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对AGS细胞蛋白激酶C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对AGS细胞蛋白激酶C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世界上约有5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并已经证实其为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流行病学也显示幽门螺杆菌是感染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并且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归为Ⅰ类致癌因子。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一类由多种同工酶组成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在细胞生长和分化、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PKC及其亚型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PKC在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发生中起作用。本课题是进一步研究具体是哪种PKC同工酶在H. pylori感染引起胃癌发生中起作用。目前尚未见同类研究报道。方法:将幽门螺杆菌和人胃上皮腺癌细胞系AGS细胞共培养,(细菌:细胞=200:1)在幽门螺杆菌攻击AGS细胞后的0h、0.5h、1h.、4h、6h、12h、24h时间点分别提取AGS细胞的总RNA,同时提取相对应时间点平行培养的未受幽门螺杆菌攻击的AGS细胞的总RNA作为对照组,以beta-actin为内参,利用RT-Q-PCR技术研究这些样品的PKC同工酶的mRNA变化情况。结果:1.PKCε、PKCγ、PKCι、PKCζmRNA水平在对照组呈现恒定的低水平表达趋势,H.pylori攻击的样品,这些基因mRNA水平呈现明显的持续增高趋势,PKCε、PKCγ、PKCι、PKCζmRNA水平24h时间点比0h时间点分别增高8.57倍、31.38倍、3.08倍、3.42倍。2.被H.pylori攻击的样品PKCθmRNA水平表现出持续的下降趋势,24h时间点比0h时间点下降8.57倍。对照组PKCθmRNA水平和0h相比,呈现0h~1h下降2.8倍,1h~12h上升1.7倍,12h~24h下降4倍的趋势。总的来看被H.pylori攻击的样品PKCθmRNA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是下降趋势。3.无论是被H.pylori攻击的样品还是对照组,PKCαmRNA水平均表现出持续的上升趋势。被H.pylori攻击的样品的PKCαmRNA水平6h和0h相比上升6.36倍,之后维持高水平状态。对照组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在24h对照组和被H.pylori攻击的样品PKCαmRNA水平基本相同。4.PKCδ,被H.pylori攻击的样品和对照组呈现一致表达趋势。结论:1.PKCε、PKCγ、PKCι、PKCζmRNA水平在普通培养的AGS细胞中是稳定的低水平表达。H.pylori攻击的样品,这些基因mRNA水平呈现明显的持续增高趋势,H.pylori可能通过上调具有肿瘤增殖活性的PKCε、γ、ι、ζ,参与H.pylori引起胃癌的发生过程。2.PKCθmRNA水平在普通培养的AGS细胞中是不稳定表达的,提示本身参与了AGS细胞的增殖凋亡调控,PKCθmRNA水平在被H.pylori攻击的样品和对照相比呈现下调趋势,提示H.pylori感染可能也通过下调具有凋亡活性的PKCθ参与其引起胃癌的发生过程。3.PKCαmRNA水平无论是被H.pylori攻击的样品还是对照组均表现上升趋势,提示PKCα在普通培养的AGS细胞中起增殖调控作用,H.pylori的加入提前了PKCαmRNA水平高水平表达状态,提示H.pylori可能可以促进具有肿瘤增殖活性PKCα提前达到mRNA高水平状态发挥增殖作用。4.PKCδmRNA水平在被H.pylori攻击的样品和对照组呈现一致表达趋势,提示H.pylori攻击可能对PKCδmRNA水平没有太大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部分 幽门螺杆菌对AGS细胞蛋白激酶C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PKC及其亚型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幽门螺杆菌对AGS细胞蛋白激酶C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