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难就业难对医学专业教育的启示

招生难就业难对医学专业教育的启示

一、招生易与就业难对医学专科教育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邹宇琛[1](2020)在《生命的断裂与修复 ——心境障碍患者的疾痛叙事》文中认为心境障碍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着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和有幻觉与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心境障碍不光给患者带来痛苦,更给患者的家庭与社会关系蒙上一层阴影。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搜集了M医院8位心境障碍患者的访谈资料,在人生进程破坏的理论的框架内,聆听患者对于疾痛的叙事,旨在帮助患者重建内心的疾病世界,从而促使患者与疾病达成和解,进而提出社会工作服务的建议。研究发现,心境障碍给患者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了疾病本身带来的苦痛、社会联结的断裂、家庭系统的受损以及人生计划的中止;通过患者的叙事,呈现了患者对于患病原因、现实感悟、疾病具象化的理解、对未来生活的启示以及疾病本质的思考,帮助患者建构其完整的内心世界;同时整合了患者对于治愈关键因素的理解,分为疾病知识的普及、社会网络的支持以及专业力量的赋能。最终研究者对人生进程破坏理论与恢复叙事在心境障碍患者治疗康复中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进一步分析了社会工作者所应站的位置,最后反思了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谷甜甜[2](2019)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水”病盛行,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水危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作为内涝重发区,老旧小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其海绵化改造涉及面更广、难度更大。为此,国家开始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并将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然而,现阶段居民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中的“无意参与”、“无力参与”、“无路参与”、“无序参与”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老旧小区治理水平,甚至引发了较多投诉事件。尽管国内外学者均在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居民参与和参与式治理上有较多研究成果,但鲜见参与式治理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对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定量分析较少,缺乏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评价方法,少有对居民参与治理机理的分析,未见该领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的研究,且缺少引导居民参与治理的对策。因此,本研究将参与式治理引入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过程中,按照“剖析内涵-划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评价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分析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仿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过程”的思路,对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按照以下步骤展开:(1)全面剖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走访等方法,深入探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和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界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分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主体、客体和过程等基本要素,梳理居民参与治理在国内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从赋权、参与、协作、网络和效度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框架,推动参与式治理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2)系统划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识别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居民常采取的参与治理行为并利用PROMETHEE II方法对这些行为的参与水平进行排序。而后,基于教育心理学领域参与框架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概念框架,建立基于层次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法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控制型参与治理模式、告知型参与治理模式、非参与型参与治理模式、态度消极型参与治理模式、配合型参与治理模式、意愿微弱型参与治理模式和完全型参与治理模式等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客观分析居民参与治理情况,丰富参与框架的相关研究。(3)定量评价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整理参与水平评价的指标,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初步指标体系,再根据相关专家访谈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选,确定最终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而后,构建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以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为例,计算五个城市综合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对比,量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判断居民参与治理绩效,创新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估方法。(4)深入探究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心理学领域常见的行为理论进行梳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的研究框架,利用SEM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部分假设。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实践理论等理论构建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框架,利用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探索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显着影响因素。此部分研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形成机理,丰富计划行为理论、社会实践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理论的应用研究。(5)动态仿真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过程。根据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首先探究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之间存在17条演化路径。其次,选择离散选择模型构建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测算模型,利用前述调研数据构建基于SD的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而后,通过AnyLogic仿真软件设计基于MAB-SD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利用调研数据设置模型的初始输入变量,分析该情景下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单因素、两因素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最后,结合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提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的对策。此部分研究有助于揭示居民参与治理的演化规律,推动计算实验技术在居民参与领域的应用,并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提供方向。

