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古歌传承的田野民族志 ——以黔东南双井村“瑟岗奈”(Seib Gangx Neel)为个案

苗族古歌传承的田野民族志 ——以黔东南双井村“瑟岗奈”(Seib Gangx Neel)为个案

论文摘要

全文由导语、正文四章、结语和参考文献、附录、后记组成。作为论文阐述的补充性说明,文中附有图表112幅,文后附有古歌演述片段、摘选的田野日志、田野访谈,以及本人实地拍摄的苗族古歌演述DVD光碟等。导语部分简要交代了苗族古歌方法论思考、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术语阐释等问题。第一章回顾国内外苗族古歌的相关研究情况,梳理与本项研究直接相关的学术史。基于苗族古歌传统及其文本流存情况的系统阐述,重点对苗族古歌传承人的研究进行评述。第二章主要关注苗族古歌的传承人。通过田野实地调查,与凯里、施秉、台江和剑河等县市的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地方学者和传承人进行田野访谈,对苗族古歌的传承人形成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考察。从田野调查地的选点策略,到受访人的“自我”呈现,本章对古歌的流传环境、文化语境、传唱人群和传承现状等方面进行民族志描述。第三章结合参与性观察,对龙光学、张老岔、潘灵芝和刘昌吉等歌师演述的古歌“瑟岗奈”(Seib Gangx Neel)进行民族志写作。本章运用口头传统研究方法,尝试制作符合民俗学规范的几个“瑟岗奈”文本,同时也关注到创造并提供文本的歌师及其演述特征等层面,力图更加切近地呈现传统中的苗族古歌风貌,并将其传统置于活形态的语境中去加以分析,进而对当下语境中实际发生的古歌演述进行阐释。第四章主要从双井村歌师的现场授徒过程来探析苗族古歌的传承方式及其特征。通过对新寨歌师张老革教唱古歌“瑟岗奈”、水井边苗族歌师龙光杨教唱古歌“瑟岗奈”的过程进行参与性观察,借助苗族民间的传统术语来对古歌传承的特征进行概括和阐述,重点关注龙和先、龙光基、龙光勋和万老秀等歌师的成长经历、习艺过程及其演述实践,阐述了歌师、古歌传承及其文化语境之间的内在关联。结语部分通过反思田野研究,阐述了田野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过程,以及在田野研究中须关注的田野伦理问题,并从“自观”和“他观”的角度对田野民族志写作中如何探寻本真性等问题进行探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导语
  • 一、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 二、选题意义和探研目的
  • 三、研究方法:田野调查和文本分析
  • 四、术语阐释
  • 第一章 苗族古歌的相关研究情况
  • 第一节 苗族古歌搜集和整理情况
  • 一、苗族古歌始兴于20世纪初
  • 二、苗族古歌繁盛于20世纪50至80年代
  • 三、苗族古歌20世纪80年代至今搜集情况
  • 第二节 被记述下来的苗族古歌传承人
  • 小结
  • 第二章 田野研究中的苗族古歌传承人
  • 第一节 走进剑河:在田野中寻访文本背后的传承人
  • 一、地方文化部门工作人员视野中的苗族古歌传承人
  • 二、剑河县文化部门对传承人保护的情况
  • 三、寻访剑河县苗寨的古歌传承人
  • 第二节 转战台江:寻访苗族古歌的传承人及田野访谈
  • 一、台江地方学者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注情况
  • 二、对台江县施洞镇传承人的田野访谈
  • 第三节 回到施秉:对田野选点地古歌传承人的重点寻访和关注
  • 一、施秉县双井村的地理文化环境
  • 二、施秉县双井村的古歌传唱区域和婚姻圈
  • 三、对施秉县杨柳塘镇屯上村歌师的田野访谈
  • 小结
  • 第三章 苗族古歌"瑟岗奈"演述中的传承人
  • 第一节 四次演述事件中歌师和受众的基本情况
