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河口区典型湿地景观演变及调控研究

珠江河口区典型湿地景观演变及调控研究

论文题目: 珠江河口区典型湿地景观演变及调控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自然地理学

作者: 王树功

导师: 周永章

关键词: 湿地,红树林,基塘,遥感与,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珠江河口

文献来源: 中山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研究选择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珠江河口区湿地系统为对象,在实地调查及资料收集基础上,应用遥感和GIS技术,探讨近20年来河口区湿地景观格局及其时空演变,分析其演变的驱动力,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研究选题立足于全球变化下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机理的科学前沿热点问题,研究结果可为揭示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河口区湿地景观演变的影响机理,建立不同情景下湿地景观演变的驱动模式和调控方案提供基础案例,进而为珠江河口区湿地景观保护、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景观规划提供新的视角和重要依据。本研究以以遥感软件ERDAS为平台,采用基于知识的分层分类方法对内伶仃洋河口湿地进行分类;采取结合地学信息的专家分类对红树林湿地进行分类;选取光谱法对基塘人工湿地进行信息提取。利用ARCGIS 8.1信息平台,借助FRAGSTATS景观软件,在类型和景观水平上计算湿地景观格局指数;采用定性和定量手段对近20年景观演变的驱动力进行分析;以淇澳岛红树林为例,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TM与SAR融合图像进行群落分类研究的尝试。通过与遥感图像过境时间同步的样方调查,经过回归分析,构建珠江口红树林湿地植被生物量的估算模型。全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口湿地的调控开展研究。本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在区域尺度上应用遥感与GIS技术和方法研究珠江河口湿地景观演变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知识规则的智能化的遥感分类可克服传统人机交互目视解译不足,实现对研究范围较大、时相较多的湿地进行快速分类的目的,并进行景观制图。对不同类型的湿地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提高分类的精度,总体的分类精度大于85%,kappa系数大于0.8。(2)在自然和人为干扰作用下,研究区近20年来的湿地景观格局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从面积变化看,1988-2004年,内伶仃洋研究区湿地面积减少12270 hm2,所占比例由1988年43.4%下降至2004年的40%,其中有92%的滩涂、80%的鱼塘、62%的红树林、55%水库和13%的河流分别转为其它用地。红树林主要集中在深圳湾、内伶仃洋的东岸、淇澳岛的大围湾。2004年基塘研究区的湿地比1988年减少13.2%。(3)内伶仃洋河口、河口红树林、基塘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反映的时空演变分析表明,近20年来珠江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破碎化程度加剧、多样性减少。人为干扰成为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经济行为综合影响下,珠江口湿地景观已受到诸如城市建设、大型海岸水利工程建设、口门围垦、口门导治、水产养殖等人为因素的强烈干扰。(4)利用遥感技术对珠江口红树林群落的遥感分类及植被生物量研究表明,应用神经网络法对TM图像和SAR图像的融合图像进行红树林群落分类可以取得理想的分类效果;利用构建的生物量估算模型可为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保护和林型优化提供重要依据,为模拟人类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全球变化模型提供重要的信息。(5)珠江口湿地景观需要在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自然控制论等理论指导下进行科学的调控。从不确定条件下政府干预对滩涂湿地围垦的调控、湿地植物生长模型在红树林湿地恢复中的应用、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对湿地环境政策实施时机的影响、湿地的环境影响评价、从湿地文化视角保护湿地、3S技术在河口湿地调控中的应用、应用河口演变规律指导生态恢复等方面探讨和提出调控策略。本研究的突出创新点包括:(1)采用不同的遥感分类方法对珠江口不同湿地类型进行自动分类,应用神经网络法对TM图像和SAR图像的融合图像进行红树林群落分类。(2)在类型和景观水平上计算珠江河口区典型湿地4个时相段的景观指数。建立珠江口红树林植被生物量的遥感估算模型。(3)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手段用于珠江口湿地调控对策研究中。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干扰及湿地景观研究与方法评述

2.1 湿地的定义及湿地生态系统

2.2 干扰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2.3 遥感与GIS 技术在湿地景观研究中的应用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研究范围

3.2 区域自然概况

3.3 区域社会经济

3.4 区域环境

第4章 内伶仃洋河口湿地景观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4.1 基于知识的河口湿地系统分类

4.2 河口湿地系统分类结果

4.3 近20 年来河口湿地景观格局的时空分析

4.4 湿地景观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第5章 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5.1 内伶仃河口红树林的分布

5.2 珠江口红树林湿地的遥感监测

5.3 珠江口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分析

第6章 红树林群落的遥感分类及植被生物量估测

6.1 红树林群落的遥感分类

6.2 红树林湿地植被生物量的遥感估算

第7章 基塘人工湿地景观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7.1 基塘湿地景观研究的意义

7.2 珠三角基塘系统特点及发展历史

7.3 研究范围及方法

7.4 遥感分类与景观指数计算结果

7.5 基塘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第8章 珠江河口区湿地调控策略

8.1 河口湿地调控的若干理论

8.2 河口湿地景观生态功能区划

8.3 河口滩涂湿地围垦的调控机制探讨

8.4 植物生长模型在湿地人工恢复调控中的应用

8.5 湿地环境政策

8.6 基塘湿地景观调控措施

8.7 湿地文化视角下的湿地保护

8.8 应用河口湿地演化规律指导生态恢复

8.9 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评价

8.10 35 技术在河口湿地调控中的应用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发布时间: 2008-10-09

参考文献

  • [1].黑龙江干流沿江区域湿地水禽生境质量变化遥感评估[D]. 张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7
  • [2].山东半岛舄湖湿地的发育过程及其环境退化研究——以朝阳港舄湖为例[D]. 谷东起.中国海洋大学2003
  • [3].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生态过程研究[D]. 陈为峰.山东农业大学2005
  • [4].上海市九段沙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保护与开发前景的研究[D]. 苏铁.华东师范大学2007
  • [5].基于知识发现的珠江口湿地识别监测及演变规律挖掘研究[D]. 刘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
  • [6].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评估研究[D]. 王福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 [7].变化环境下洞庭湖水文情势的演变及湿地保护研究[D]. 袁玉洁.湖南大学2017
  • [8].湿地景观演化的驱动力、效应及分区管制研究[D]. 任丽燕.浙江大学2009
  • [9].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姜宏瑶.北京林业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黄河流域湿地遥感动态监测研究[D]. 孙永军.北京大学2008
  • [2].基于遥感技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D]. 吴涛.上海师范大学2010
  • [3].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遥感变化监测研究[D]. 谭衢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
  • [4].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服务——以长江口为例[D]. 童春富.华东师范大学2004
  • [5].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退化及其生态恢复、重建研究[D]. 张绪良.中国海洋大学2006

标签:;  ;  ;  ;  ;  ;  ;  

珠江河口区典型湿地景观演变及调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