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大同市土地生产潜力网格数据的生成与评价

基于DEM的大同市土地生产潜力网格数据的生成与评价

论文摘要

如何对地貌类型多样化的区域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并生成网格数据,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型是区域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性研究工作。 研究区大同的山地、丘陵面积约为其国士总面积的61%,由于山区具有复杂的地形条件,从而引起了日照条件、太阳辐射、温度、降水等生态环境因子复杂的时空变异,这些生态因子引起了热量和水分的差异,直接决定着大同土地生产力的高低。将这些生态环境因子时空定量化,并生成网格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本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GIS软件为工具,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大同农业用地进行生产潜力网格数据的生成与评价。从建立山区生态环境因子时空分布模型入手,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生成日照时数、太阳辐射、温度、降水与参照作物蒸散量等生态环境因子的网格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AEZ评价模型进一步模拟研究区农作物(以春小麦、玉米、高梁为例)的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用地生产潜力受地形、降水量、土地质量限制作用明显,从而表明了研究区应优化种植制度,加大水利建设,建立合理灌溉制度、改良土地质量的必要性。所以本研究不仅对多山地、丘陵地区进行土地评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大同农业生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标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总体思路与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背景与数据准备
  •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
  • 2.2 资料收集
  • 2.3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建立
  • 3 基于DEM的各生态因子网格数据生成模型与应用分析
  • 3.1 日照时数
  • 3.2 太阳辐射
  • 3.3 温度状况
  • 3.4 降水量
  • 0)'>3.5 参照作物蒸散量(ET0
  • 4 大同土地生产潜力网格数据与评价
  • 4.1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方法
  • 4.2 光温生产潜力的确定
  • 4.3 气候生产潜力的确定
  • 4.4 土地生产潜力的确定
  • 5 结论与讨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分析——以通江县为例[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9(20)
    • [2].基于空间插值技术和辅助信息的吉林省玉米土地生产潜力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5)
    • [3].基于不同模型组合的山东省耕地生产潜力计算与分析[J]. 资源科学 2010(11)
    • [4].贵州主要粮油作物高产潜力研究 Ⅳ土地生产潜力研究[J]. 种子 2008(12)
    • [5].河西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0(03)
    • [6].河西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 西北人口 2010(02)
    • [7].不同措施红壤坡地与梯田土地生产潜力[J]. 山地学报 2015(03)
    • [8].湖南省各市(州)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J]. 经济地理 2009(02)
    • [9].我国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7)
    • [10].基于GIS的甘肃省土地生产潜力模拟[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1(04)
    • [11].基于背景值修正的灰色模型在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中的应用——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12].西洞庭湖区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以湖南省安乡县为例[J]. 湖南农业科学 2009(04)
    • [13].醴陵市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05)
    • [14].西洞庭湖区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以湖南省安乡县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5)
    • [15].澄清对耕地保护的三大认识[J]. 瞭望 2009(08)
    • [16].浙江省耕地保护数量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02)
    • [17].玉米、豆类间套种栽培技术要点[J]. 河南农业 2011(13)
    • [18].二调成果与农用地分等成果衔接问题研究——以贵阳市为例[J]. 农技服务 2016(06)
    • [19].土地生产潜力研究的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J]. 知识经济 2015(11)
    • [20].山西寿阳县旱作农业土地生产潜力[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01)
    • [21].吉林省春玉米土地生产潜力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土壤通报 2017(02)
    • [22].地膜土豆高产栽培技术[J]. 河北农业 2011(03)
    • [23].如何提高防护林的成活率[J]. 农民致富之友 2011(01)
    • [24].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5(02)
    • [25].基于栅格的中国一季稻生产潜力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4)
    • [26].黑龙港平原东北部小麦、玉米土地生产潜力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6)
    • [27].河北省山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28].辽宁省丹东地区中低产土壤分析[J]. 北京农业 2011(12)
    • [29].沿海滩涂围垦区土地生产潜力模型构建与应用——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7)
    • [30].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绿洲土地生产潜力综合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4)

    标签:;  ;  ;  ;  ;  

    基于DEM的大同市土地生产潜力网格数据的生成与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