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军(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漫游乡野,在清新的泥土芬芳中,笔者感受到了土楼的厚重。那斑驳的围墙书写着土楼人的智慧,更是书写着家族宗法的尊祖敬宗、尊卑有序的伦理秩序和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教育观念。唯有教育,才能使人真正走出土楼,走向社会,走向现代化。
关键词:土楼;伦理秩序;耕读精神
一、漫游乡野,远观土楼建筑
秋高气爽,漫雾旖旎,2009年11月9日,在导师毕世响教授的带领下,教育学专业一行人踏访神往已久的华安大地土楼群。汽车盘旋于闽西婉转延回的公路,穿越丝丝雨线牵出的袅袅岚烟,终于来到掩映在漫山青翠丛中的一座座土楼前,我们深深地为土楼的独到神形、多姿风韵以及土楼所折射出的人类智慧、文化内涵所惊讶。城堡式的建筑,宽厚的围墙,给人一种历史的深邃感。
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华安土楼群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位于福佬和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历史上曾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华安土楼数量不多,现存仅68幢。但是华安土楼以其特殊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在福建土楼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由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组成的仙都镇“大地土楼群”。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二宜楼,历经200多年的时间,楼呈双环圆形,坐东南朝西北,占地9300平方米。外环高4层,内环单层,外径73.4米。整座楼分成12单元,共有房间213间。入二宜楼,壁画、彩绘、木雕、楹联随处可见,创建土楼的蒋氏后人,至今仍于楼中聚族而居。“二宜”二字源出《诗经》,寓有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内宜外之意。可见主人当时也是极具文化修养,寓意深远。
二、品茗土楼,感受耕读精神
闽西南土楼不仅仅是一种民居建筑形式,还是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体现,它涵盖面很广,包括了建筑、绘画、书法、雕塑、风水、民俗、美学等许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是思想意识范畴的家族宗法的伦理秩序和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教育理念。
1.伦理秩序———尊祖敬宗,尊卑有序
二宜楼的建筑装饰繁简有度,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大凡
土楼,不管是方形、圆形还是五风楼形,一般都是中轴线对称
布局,在内院核心位置设祖堂。
祖堂是家族的精神核心,岁时祭祀,精慎隆重;配合祭祀的需要,正对大门的祖堂处在中轴线尽端的显要位置,梁架都作雕饰彩绘;一层祖堂入口大门两边还置一对邪的青石雕抱鼓石,上刻如意锁、四龙戏珠等吉祥图案,向人们昭示八面进财、四季平安、子孙福康之意。土楼四层都有公共祖厅,各个单元顶层有供奉神主牌位的厅堂,在四楼大祖堂祭祀着二宜楼的祖先蒋士熊夫妇。可见,土楼人通过严格的伦理秩序维持着家族的团结安定。
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大家族、一个小社会,因此有它严格的族规楼法。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如族产与继承,劳务与摊派等具有一定强制力,其中尊老爱幼、和睦共处是族规、楼规的主要内容。如“承先祖嫡传派衍无多,何必大分尔我,启后裔良训出入相见,最易重法人伦”、“有上承,就有下孝”等均体现出土楼人以德治家的理念和尊祖敬宗,尊卑有序的伦理秩序。
同中求异,异中有同,圆的世界,方的伦理。山地农耕文明便是土楼人这种宗法性家族文化的深厚土壤。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中华民族十四特征中有两特征:家庭本位的社会特色和道德气氛特重,建国之基础不依靠法制制度而靠伦理纲常[1],便在这土楼中找到最好印证。“天圆地方”和“宙合”是古人推崇的宇宙、社会与人生之“道”。“宙合方圆”正是“东方古城堡”式的土楼突破就建筑言建筑的樊篱,在当时宏大复杂的时空背景下的一个“意义生成”。
2.教育观念———耕读传家,崇文重教
二宜楼装饰的重点所在———雕梁彩绘之精巧华丽令人叹为观止,尤其祖厅上的《第一家》和《九世同居》两幅彩绘,至今光彩夺目,可为精品之作。楼内共存有壁画593平方米、226幅,彩绘99平方米、228幅,木雕349件,楹联163幅。内容有山水、花鸟、人物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泥土之芳香,堪称民间艺术珍品。
