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论文-黄耀坤

工业通风论文-黄耀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工业通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工业厂房,通风管道,有害气体,空气质量

工业通风论文文献综述

黄耀坤[1](2019)在《工业厂房通风管道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厂房种类丰富,结构相对复杂,工艺特点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各个类型的车间也产生了不同的通风系统。在工业通风系统中通风管道是主要内容,对其科学设计不仅可以合理分配风量,还可以合理确定通风管道的布置和尺寸。只有全面了解通风管道设计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措施,才能提高通风系统应用水平,最大程度节省投入成本。(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21期)

易灿南,胡鸿,刘美英,张一夫,皮子坤[2](2019)在《基于CDIO的安全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工业通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培养符合新工科人才能力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才培养要求的安全工程人才,根据CDIO理念以及工业通风课程特征,论文提出以通风系统设计过程为导向的工业通风模块式教学模式,形成了6个基本能力训练项目和1个综合能力训练项目为核心的能力培养体系,提出了能力达成的教学方法以及着重能力培养过程评价的课程考核方法。(本文来源于《安全》期刊2019年10期)

王昭俊[3](2019)在《第11届供热、通风与空调国际会议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7月13—15日,第11届供热、通风与空调国际会议(The 11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ISHVAC 2019)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成功召开。ISHVAC最早发起于清华大学,已经成功举办10届,成为由中国发起的暖通空调领域最有影响的国际会议。本次会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协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9年08期)

田唯一[4](2019)在《工业通风管道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工业通风管道设计需考虑的主要因素,从通风系统的划分、通风管道材质及断面形状的选择、通风管道的布置及保温、通风系统的进风口和排风口、通风系统的防火与防爆等方面重点论述了工业通风管道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来源于《炼油与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毕明华,王斌武,李泽芳,苏文博[5](2019)在《应用型本科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分析了应用型本科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应用型本科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改革措施,包括调整完善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训练、完善课程考核机制等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曹青,郭文杰,申建军,付明明,马有营[6](2019)在《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工业通风》课程改革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针对《工业通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优化,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刘敏,李新中,李天阳,吴越超,徐风[7](2019)在《旧工业建筑绿色生态更新中的自然通风设计探讨——以雄安新区某建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旧工业建筑更新改造为办公建筑,在保留原有立面体系和结构前提下,综合考虑采光、通风、降噪、冬季采暖及交通组织等因素,在建筑南侧采用玻璃隔断形成封闭式外廊。不同设计阶段分别采用多区域网络模型法和CFD方法,提出各朝向外窗及玻璃隔断的通风开口面积及位置建议。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过渡季自然通风换气次数超过2次/h,73%以上功能区室内低于28℃,夏季夜间办公区温度低于26℃,夏季日间温室效应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城市住宅》期刊2019年05期)

任兆成,罗英[8](2019)在《GB 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已完成英文版报批稿》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6]248号)的要求,《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英文版翻译(以下简称《规范》英文版)工作列入标准制订、修订计划。《规范》英文版翻译工作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管理处组织,由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中译英工作,于2019年3月最终形成报批稿,已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批。规范中译英,推动中国标准国(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9年05期)

刘雪莉,英培馨,李月芳[9](2019)在《《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效果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课程体系了解程度、授课方式满意度、课程考核成绩叁个方面,通过成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分析《工业通风与防尘》教学改革实施效果。调查结果显示,课程教学改革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课程考核的通过率,消除学生学习的抵触心理。(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14期)

赵福云,刘科君,申广,徐颖[10](2019)在《工业建筑室内多元通风送风口位置对通风效果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理的送风口位置不仅使建筑室内获得良好的通风效果,同时间接地降低空调能耗。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对热压通风和机械送风耦合的多元通风作用下的工业厂房室内空气环境进行了模拟,探讨不同机械送风压力和送风口位置对热源厂房通风效果的影响和空气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送风压力越大不一定能获得良好的通风效果,机械送风口位置对通风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在多数工况下,送风口位置的H_s/H=0.6时,通风效果优于H_s/H=0.3、H_s/H=0.9下的。这可以为建筑室内气流组织设计和送风口位置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工业通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培养符合新工科人才能力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才培养要求的安全工程人才,根据CDIO理念以及工业通风课程特征,论文提出以通风系统设计过程为导向的工业通风模块式教学模式,形成了6个基本能力训练项目和1个综合能力训练项目为核心的能力培养体系,提出了能力达成的教学方法以及着重能力培养过程评价的课程考核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业通风论文参考文献

[1].黄耀坤.工业厂房通风管道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9

[2].易灿南,胡鸿,刘美英,张一夫,皮子坤.基于CDIO的安全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工业通风》为例[J].安全.2019

[3].王昭俊.第11届供热、通风与空调国际会议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J].暖通空调.2019

[4].田唯一.工业通风管道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炼油与化工.2019

[5].毕明华,王斌武,李泽芳,苏文博.应用型本科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

[6].曹青,郭文杰,申建军,付明明,马有营.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工业通风》课程改革探索[J].山东化工.2019

[7].刘敏,李新中,李天阳,吴越超,徐风.旧工业建筑绿色生态更新中的自然通风设计探讨——以雄安新区某建筑为例[J].城市住宅.2019

[8].任兆成,罗英.GB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已完成英文版报批稿[J].暖通空调.2019

[9].刘雪莉,英培馨,李月芳.《工业通风与防尘》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效果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9

[10].赵福云,刘科君,申广,徐颖.工业建筑室内多元通风送风口位置对通风效果的影响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9

标签:;  ;  ;  ;  

工业通风论文-黄耀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