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典型效应及其延伸

典型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典型效应及其延伸

论文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热衷于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中国古典诗词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丰富的意象和耐人寻味的意境。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和意境的翻译研究,很少涉及与意境传递有关的内在认知过程。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特别是典型理论来分析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传递的认知过程,通过分析内在的认知机制与意境的理解和传递的密切关系,旨在找到更好的传递古典诗词意象和意境的方法。典型理论一方面丰富了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欣赏;另一方面证明了典型理论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着很强的阐释力,同时也有助于人们对典型理论这一新兴理论的了解。同时本文运用了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的层面对古典诗词中的主要意境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旨在说明概念整合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认知活动,具有极强的认知解释力。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证明了古典诗词中主要意境的认知机制可以从认知角度并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阐释。为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构建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前言,简单介绍了目的,意义以及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关于典型理论的相关文献做了简要的回顾。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第三章介绍了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典型效应,重点分析了运用典型理论来进一步阐释传递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第四章是意境典型效应的进一步延伸,也就是所谓的非典型性。同时为意境的研究提供认知理据。主要是在典型理论和其它认知方式的启示下对古典诗词的意境进行分析,来揭示意境的典型效应及其认知理据。以及在这认知理据的研究下,古典诗词呈现出陌生化的现象。最后一章是文章的结论。总而言之,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国外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把认知语言学理论引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研究中,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和意境的传递,必然会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Purpose of This Study
  • 1.2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 1.3 Organization of This Study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 Studies on the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 2.1.1 Introduc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 2.1.2 Cognitive Approach to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 2.2 The Studies on the Prototype Theory
  • 2.2.1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Prototype Theory
  • 2.2.2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Prototype Theory
  • Chapter Three Prototypical Effect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Poetry
  • 3.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Image
  • 3.2 Prototypical Effect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 3.3 Cognitive Motivation of the Prototypical Effect
  • 3.3.1 Cognitive Resemblance
  • 3.3.2 Familiarity
  • Chapter Four Extension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Poetry
  • 4.1 Atypical Effect in Semantic Categorization
  • 4.2 Atypical Effect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 4.3 Cognitive Mechanism for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Transferring
  • 4.3.1 Blending Theory
  • 4.3.2 Defamiliariza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Acknowledgements
  • Bibliography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典型理论视角下现代俄语“状态词”词类浅析[J]. 跨语言文化研究 2016(02)
    • [2].20世纪40年代典型理论的泛化考论[J]. 中外文论 2017(01)
    • [3].典型理论与戏曲批评民族化的迷失[J]. 戏曲艺术 2009(01)
    • [4].典型理论与翻译[J]. 云梦学刊 2008(S1)
    • [5].韩剧《太阳的后裔》“典型”理论研究——基于受众心理理论视角[J]. 戏剧之家 2016(15)
    • [6].典型理论、文化模式与词义扩展[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02)
    • [7].论典型理论对文学中原型的解释力[J]. 外国语文 2015(06)
    • [8].略论萧殷的典型理论思想[J]. 武陵学刊 2012(05)
    • [9].典型理论在网上新闻英语词汇研究中的应用[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 [10].典型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S2)
    • [11].马恩“典型”理论研究——以列宾的油画创作为例[J]. 艺术评鉴 2018(24)
    • [12].典型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5)
    • [13].基于中西绘画比较视域下审美意境构成的差异性观照[J]. 美术界 2018(07)
    • [14].典型理论与20世纪戏曲批评“失语症”[J]. 文艺理论研究 2008(05)
    • [15].典型理论与周扬戏曲观的政治化[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16].试用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7].英语被动句的类典型研究[J].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09(01)
    • [18].西方美学中典型理论的审美嬗变[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03)
    • [19].关于法学本科教育定位的典型理论评述[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标签:;  ;  ;  ;  ;  

    典型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典型效应及其延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