张莞[3](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梁雨[4](2018)在《南京浦口区流动人口社区化警务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流动人口为城市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流动人口因其自身特点和管理模式等因素,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一大顽疾。因此,科学合理地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的相关管理机制,成为各大城市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社区警务的改革完善为出发点,研究创新流动人口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通过研究国内外城市流动人口的最新成果,以实际案例为依托,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特点和相关理论,以公安系统采集的最新流动人口数据为支撑,剖析流动人口的概念、内涵和特点,抓住当前中国一、二线城市流动人口相似的人口特征和管理中的共性问题,为深入、精准地挖掘管理问题和难点,选取较为典型的南京市浦口区为例,分析了浦口区流动人口数量大、来源广泛、总体素质偏低、流动性强等特点,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其原因。在探究浦口地区流动人口管理现实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笔者从社区治安改革的角度提出了浦口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优化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体系、创新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规范社区流动人口警务机制、推行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希望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为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提供借鉴。

陈栋[5](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指出“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卢新林[6](2017)在《《刑法修正案(九)》视角下番禺监狱监管体系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承担着改造服刑人员、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的重要职责,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其管理执法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质量和社会的安定。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及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的相继出台,对监狱的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影响和挑战,“3+8”类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难度加大,终身监禁刑罚的执行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势必会导致监狱的危险系数增大,监管形势空前严峻。因此有必要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对番禺监狱监管工作中遇到的挑战进行研究,以期尽快提出应对措施,解决现行监管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文章除引言和结语部分外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相关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首先对番禺监狱监管现状做了简单介绍,分析了《刑法修正案(九)》对番禺监狱监管体系和监管工作执行的影响以及对番禺监狱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部分结合番禺监狱管理工作实际,对番禺监狱管理工作与《刑法修正案(九)》的差距及问题作了详细解读,主要涉及刑罚执行制度、分类管理制度、监管系统以及监管队伍建设这四方面;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香港惩教工作制度的先进管理经验以及对我们监狱管理工作的启示;第五部分主要基于《刑法修正案(九)》出台背景下,从完善监狱机制和监狱管理制度及改革警队体系出发,对番禺监狱监管体系的优化提出相应建议。

林杰[7](2016)在《关系思维中的大学自主办学研究》文中认为大学自主办学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也是一个宏大的研究课题。然而,大学自主办学作为一个概念,其内涵依然需要澄清;作为一种理念,依然遭受着公众的质疑甚至是误解;作为一种价值,依然存在诸多矛盾;作为一种制度,依然需要改进与完善;作为一种实践,依然举步维艰。由此可见,大学自主办学既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并首先表现为理论问题。本研究认为,大学自主办学是指为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大学在推动政府、社会、大学三者彼此衔接与互相协调和促进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自主办学责任、自主办学能力三者正向匹配与耦合共生过程中表现出的动态行为。政府、社会、大学三者之间的彼此衔接与相互协调,也称为大学自主办学外部关系的理想形态,是大学自主办学的外在支撑;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自主办学责任、自主办学能力三者之间的正向匹配与耦合共生,也称为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的理想形态,是大学自主办学的内在依托。大学自主办学是在内外部关系互动过程中实现的,但大学自主办学内外部关系之间的互动,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需以信任为基础。当然,大学自主办学的合理性并不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共识,也不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常识。实际上,大学自主办学的合理性是大学自主办学合法性的基础,没有对大学自主办学合理性系统与深刻的阐明,大学自主办学势必会缺乏公众认同与法理基础。大学自主办学是在大学自身发展逻辑与外部发展诉求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动态行为过程,具有无可辩驳的合理性,但这并不是大学自行其是、为所欲为的理由。所以,无论是分析与研究大学自主办学的本质,还是推动与促进大学自主办学实践的顺利发展,都应以尊重和彰显大学的本质属性为基点,践行大学的本质使命为旨归。通过历史考察和政策分析发现,大学自主办学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史变迁,体现出一些典型的特征。从演变时空的角度来看,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外部关系以内外部关系之间通常处于割裂状态;从演变形态的角度来看,大学自主办学的历史变迁是渐进地推进的;从演变动力的角度来看,大学自主办学的历史变迁是“自上而下”地推进的;从演变目的的角度来看,大学自主办学的历史变迁是在“政治—经济”主导下推进的。总之,在大学自主办学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大学的本质属性与本质使命体现的均不明显。大学自主办学现实困境——“放乱收死”——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是内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推动大学自主办学,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廓清大学自主办学的本质,转变行政化思维方式与实体思维方式,夯实大学自主办学的行动基础,重塑大学自主办学的信任基础。

公丕普[8](2016)在《李瑞清的艺术世界 ——清末民初士人艺术与艺术教育的兴变》文中认为李瑞清是清末民初时期艺术发展中的重要人物,我们之所以做出这一判断基于两个理由。一方面是因为他在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上都取得了极高的个人成就;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李瑞清身上反映出了清末民初之际艺术发展的主要问题,这其中包括艺术观念的转变、艺术教育的兴起、艺术与社会救亡、士人艺术的市场化演变、艺术的现代转型等。李瑞清自己不但是一个典型的士人,他还与陈三立、曾熙、沈曾植、胡思敬等人长期交往,形成了一个极有共性的士人群体,通过对李瑞清的个案研究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士人阶层在清末民初的普遍遭遇。不过目前学术界对于李瑞清的研究多集中于书法和艺术教育领域的单一视角,缺乏综合的研究,这无疑不利于还原李瑞清艺术的真实面目及对其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对于李瑞清艺术世界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艺术、艺术教育与艺术家角色。从艺术学的角度来对李瑞清展开研究首先要从其艺术本体开始,李瑞清的艺术思想以"艺术伦理"与"笔墨自适"为两大基础,他以人品与学识作为艺术品评的基础,以自娱自适的内在追求作为自己的创作观。在艺术实践上,李瑞清遵循着士人艺术的传统,在诗书画印等主要艺术形式上都有所建树,尤其是他提出的"求篆于金,求分于石"、"南北宗"碑学理论与"北宗"碑派书法创作具有引领时代发展的高度。第二,李瑞清所创办的两江图画手工选科是中国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先驱,其开启了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道路,通过对图画手工选科学生及教学活动的研究,不但能够概括出李瑞清的艺术教育思想,同时也能为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诸多启示。第三,纵观李瑞清的一生,他具有多重的社会角色,其中士人角色是最为核心的一种。受传统士人阶层伦理观的影响,李瑞清在变为遗民后经常流露出一种消极的心态,他对自己的艺术家角色时常会感到焦虑,这种心态也影响了其艺术创作和交游活动。李瑞清的艺术交游活动对他艺术思想的形成以及艺术声誉的获得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其交游群体的梳理也有助于还原李瑞清的真实生活。在宏观上构建李瑞清艺术世界的同时,论文还通过对新材料的使用拓展了既有的研究领域,纠正了诸多研究者的不准确论断。