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关键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路径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这需要有大批产业工人通过潜心努力不断提升工艺水平,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进步,提升“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和竞争力,这正是当下强调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分别承担着职前和职中的人才培养重任。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技术创新等紧密相连,要培育“工匠精神”,就要从职业教育抓起。当然,高职院校不可能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就能培养出大国工匠,但至少应该搭好一定的平台,依靠有效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达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创新观念和职业素养,担负起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让“工匠精神”真正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习惯。

1.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1.1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的工艺要求越来越精细。但快速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很多产业只注重规模速度而不注重质量效率,导致很多产品的质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很多购买者将购买目光转向国外市场。新时期,我国正进入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供给产品的质量,从而满足市场需求。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每一个生产者的共同努力,通过对产品数量的追求转变为对产品质量的追求,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得到体上的升级,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工匠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精神,通过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让它渗透到每一个工作者的思想中,从而实现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必须要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挖掘工匠精神内涵,通过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从而使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

1.2促进了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当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也随之改变,以“学历为本”逐渐转变为以“素质为本”,对大学生的评价逐渐从单一走向综合。高职院校毕业生大部分从事一线的生产工作,如果他们将工作认为是一项简单的机械重复劳动,就会对工作没有热情,在工作中也不会出现创造力,这样也很难使大学生有自我实现的机会。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就业不仅仅是生谋生手段,也是自我实现的途径。高职院校要积极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通过工匠精神的培育,让学生认识到工作是一项创造性过程,是需要通过持续的热情、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实现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和完善,从而为企业创造效益,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自我的价值存在于自己双手所能控制的作品中,不依赖于其它外力,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获得真正的满足感。大学生只有在工作中得到自我实现,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自我认可,从而促进自我的不断发展。

1.3契合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心传身授、强力而行,是对职业人的一个比较全面综合的评价,也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具体需求。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满意度较低,对大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很不满意。究其原因是很多大学生将就业目的定位在挣钱上,他们认为在工作中只要不犯错误,不出次品就可以。因此,很多毕业生缺乏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工作方法简单,过分强调自我意识,不愿意承担责任,没有创新精神和学习意识,一味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困境。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员工的共同参加,通过齐心协力共同实现企业的辉煌,而高素质员工也是每个企业所渴求的人才。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人才的教育契合了企业的用人需求,高校是素质人才的供应者,应该积极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提高以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2.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方法分析

2.1加强“工匠精神”的价值认同,重新审视人才培养体系国家和当地政府需要从市场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出发,积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引导高职院校重视“工匠精神”培养工作。首先政府要努力创造人人都可出彩的机会和条件,强化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与价值引导,使职业教育不再作为次等选择,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让“匠人”更加自信地施展才华。其次,高职院校还需要积极优化办学环境,提高市场需求与高职院校专业布局的契合度,强化人才培养方案与“工匠精神”培养目标的关联度,大力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改革,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学生管理、科技服务、社团活动等各个环节,构建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的人才管理系统,培养与产业转

型升级相适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工匠精神”培育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工匠精神”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实现全社会达成共识,基于这样的目标,不仅需要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对工匠精神进行宣传,同时也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作为熏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园文化建设本必须能够体现“工匠精神”,要与人才培养体系相互配套,共同构成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首先,以景观彰显校园文化,让校园有灵魂。景观的本质是观景,观其景,品其文,悟其蕴,明其道。景观设计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作品,不能仅仅局限在自然景观,在动态变化中,让学生知道,他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其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最终将“工匠精神”积淀为学生的人文底蕴。

结论:其实,弘扬“工匠精神”本身就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如敬业就是对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与“工匠精神”蕴含的职业理念和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张旭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战略诉求与创新转换兼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推进策略[J].2016.

[2]王晓漪.“工匠精神”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

[J].职坛,2016(11):14-17.

[3]李梦卿,任寰.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诉求、价值与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6(11):66-71.

标签:;  ;  ;  

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