标作为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适应度函数。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无论是对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还是对水轮机常规PID控制规律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参数优化方法。 4.使用Simulink支持的S函数格式,用MATLAB语言编制描述水轮机传递系数时变、非线性特性的程序,构成S函数模块供Simulink调用。建立了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的具有时变水轮机传递系数的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非线性计算机仿真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计算机仿真模型。基于该仿真模型的计算机对比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5.将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移植到高性能32位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PCC中,成功研制了具有非线性控制功能的水轮机数字调节器实验室装置。同时,本文利用基于PCC的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实时仿真仪与安装了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规律的水轮机数字调节器组成闭环回路进行对接仿真实验,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水轮机调节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1.1 水轮机调速器的发展现状

1.1.2 水轮机调节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1.2 微分几何非线性控制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3 其它非线性控制理论

1.4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1.7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

2.1 微分几何非线性控制理论基本原理

2.1.1 非线性坐标变换与微分同胚

2.1.2 向量场及其导出映射

2.1.3 李导数

2.1.4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关系度

2.2 输出对扰动解祸的控制算法

2.3 水轮机调节系统数学模型

2.3.1 有压引水管道数学模型

2.3.2 水轮机数学模型

2.3.3 发电机和电网数学模型

2.3.4 电液随动系统数学模型

2.3.5 水轮机调节系统数学模型

2.3.6 水轮机调节系统状态方程

2.3.7 水轮机调节系统常规 PID控制规律

2.4 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

2.4.1 增广水轮机调节系统状态方程

2.4.2 水轮机调节系统仿射型非线性方程组

2.4.3 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设计

2.5 小结

第三章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及其在水力机组控制参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3.1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3.1.1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

3.1.2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典型变化和改进

3.2 本文提出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DPSO

3.3 IDPSO的优化性能分析

3.3.1 常用基准测试函数

3.3.2 各种粒子群算法的参数设置

3.3.3 实验结果

3.4 IDPSO在水力机组控制参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3.4.1 适应度函数的确定

3.4.2 原始计算数据

3.4.3 控制参数优化计算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计算机仿真的实现

4.1 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非线性计算机仿真模型

4.1.1 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简介

4.1.2 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非线性计算机仿真模型

4.2 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的计算机仿真模型

4.3 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4.3.1 水轮机调节系统采用电站原始基本参数的过渡过程对比仿真实验

4.3.2 机组带纯电阻性负荷时的过渡过程对比仿真实验

4.3.3 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增加时的过渡过程对比仿真实验

4.3.4 机组惯性时间常数减小时的过渡过程对比仿真实验

4.3.5 有压引水系统水流惯性时间常数增加时的过渡过程对比仿真实验

4.4 总结

第五章 水力机组非线性数字调节器设计

5.1 水轮机非线性数字调节器的硬件系统

5.1.1 高性能32位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 PCC简介

5.1.2 水轮机非线性数字调节器采用的控制器

5.1.3 水轮机非线性数字调节器采用的其它硬件

5.1.4 水轮机非线性数字调节器硬件系统的整体结构

5.2 水轮机非线性数字调节器的软件设计

5.2.1 PCC的分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5.2.2 PCC的编程语言

5.2.3 水轮机非线性数字调节器的软件结构

5.2.4 水轮机非线性数字调节器主要功能的实现

5.3 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实时仿真仪

5.3.1 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实时仿真仪的硬件设备

5.3.2 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实时仿真仪的软件设计

5.4 水轮机非线性数字调节器与仿真仪的闭环实验

5.5 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1-16

参考文献

  • [1].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 孔繁镍.广西大学2013
  • [2].分数阶水轮机调节系统分岔与混沌特性研究[D]. 李俊益.武汉大学2016
  • [3].小波网络及其在水轮机调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廖忠.河海大学2005
  • [4].基于PCC的智能控制水轮机调节系统研究[D]. 南海鹏.西安理工大学2003
  • [5].水轮发电机及其调速系统的参数辨识方法与控制策略研究[D]. 寇攀高.华中科技大学2012
  • [6].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的若干理论问题及应用研究[D]. 陈帝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 [7].明满流尾水系统水电站水轮机调节系统暂态特性研究[D]. 王明疆.武汉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水轮发电机及其调速系统的参数辨识方法与控制策略研究[D]. 寇攀高.华中科技大学2012
  • [2].基于PCC的智能控制水轮机调节系统研究[D]. 南海鹏.西安理工大学2003
  • [3].双馈水轮发电机系统建模与仿真及其智能控制策略的研究[D]. 李辉.重庆大学2004
  • [4].小波网络及其在水轮机调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廖忠.河海大学2005
  • [5].抽水蓄能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调节控制研究[D]. 王林锁.河海大学2005
  • [6].高精度模糊控制策略研究及应用[D]. 田勇.河海大学2006
  • [7].水电站水机电系统振动特性和稳定性研究[D]. 周建旭.河海大学2006
  • [8].水电站水机电联合过渡过程研究[D]. 赵桂连.武汉大学2004
  • [9].梯级引水式电站机组控制系统优化研究[D]. 张江滨.西安理工大学2006
  • [10].水轮机调节系统控制策略及模型辨识方法研究[D]. 王淑青.华中科技大学2006

标签:;  ;  ;  ;  ;  ;  ;  ;  

水力机组非线性控制策略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