在对李瑞清的研究中新材料包括民国时期震亚图书出版局所出版发行的近20种李瑞清的书法碑帖,这些材料能够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解释李瑞清在当时取得极高艺术声誉的原因;通过对南洋劝业会相关文献资料的引入可以拓展关于图画手工选科及李瑞清艺术教育的研究。对于目前研究中未解问题的解答和偏颇结论的纠正也是论文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李瑞清的颤笔书法风格形成于清末时期,并非是其寓居上海后为了招揽生意的刻意做作;目前学术界对于图画手工选科毕业生人数、班级等问题一直没有详实的解释,这是研究中需要考证的问题之一;尽管李瑞清创办了图书手工选科,但是其并未在该科中正式上课,目前学界所认为其在图画手工选科授书法课的说法并不准确。李瑞清生活于清末民初,这是中国艺术形态发生变革的重要时期,清末民初的艺术变革主要体现在士人艺术的边缘化和现代艺术人才教育模式的产生等方面。士人艺术在清末民初的被边缘化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科举制度的取消,另一方面是现代艺术商业的兴起改变了士人艺术原本的自适心态。李瑞清晚年在上海鬻书的经历最能反映这种心态的变化。士人在被边缘化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艺术话语的独占权力,民国时期艺术的话语权力转移到了新兴的艺术专业教师阶层。以学校专业教育为主导的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生成彻底改变了传统艺术教育的存在状态,而李瑞清恰恰是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先驱。李瑞清身上既体现了传统士人艺术的特质以及士人艺术在清末民初的变革,同时也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道路,这足以说明他是一位非常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人物,同时对他的个案研究还可以为研究清末民初艺术形态的转变提供有力的支撑。

刘刚[9](2016)在《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业政策是促进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顶层设计已趋完善,各地具体落实明显滞后且差异较大,其中大学生作为最具创造活力的群体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其对创业政策的响应和行动比其他群体更及时、敏锐,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水平,将极大地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和生存率。本研究以大学生创业政策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开展创业政策对比分析,力图厘清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实现路径,综合运用专家咨询、重点调查、深度访谈等定性分析方法,并结合专题学术交流实践,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建构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概念模型,重点从制度效用、经济效用、社会效用、人力效用、心理效用、离职(休学)效用等6大维度,探索性的建构了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进行实证分析并揭示主要存在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对策与建议即构建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促进机制。本研究旨在中国情境下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进行阶段性总结,发现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亟待提高,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孵化和发展阶段获得的政策效用十分有限。这就要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创业政策必须立足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主动适应新常态、新形势和新要求,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创业立法进程,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明确主体定位分工,严格规范地方创业工作;加大重点领域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创业型社会建设;强化创业条件保障,积极回应创业者的期待;注重创新驱动创业发展,增强创业政策的现实价值;积极融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绿色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通过构建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促进机制,切实提高创业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可持续性。

康玉春[10](2016)在《王彦恒主任医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补肾法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王彦恒老中医在精神科专科医院的中医科从事临床工作逾55年,临床经验丰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精神科学术思想,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研究王老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对于中医精神科学术发展和传承十分必要。学术思想渊源王老学术思想渊源受到传统中医的神志病学说,如心主神明学说、五神脏理论、癫狂痫学说、郁证学说和有关情志病治肝学说等的深远影响,但主要还是受到以下三个学说的影响:第一,是伤寒学派阳明病有关学说;第二,活血化瘀学说;第三,中西医结合思潮和实践。学术思想特点王老主张脑主神明,注重脑神在神志病和各种疾病发病和传变中的作用,强调在神志病治疗中治脑调神,其中最为重视活血、清热、补肾。主张百病治疗康复要治脑调神,怪病、难症治疗不忘脑神,防病调神。王老主张,脑主神明,以通为用。脑神“不通则乱,乱则不通”是脑神病的基本病机,活血通脑是最重要的治则治法。肾脑相通,“精”“神”互用,肾精不足,脑髓失养是脑神病基本病机之二,补肾强脑、安神宁神是治疗脑神病的基本治法之二。热扰脑神,热毒上攻,是脑神病的基本病机之三,清热宁脑乃为脑神病的基本治法之三。王老治疗精神科药物反应和精神科药源性疾病主要采取清热、养阴、解毒和活血之法,主张治未病,讲究治病时机,积极探索辨证使用西药。主要临床经验1.关于精神分裂症(癫病)王彦恒老师认为,精神分裂症属于中医癫病范畴,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病种。但中医癫病的临床范围大于精神分裂症,很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疾患也可以诊为中医的癫病,均可以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参考癫病进行辨证论治。王彦恒老师早年总结癫病的病机规律为:“始发于肝,并发于心,失调于脏,上扰于脑,癫病乃作”。王彦恒老师经验中癫病治疗临床思路,强调掌握以下三点:第一抓住证候特征,第二分析病位,第三确定病性,癫病之病性,为本虚标实,初期为邪实,中期为虚实夹杂,后期以虚为主。邪实即气滞、痰盛、血瘀;正虚即气、血、津液亏虚。脑神、五脏功能下降,应注意整体调理。王老认为中医治疗癫病,要时时不忘“治未病”和“治病求本”,不要仅仅紧盯住症状本身,过分重视中西药物的作用;应时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把握患者的心理、情志、脑神因素,对患者所关注的婚恋、生活、工作问题予以积极的指导和引导,治未病,防止癫病向阴性症状(癫病呆症)发展和药源性疾病的产生。王老主张,癫病康复的关键在于预防复发。2.双相情感障碍(狂郁病) 王彦恒老师认为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虽然表现为两种矛盾情绪状态(狂、郁)的情感精神疾病,却有着内在统一的病机,二者可以相互转换,郁久可以化火,火性炎上则化为狂;狂久则耗伤气血阴阳,导致阴阳不足,气机升发不利而为郁,从狂而转郁,由此而见狂郁兼见或转换,治疗难度较大。抑郁发作的治疗思路必须掌握以下三点:第一,抓住证候特征;第二,确定病位;第三,确定病性。躁狂状态的治疗思路是要对四诊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确定病位、病性及制定相应的治法、用药,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的关键所在。对待双相情感障碍的转相问题,要注意其内在机制,一方面可能是本病病势的自然体现,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与应用的药物有关。应及时调整药物和药量,不可过亦不可不及,临床上要根据正虚邪实的进退情况灵活运用药物。3.抑郁障碍(郁病) 温阳肾开郁是王老从肾论治脑神病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王老主张,传统的郁证和癫病都很难包容我们现在所说的抑郁障碍范畴,肾阳不足,全身气机动力不足,是郁病(抑郁障碍)的重要病机之一。在使用温阳开郁法治疗抑郁障碍时,温阳补肾是关键与核心。温肾扶阳,但不可过于温燥。4.焦虑障碍焦虑症的症状“点多面广”,病因涉及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其病位在脑而涉及五脏六腑,特别是脑、心、肾;病机是各种身心因素引起的脑神不宁、神机不畅。肾阴不足,脑神失养是焦虑症病机病性之本。焦虑的临床复杂病机类型包括脏腑未损,神机紊乱;寒热并见,虚实夹杂;上热下寒,症状繁杂等。王老治疗焦虑症,首重调养脑神,滋阴、清热、理气并举,安心神、镇肝魂以重镇祛为常法;辨别标本,补泻兼施;慎用温补,见寒慎用祛寒,不忘散郁;清上温下,不忘调理脾胃。若已长期使用西药,要注意解毒,更重清热养阴。焦虑患者要怡情养性,加强户外运动,饮食宜清淡。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就是要发挥两个医学体系的不同价值观、不同诊治方法的优势,取“西药起效快,中医治根本”的双重优势,以病人为本,尽快取得疗效,缩短病程,减少病痛和残留症状,加快康复。5.