楼内众多壁画楹联,生动反映了土楼人的其乐融融的生活景象和向往和追求。其中有一批充分反映出楼主崇文重教的思想:“一篇花景雪垂地,半夜书声月在天”;“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有书诗气生子必贤,好山水游其人多寿”。楼内10单元三层门楣上绘制一幅西方半裸女像,在3、6、10单元的墙上、天花板上贴满了1931年的美国《纽约时报》和1932年的美国《纽约晚报》,从这些可以看出土楼人很早就走出国门,飘洋过海谋生求学,把外来的东西和信息引进楼内,说明土楼是既封闭又开放的。
土楼设有族田、尝产、义学,根据辈分高低、血缘远近、年纪大小,每位族人各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大家循规蹈矩、兢兢业业,为家族的荣誉和利益而努力奋斗。无论是土楼自设私塾教育子弟,还是利用楹联对子弟进行潜移默化的诗礼和忠孝教育,都体现了土楼人家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教育观念。
三、告别夕阳,崩塌围城情怀
土楼,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发展的特定阶段,寻求对大自然的自由并努力与之和谐相处的范例;也是在社会矛盾尖锐的历史背景下,寻求对社会的自由并力争获得宁静生活的结果。它们展示了历史永恒的主题:人类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客家围屋、客家土楼———围城式的建筑,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生动写照。在与自然、与社会的矛盾斗争中,中国人为了“自由”,“毫不犹豫”选择了把自己围起来。虽然获得了“和平”和“满足”,殊不知这恰恰失去了最基本的“自由”,思想走不出“土楼”。
林语堂先生在谈及中国人爱好和平和容易满足的精神的时说:盖他所生长的环境绝然不同,具有二千年的磕头历史,他生长于磕头、闲逸、文雅的环境,而非生长于玩足球,套狗颈圈,抹茶巾,讲功率制的环境,真不应该东施效颦。他有时把自己看做是一只猪而把西洋人看做一条狗。狗往往喜欢咬弄猪,而猪只能报之为“唔嗯”。此一“唔嗯”,或许即是一表示满足之“唔嗯”。他甚至竟然或者愿意变成一只真正的猪,因为它的生活实在够舒服。所以不致羡慕狗的颈圈,不致羡慕狗的功率制,也不致羡慕狗的狐妖式的胜利。他唯一巴望的是:狗不要来纠缠他,好让他独自个儿自在着。[3]文明发展的进程,便是人与自然、与社会的斗争历史。中国人避免开放式的狗的进攻性,仅仅愿意沉浸在象征意义的“满足”之中。中国人的人文主义———人生真正的目的,存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与和谐的社会关系中。
每一座土楼都呈现出一个“世界”,土楼人大多都禁锢在这个狭小的围城空间。在这个“围城”中,各种建筑构件连同它们与环境的呼应、“对话”,呈现出居住者的生活面貌、生存智慧、生命的艰难及其诗性,但却无法与围城外面广阔的世界“对话”、“交流”,思想保守在那狭隘的空间中。
听楼里老人介绍,民国时期抓壮丁,楼内还有保长带队,看似都是一个姓氏的家族团体,此时已失去“自由”的生活和“和谐”的社会关系。西洋人生活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个人和集团,中国人则重视家庭和天下。中国人的集团生活缺乏,也就缺少集团观念、组织能力、纪律习惯、法治精神,一句话“缺乏为营团体生活所必需的那些品德———公德。”中国人多半被看成自私自利。[4]
因为自然山区和气候因素,过去土楼人完全依靠农业,生活极其艰苦。近年来,政府号召土楼人遍山种茶,销往全国,这种自然优越条件给予了围城里的人物质上暂时满足。在教育方面,土楼人采取淡然的态度,即使不读书还可以回来守着一亩三分茶园,生活安适自由,安然不知如何才能走出那崎岖的山区和固若金汤的土楼,如何走向围城之外的更精彩纷呈的社会。
杜威说,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其核心是人,而人的核心又是人心,要认识宇宙的生命,便要认识人心,如何让看到人心,那便是教育。教育是看人心的重要路口,是人类个体生命和社会生命的贯穿,教育把人引向了社会。因此,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教育是通人心,通生命,通社会,把握了教育,便是把握了人生和社会。[5]
唯有教育,才能使人真正走出土楼,才能使人真正走向社会,才能使人真正走向现代化。在中国,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时期,便是从土楼人走向现代化的时期,便是土楼人崩塌围城情怀的时期。
参考文献:
[1][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7-129,275.
[2]谢重光.土楼之根与土楼文化的精髓[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06).
[3]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
[4]马东玉.梁漱溟传[M].东方出版社,20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