中医防治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 王老主张中医防治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要注意发挥自身优势。王老对精神药物导致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患的总体认识是:“药物毒邪,始发于胃,并发于脾,侵及脏腑;病势多途,筋骨受损,伤正毁形,诸病皆生。”治疗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如迟发性运动障碍、药源性闭经,要特别注意,清热,养阴,活血,解毒是常用方法。在精神科防治药毒关键是抓住“治未病”的时机。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对王彦恒老师用药经验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将筛选出的1903个处方转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的“方剂分析”模块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频次统计、组方规律、新方分析。通过软件统计,总结出王彦恒老师治疗脑神病的主要药物和主要组合规律。分析显示王彦恒老师治疗脑神病常用治法,包括活血、清热(阳明热)、镇肝、补肾、养阴、通便、解毒、行气、化痰等。依据关联规则网络展示图所展示的支持度40%的核心组合是由川芎、丹参、菊花、石膏、珍珠母、山萸肉、何首乌、炒枣仁这七味药组成。这个核心组合可以看作是王彦恒老师治疗各种脑神病的核心方剂。该数据分析研究还深层次揭示了王彦恒老师脑神病治疗的一些具体用药规律。健脾补肾法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研究本研究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西医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示对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联合阿立哌唑或氨磺必利,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抗抑郁剂、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行为治疗以及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均能使患者获益。对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进行了全面综述,提示其主要病因病机是脾肾两虚(脾肾阳虚)。对脾藏意主思的神经心理学内涵进行了初步探讨,脾藏意主思,对人体信息的接受、识别、短期记忆、初步加工处理,提取、初步储藏关系密切,即对初步形成思维、短时记忆相关,而相应的肾主封藏的功能与信息的深度处理、长期记忆有关,由此可以假设脾意与肾志精神活动的认知与情感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并体现在认知与情感活动的不同环节。如果出现脾虚,脾藏意主思的功能下降,相应的记忆学习功能就会出现认知障碍和负性情绪障碍。脾藏意主思的这些认知、情感内涵与脾脏的功能性质高度一致,并与肾藏志主恐的内涵相区别。脾虚脾意不足容易出现相应认知情感功能失常。对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中医范畴和中医病名进行了思考,建议将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称为“癫病呆证(或癫呆症、癫呆病)”探讨了健脾(意)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中医理论基础,在老师补肾法治疗阴性症状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健脾(意)补肾(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癫病呆证),是对老师经验和学术观点的发展与创新。由于健脾与补肾作用对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环节不同,二者的作用存在叠加和加强,推测健脾补肾治疗阴性症状的疗效会优于单纯补肾法。对健脾补肾法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进行了临床观察:目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是精神科疾病主要致残因素,尚无可靠治疗方法。根据中医五脏和“五神藏”理论,阴性症状应与“脾”和“肾”有关。因此本研究试用健脾补肾法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探讨本病的中医治疗规律。方法:选取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中医虚证标准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利培酮的同时服用健脾补肾汤剂。对照组服用利培酮的同时服用补肾汤剂。疗程为12周。利培酮用量为2-4mg。分别于基线(入组第一天)、第4、8和12周末进行量表评定,精神症状评定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全部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阳性症状量表总分、阴性症状量表总分、7个阴性症状量表分分别进行了重复测量数据多因素方差分析(MANOVA)。结果:对阳性症状量表分,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但是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对阴性症状量表分,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且12周末时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对各阴性症状量表亚量表分,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且12周末时治疗组对情感退缩、交谈缺乏自发性和流畅性、刻板思维等亚量表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尤其是治疗组在4、8、12周末时对情感交流障碍亚量表分改善优于对照组。讨论:健脾补肾法比单纯补肾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改善作用更加全面。健脾补肾法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癫病呆症)值得深入研究。

二、招生易与就业难对医学专科教育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招生易与就业难对医学专科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生命的断裂与修复 ——心境障碍患者的疾痛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伦理
    (四)概念界定
        1.心境障碍患者
        2.人生进程的破坏
        3.疾痛与疾痛叙事
二、文献综述
    (一)心境障碍的研究
        1.心境障碍的病因
        2.心境障碍的治疗
    (二)人生进程破坏理论的研究
        1.人生进程破坏理论发展脉络
        2.人生进程破坏理论在慢性病中的研究
    (三)疾痛叙事的研究
        1.疾痛叙事理论的研究
        2.疾痛叙事在实务中的探索
    (四)小结
三、研究方法
    (一)质性研究方法
    (二)收集资料的方法
    (三)分析资料的方法
四、中断的人生进程
    (一)疾病本身的后果
        1.失序的睡眠节律
        2.难忍的躯体症状
        3.缺失的自我认同
        4.反复的死亡选择
    (二)社会联结的断裂
        1.主动脱离社会网络
        2.被动退出社会交往
    (三)家庭系统的受损
        1.家庭经济的压力
        2.家庭关系的破损
    (四)人生计划的搁置
        1.学业、职业难以为继
        2.重要事件被迫中止
    (五)小结
五、重构的经验与生活
    (一)患病原因的复盘
        1.个人特质的促使
        2.应激事件的引发
        3.家庭环境的养成
    (二)接纳现实的感悟
        1.灵性必修的功课
        2.生命宝贵的经验
        3.疾病正常化的自我调适
        4.有选择性的坦诚
    (三)疾病具象化的理解
    (四)未来生活的启示
        1.生命旅途的重新启程
        2.人生观念的崭新理解
    (五)疾病本质的思考
    (六)小结
六、治愈的关键因素
    (一)疾病知识的普及
    (二)社会网络的支持
        1.来自家庭的包容
        2.来自社会的接纳
    (三)专业力量的赋能
        1.医疗资源的扩容
        2.治疗方式的多元
    (四)小结
七、讨论与反思
    (一)讨论
        1.人生进程破坏理论在心境障碍领域的适用性
        2.叙事是解读患者的方法论而非既定结果
        3.社会工作者的位置
    (二)反思
        1.研究局限
        2.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访谈提纲

(2)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水”病盛行
        1.1.2 国家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
        1.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的问题
        1.1.4 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
        1.1.5 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代表性较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内涵剖析
    2.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
        2.1.1 老旧小区的概念
        2.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概念
        2.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规划
        2.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常见技术
    2.2 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
        2.2.1 居民参与的概念
        2.2.2 参与式治理的概念
        2.2.3 居民参与治理的概念
        2.2.4 居民参与治理的方式
    2.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
        2.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
        2.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基本要素
        2.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实践
        2.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
    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
        3.1.1 行为参与相关研究
        3.1.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
        3.1.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资料搜集
        3.1.4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结果
    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
        3.2.1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方法
        3.2.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相关度量数据收集
        3.2.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结果
    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模型构建
        3.3.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研究框架
        3.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指标梳理
        3.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设计
        3.3.4 基于聚类分析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
    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实证分析
        3.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收集
        3.4.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分析
        3.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分析
        3.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定量评价
    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涵
        4.1.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评价
        4.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作用
        4.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容
        4.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过程
    4.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
        4.2.2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优化
        4.2.3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最终评价指标体系
    4.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4.3.1 评价常用方法的比较
        4.3.2 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的提出
        4.3.3 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评价模型
    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实证分析
        4.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数据收集
        4.4.2 基于ANP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3 基于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排序
        4.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
    5.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模型构建
        5.1.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研究理论框架
        5.1.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研究假设
        5.1.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问卷设计
        5.1.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方法
    5.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实证分析
        5.2.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5.2.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5.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的验证
        5.2.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检验结果分析
    5.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3.1 参与模式影响因素梳理
        5.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5.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5.3.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调研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5.4.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5.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假设验证
        5.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
    6.1 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
        6.1.1 基于MAB-SD的计算实验
        6.1.2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要素分析
        6.1.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思路
    6.2 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
        6.2.1 居民参与治理网络假设
        6.2.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策略分析
        6.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决策路径模型
    6.3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
        6.3.1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系统分析
        6.3.2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构建
    6.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实证分析
        6.4.1 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
        6.4.2 动态仿真相关输入变量调查与设置
        6.4.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结果与分析
        6.4.4 居民参与治理敏感性因素分析
    6.5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6.5.1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社区场域
        6.5.2 营造参与氛围,培育居民惯习
        6.5.3 健全参与制度,增加社会资本
        6.5.4 树立居民信心,强化心理资本
        6.5.5 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认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调查问卷
    附录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度量专家访谈大纲
    附录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调研问卷
    附录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体系专家访谈大纲
    附录5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关系及重要性调研问卷
    附录6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问卷
    附录7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最终调研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学术成果清单

(3)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国外研究进展
        (二) 国内研究进展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一) 羌区四县
        (二) 羌族村寨
        (三) 旅游景区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难点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融合理论
        二、产业链理论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二、自然地理状况
        三、历史文化状况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水平
        二、市场发育程度
        三、灾后重建
        四、资源条件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一、整体评价
        二、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二、企业方面
        三、村委会方面
        四、居民方面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4)南京浦口区流动人口社区化警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流动人口与社区化警务的相关理论
    一、城市流动人口的内涵与特征
        (一) 流动人口的概念
        (二) 城市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
    二、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 流动人口的管理内涵
        (二) 流动人口的管理模式
    三、社区化警务相关理论
        (一) 社区的概念
        (二) 社区管理的定义
        (三) 社区警务的概念与内涵
        (四) 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主体分析
        (五) 社区警务改革与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的关系
第二章 南京市浦口区流动人口的分析
    一、浦口区流动人口现状
        (一) 总数攀升,来源广泛
        (二) 组成失衡,素质偏低
        (三) 点多面散,流动性强
        (四) 作案率保持高位运行
    二、流动人口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
        (一)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数量居高不下
        (二) 流动人口以地域亲缘为纽带结成团伙犯罪突出
        (三) 产生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稳定
        (四) 黑恶势力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第三章 浦口区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经验和问题
    一、浦口区流动人口社区管理的经验
        (一) 积极争取经费保障
        (二) 提升境外人员社区化管理水平
        (三) 提升实有人口分层次管理水平
    二、浦口区人口管理中的问题
        (一) 社区管理体系单一
        (二) 社区管理模式落后
        (三) 社区警务管理的法规制度存在缺陷
第四章 以社区警务改革促进流动人口管理的完善
    一、优化浦口区流动人口管理体系
        (一) 建立多层级跨部门的合作机制
        (二) 发展流动人口多元化管理组织体系
        (三) 强化社区服务和警民沟通
    二、创新流动人口的社区管理模式
        (一) 加强社区多警联动机制
        (二) 推行社区警务自治模式
        (三) 提高警务管控效率
    三、规范社区警务管理机制
        (一) 规范出租屋管理
        (二) 加强流动人口信息登记
        (三) 推行绩效管理完善考评机制
    四、推行社区网格化警务管理
        (一) 明确架构、建强队伍,实现网格体系专业化
        (二) 分层定责、强化统筹,实现网格职能一体化
        (三) 健全机制、落实保障,实现网格运行长效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一、婚姻
        二、丧葬
        三、生育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一、教育维稳
        二、教育支边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刑法修正案(九)》视角下番禺监狱监管体系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一)论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1、监狱和监狱管理体制
        2、狱政管理
        3、分类管理
        4、刑罚执行
    (二)论文相关理论依据
        1、动态分类管理理论
        2、人本主义理论
        3、行刑社会化理论
三、番禺监狱管理现状与《刑法修正案(九)》的新要求
    (一) 番禺监狱监管工作的现状
        1、番禺监狱简介
        2、番禺监狱管理系统与监狱监管队伍的建设现状
    (二)《刑法修正案(九)》对番禺监狱监管体系建设的影响
        1、《刑法修正案(九)》对番禺监狱刑罚执行制度产生的影响
        2、《刑法修正案(九)》对番禺监狱分类制度的影响
        3、《刑法修正案(九)》对番禺监狱监管队伍建设的影响
        4、《刑法修正案(九)》对番禺监狱监管系统建设的影响
四、番禺监狱监管工作与《刑法修正案(九)》要求间的差距及问题分析
    (一)番禺监狱监管工作与《刑法修正案(九)》要求间存在着较突出的差距
        1、刑罚执行制度存在的问题
        2、分类制度缺失
        3、监管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4、监管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番禺监狱监管工作与《刑法修正案(九)》要求间存在差距的原因分析
        1、刑罚执行制度方面原因分析
        2、分类制度缺失原因分析
        3、监管队伍建设不适应的问题分析
        4、监狱管理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五、香港监狱监管工作制度的经验与借鉴
    (一)香港惩教工作制度的主要措施及监管特点
        1、香港惩教工作制度的主要措施
        2、香港惩教工作制度的监管特点
    (二)香港惩教工作制度对我们的启示
        1、服刑人员分类及处遇
        2、监狱标准化建设
        3、警察培训
        4、社会支持
六、番禺监狱监管工作达标《刑法修正案(九)》的优化对策
    (一)改革与完善刑罚执行制度
        1、修订计分考核奖罚服刑人员规定
        2、落实服刑人员考核监督机制
        3、研究制定监狱与社区矫正工作衔接配合的办法
        4、加快刑罚执行信息化建设
    (二)改革与完善狱政管理制度
        1、以动态流转管理模式促进服刑人员分押分管工作
        2、深化社会政策扶持,探索构建重刑犯社保权益保障机制
        3、加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
        4、健全完善外防工作机制
    (三)改造与完善教育改造制度
        1、更新教育改造理念
        2、不断丰富教育改造方法
        3、创新教育改造内容
    (四)创新监狱工作,大力加强管理机制建设
        1、建设现代的组织运行机制
        2、科学推进监狱分级分类管理
    (五)改革狱警管理制度体系,打造过硬监管队伍
        1、完善番禺监狱监管人员分类管理制度
        2、强化职业保障,打造执法“安心工程”
        3、强化执法认同,建立事业自信支撑
七、总结研究成果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7)关系思维中的大学自主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对高等教育政策的关注与反思
        1.1.2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
        1.1.3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在紧张”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大学自主办学内涵的研究
        1.2.2 关于大学自主办学动因的研究
        1.2.3 关于大学自主办学影响因素的研究
        1.2.4 关于大学自主办学存在问题的研究
        1.2.5 关于大学自主办学推进策略的研究
        1.2.6 文献述评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大学自主办学研究的“问题域”
        1.3.2 深化大学自主办学本质的理论认识
        1.3.3 化解大学自主办学“放乱收死”之困
        1.3.4 开拓大学自主办学问题研究的新视野
    1.4 研究方法
        1.4.1 方法论选择
        1.4.2 具体研究方法
    1.5 理论基础
        1.5.1 增强权能理论
        1.5.2 权责对称
        1.5.3 治理理论
        1.5.4 理论选择的适切性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2 大学自主办学的本质解读
    2.1 大学自主办学的基本内涵
    2.2 大学自主办学的构成要素
        2.2.1 办学自主权
        2.2.2 自主办学能力
        2.2.3 自主办学责任
    2.3 大学自主办学的基本特征
        2.3.1 相对性
        2.3.2 文化性
        2.3.3 历史性
        2.3.4 复杂性
3 大学自主办学的基点与合理性
    3.1 大学自主办学的基点
        3.1.1 大学的本质属性
        3.1.2 大学的附属属性
        3.1.3 大学本质属性与附属属性之间的关系
        3.1.4 大学自主办学的身份确认
    3.2 大学自主办学的合理性
        3.2.1 大学组织特殊性的本质要求
        3.2.2 大学基本职能发挥的内在基础
        3.2.3 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必要前提
        3.2.4 大学基业常青的根源
        3.2.5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动力
        3.2.6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势所趋
4 大学自主办学的双重关系
    4.1 大学自主办学的外部关系
        4.1.1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政府
        4.1.2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社会
        4.1.3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大学
        4.1.4 大学、政府、社会的衔接与协调
    4.2 大学自主办学的内部关系
        4.2.1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办学自主权
        4.2.2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自主办学能力
        4.2.3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自主办学责任
        4.2.4 办学自主权、自主办学责任、自主办学能力的匹配与耦合
    4.3 大学自主办学内外部关系的互动
        4.3.1 大学自主办学内外部关系互动的价值
        4.3.2 大学自主办学内外部关系互动的基础
5 大学自主办学的历史变迁:政策变革的视角
    5.1 大学自主办学外部关系的历史变迁
        5.1.1 中央与地方:经过集权与分权多次反复后走向“央地结合”
        5.1.2 大学与政府:大学从完全处于政府控制之中到逐渐获得办学自主权
        5.1.3 大学与社会:大学从完全封闭状态到逐渐社会化
    5.2 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的历史变迁
        5.2.1 1949—1978 年:政策安排未关注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
        5.2.2 1978—1992 年:政策安排开始关注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
        5.2.3 1992—1998 年:政策安排逐渐重视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
        5.2.4 1998—2014 年:政策安排开始反思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
        5.2.5 2014年至今:政策安排全面关注与调整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
    5.3 大学自主办学历史变迁的基本特征
        5.3.1 割裂性
        5.3.2 渐进性
        5.3.3 “自上而下”性
        5.3.4 “政治—经济”主导性
6 大学自主办学的现实困境与理性抉择
    6.1 大学自主办学的现实困境
        6.1.1 大学自主办学“放乱收死”的界说
        6.1.2 大学自主办学“放乱收死”的危害
        6.1.3 大学自主办学“放乱收死”的原因
    6.2 大学自主办学的理性抉择
        6.2.1 廓清大学自主办学的本质
        6.2.2 转变行政化与实体思维方式
        6.2.3 夯实大学自主办学的行动基础
        6.2.4 重塑大学自主办学的信任基础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学自主办学研究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李瑞清的艺术世界 ——清末民初士人艺术与艺术教育的兴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与关键概念的界定
    三、本论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创新
第一章 历史形象与真实生活的分合:李瑞清艺术世界的构成
    第一节 李瑞清历史形象的生成与演变
        一、《清史稿》本传中的历史形象
        二、书法史着作中的李瑞清形象
        三、艺术教育史中的李瑞清形象
    第二节 时代变化与李瑞清的自我追求
        一、晚清师夷长技时期的举子生活
        二、清末朝代变革时期的官宦生活
        三、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遗老生活
    第三节 史论与生平的错位及研究视角的确定:艺术、艺术教育与艺术家角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艺术伦理"与"笔墨自适"的二维特征:李瑞清的艺术思想与风格
    第一节 李瑞清在家学与书院教育中的艺术学习
        一、李瑞清伦理与艺术观念的来源:从家学到书院
        二、李瑞清的艺术训练与师承:科举体制中的艺术
    第二节 由"艺术伦理"与"笔墨自适"所构成的艺术思想
        一、艺术伦理:以人品与学识为基础的艺术品评观
        二、笔墨自适:李瑞清的艺术自娱精神与群体认同
    第三节 李瑞清的艺术风格与历史影响
        一、李瑞清的金石书法风格与影响
        二、李瑞清的"碑学"理论与成就
        三、李瑞清艺术作品的出版与传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先驱:李瑞清的艺术教育
    第一节 李瑞清与两江师范学堂的艺术教育
        一、清末艺术教育的兴起与李瑞清创建图画手工选科
        二、对图画手工选科研究分歧和未解问题的考证
        三、对李瑞清是否在画手工选科授书画课的考证
        四、"清学部复试"与"南洋劝业会":图画手工选科教育成果的检阅
    第二节 李瑞清的艺术教育思想
        一、注重艺术教育的现实功用
        二、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法
        三、跨门类的综合艺术教育观
        四、伦理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
    第三节 李瑞清艺术教育活动的传承与启示
        一、以李瑞清为源头的艺术教育发展脉络
        二、李瑞清艺术教育活动的当代启示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活世界向艺术世界分化的中介:李瑞清的艺术家角色
    第一节 李瑞清多重社会身份的建构与转换
        一、李瑞清遗臣角色对艺术活动的影响
        二、李瑞清对艺术家角色建构的自白书:《鬻书引》
        三、李瑞清对职业艺术家身份的焦虑
    第二节 李瑞清的交游群体与艺术活动
        一、地缘与伦理思想的建构:湖湘文化的熏陶与求学交游
        二、职业与艺术风格的探索:南京时期的交游与艺术活动
        三、文化与个人记忆的复写:避乱沪上的雅集与鬻艺生活
    第三节 清代遗民对故国故人的一次集体哀悼:李瑞清的葬礼
        一、李瑞清的去世与谥号
        二、李瑞清的挽诗与挽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初中国艺术形态的嬗变:李瑞清和他的时代
    第一节 清末民初士人艺术传统的转变
        一、科举废止后士人艺术精神的边缘化
        二、士人艺术商业化后自适心态的异化
        三、李瑞清与吴昌硕的艺术精神比较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主导的民国艺术人才生产模式
        一、民国时期艺术话语权利的变更
        二、现代艺术人才教育方式的形成
        三、李瑞清与蔡元培的艺术教育比较
    本章小结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9)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国情境
        2.1.2 创业
        2.1.3 政策效用
        2.1.4 制度效用
        2.1.5 经济效用
        2.1.6 社会效用
        2.1.7 人力效用
        2.1.8 心理效用
        2.1.9 离职(休学)效用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研究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创业理论
        2.3.2 创业政策理论
        2.3.3 系统理论
        2.3.4 结构功能理论
        2.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6 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理论架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定性分析与概念模型构建
    3.1 大学生创业政策分析
        3.1.1 主要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政策分析
        3.1.2 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分析
    3.2 专家咨询、重点调查和深度访谈
        3.2.1 专家咨询
        3.2.2 重点调查
        3.2.3 深度访谈
    3.3 概念模型构建
        3.3.1 大学生创业政策维度结构
        3.3.2 大学生创业政策要素关系
        3.3.3 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评价概念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问卷调查设计与样本统计分析
    4.1 问卷调查
        4.1.1 调查对象、主题与项目特征
        4.1.2 问卷结构与内容
        4.1.3 具体实施
        4.1.4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4.2 样本统计分析数据来源
    4.3 调查对象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4.3.1 基本信息分析
        4.3.2 不同职业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群体态度和倾向
        4.3.3 有创业经历(创业中)大学生基本特征分析
        4.3.4 无创业经历大学生基本特征分析
        4.3.5 样本统计分析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评价实证分析
    5.1 方法基础
        5.1.1 AHP方法基础
        5.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5.1.3 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2 模型估计
        5.2.1 AHP计算权重实现模板
        5.2.2 模糊综合评价实现模板
    5.3 研究讨论
        5.3.1 制度效用维度的讨论
        5.3.2 经济效用维度的讨论
        5.3.3 社会效用维度的讨论
        5.3.4 人力效用维度的讨论
        5.3.5 心理效用维度的讨论
        5.3.6 离职(休学)效用维度的讨论
    5.4 结论:大学生创业政策存在不足与问题
        5.4.1 大学生创业政策权威性不够,制度体系建设滞后
        5.4.2 大学生创业政策主体定位分工不明确,地方创业工作规范缺失
        5.4.3 大学生创业政策重点不突出,存在明显缺失内容
        5.4.4 大学生创业政策条件保障不足,与创业者期待存在较大差距
        5.4.5 大学生创业政策创新力度不够,缺乏价值引导和均衡驱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促进机制
    6.1 加快创业立法进程,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6.1.1 加快国家和地方创业法规建设
        6.1.2 完善创业制度体系建设
    6.2 明确主体定位分工,严格规范地方创业工作
        6.2.1 明确创业主体定位分工
        6.2.2 严格规范地方创业工作
    6.3 加大重点领域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创业型社会建设
        6.3.1 加大重点领域工作力度
        6.3.2 全面推进创业型社会建设
    6.4 强化创业条件保障,积极回应创业者的期待
        6.4.1 强化创业条件保障
        6.4.2 积极回应创业者的期待
    6.5 注重创新驱动创业发展,增强创业政策的现实价值
        6.5.1 注重创新驱动创业发展
        6.5.2 增强创业政策的现实价值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7.1 研究不足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10)王彦恒主任医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补肾法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王彦恒老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总结
    1 前言
        1.1 王彦恒老师学医、从医经历
        1.2 王彦恒老师个人性格、气质与学术精神
        1.3 王彦恒老师学术渊源
    2 王彦恒老师学术思想的核心——立足于临床应用的脑主神明学说
        2.1 王彦恒老师主张脑主神明学说
        2.2 对王彦恒老师脑神论内涵的体会和阐发
        2.3 对王彦恒老师脑神论病机与治疗的体会与阐发
    3 王彦恒老师辨证论治脑神病概览
        3.1 脑神疾病治疗总纲
        3.2 对癫病(精神分裂症)的辨治
        3.3 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辨治
    4 温阳开郁,郁病(抑郁障碍)治疗思路的换位移步
        4.1 传统中医的郁证是一个比较驳杂的概念,倡导使用"郁病"对应于抑郁障碍
        4.2 肾阳不足,全身气机动力不足,是郁病的重要病机之一
        4.3 四逆散对温阳开郁的启发
        4.4 交泰丸对温阳开郁的启发
        4.5 从巴戟天的抗抑郁作用看温阳开郁
        4.6 从抗抑郁西药有伐肾气之弊看温阳开郁
        4.7 温阳开郁法的使用
    5 王彦恒老师对焦虑障碍的认识与临床
        5.1 王彦恒老师对焦虑障碍中医范畴的认识
        5.2 从不同角度看焦虑的临床特点
        5.3 焦虑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5.4 王彦恒老师焦虑症的中医治则治法
        5.5 焦虑证诊治康复的中西医结合思路
    6 王彦恒老师对精神科药源性疾患的认识与实践
        6.1 王彦恒老师视野中的精神科药物反应
        6.2 王彦恒老师对精神科药源性反应病因病机的认识
        6.3 药源性疾患中医论治之一——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辨证论治
        6.4 药源性疾患中医论治之二——药源性闭经的辨证论治
        6.5 在精神科防治药毒关键是抓住“治未病”的时机
    参考文献
中篇:王彦恒老师用药规律统计分析
    1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对王彦恒老师用药经验的初步统计分析
        1.1 资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参考文献
下篇:健脾补肾法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观察
    1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诊疗进展
        1.1 综述进展
        1.2 病因病理研究
        1.3 临床表现研究
        1.4 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1.5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
        1.6 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
        1.7 非药物治疗
        1.8 小结
        参考文献
    2 中医癫病之呆证诊疗进展
        2.1 “癫病”病名沿革
        2.2 病因病机研究
        2.3 证型规律研究
        2.4 方药研究
        2.5 针灸研究
        2.6 鉴别诊断
        2.7 小结
        参考文献
    3 脾藏意主思的神经心理学内涵初探
        3.1 脾藏意主思心理学内涵的中医传统认识
        3.2 近年来对脾虚与情绪相关疾患的研究
        3.3 近年来对脾虚与记忆、学习能力等神经心理功能的影响的研究
        3.4 脾意的神经心理学内涵的几点思考
        3.5 结语
        参考文献
    4 健脾意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
        4.1 从症状学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中医辨证范畴
        4.2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病机与脾意不足关系密切
        4.3 健脾意是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癫病呆症)的重要治法
        4.4 健脾意治疗癫病呆症具体应用的几点考虑
        参考文献
    5 健脾补肾法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观察
        5.1 临床资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鸣谢
个人简历

四、招生易与就业难对医学专科教育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生命的断裂与修复 ——心境障碍患者的疾痛叙事[D]. 邹宇琛.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D]. 谷甜甜. 东南大学, 2019(11)
  • [3]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4]南京浦口区流动人口社区化警务管理研究[D]. 梁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2)
  • [5]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6]《刑法修正案(九)》视角下番禺监狱监管体系的优化研究[D]. 卢新林. 兰州大学, 2017(07)
  • [7]关系思维中的大学自主办学研究[D]. 林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9)
  • [8]李瑞清的艺术世界 ——清末民初士人艺术与艺术教育的兴变[D]. 公丕普. 东南大学, 2016(11)
  • [9]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评价研究[D]. 刘刚. 天津大学, 2016(11)
  • [10]王彦恒主任医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补肾法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观察[D]. 康玉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招生难就业难对医学专业教育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