  • 一、第一场古歌演述中的传承人档案:以龙光学、张老革等为代表
  • 二、第二场古歌演述中的传承人档案:以龙光祥、龙光林等为代表
  • 三、第三场古歌演述中的传承人档案:以潘灵芝、龙光基等为代表
  • 四、第四场古歌演述中的传承人档案:以刘昌吉、刘远英等为代表
  • 第二节 苗族古歌演述事件的田野观察一览表
  • 一、2009年8月31日第一场古歌演述的田野观察
  • 二、2009年9月1日第二场古歌演述的田野观察
  • 三、2009年9月2日第三场古歌演述的田野观察
  • 四、2010年8月25日第四场古歌演述的田野观察
  • 第三节 从演述中产生的文本"瑟岗奈"来分析古歌的传承境况
  • 一、古歌演唱形式从"一问一答"演变成了"自问自答"
  • 二、古歌演述时发生的几次"换歌师"现象
  • 三、古歌演述中的"男女对唱"演变成了"男女合唱"
  • 四、水井边歌师传唱古歌"瑟岗奈"与新寨歌师比试
  • 小结
  • 第四章 苗族古歌传承人的传习活动素描
  • 第一节 双井村歌师和学徒对古歌的传承情况
  • 一、双井村水井边组(Eb Ment)的古歌传承情况
  • 二、双井村新寨组(Baot Jux)的古歌传承情况
  • 三、双井村老上组(Ned Haot)的古歌传承情况
  • 第二节 新寨与水井边歌师对古歌的传习活动之比照
  • 一、歌师传习活动的缘起不同
  • 二、歌师视学徒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 第三节 借助歌师的视角来探析苗族古歌的传承问题
  • 一、从对歌师演唱内容的访谈经历看歌师传承的记忆模式
  • 二、歌师所总结的本土术语之"歌花"和"歌骨"
  • 三、歌师传习和演述中的"问"与"答"
  • 小结
  • 结语: 民族志写作与田野关系之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黔东苗文转写规则,双井苗语中古歌相关词汇苗汉文对照表
  • 附录2: 2009年8月13日双井村新寨组苗族歌师演述的 “瑟岗奈”文本(共105行)
  • 附录3: 2009年9月1日双井村新寨组苗族歌师演述的 “瑟岗奈”文本(共203行)
  • 附录4: 2009年9月2日双井村河边组苗族歌师演述的 “瑟岗奈”文本(共162行)
  • 附录5: 2010年8月52日双井村新寨组苗族歌师演述的 “瑟岗奈”文本(共160行)
  • 附录6: 2011年2月81日新寨歌师张老革教唱的古歌 “瑟岗奈”文本(共108行)
  • 附录7: 2011年2月20日水井边苗族歌师龙光杨教唱古歌 “瑟岗奈”的文本(共216行)
  • 附录8: 1990-1929年龙林搜集的歌师龙和先唱的古歌 “瑟岗奈”文本(共966行)
  • 附录9: 龙林搜集整理的新寨歌师张老革唱的古歌“瑟岗奈”(共284行)
  • 附录10: 对苗族古歌传承人的田野访谈(节选)
  • 附录11: 苗族古歌传承人小传(节选)
  • 附录12: 田野日志(节选)
  • 附录13: 苗族古歌传唱的DVD光碟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苗族古歌的曲谱探析[J]. 艺术评鉴 2018(13)
    • [2].黔东南台江县苗族古歌文化变迁及原因探析[J]. 北方音乐 2017(08)
    • [3].苗族古歌文化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贵州台江县苗族古歌为例[J]. 艺术评鉴 2019(16)
    • [4].论苗族古歌的悲剧性叙事[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 [5].苗族古歌史料价值探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6].黔东南台江苗族古歌之学校教育传承探究[J]. 民族音乐 2017(02)
    • [7].修改灵魂户口:苗族古歌功能研究——以婚姻礼辞调查报告为例[J].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18(02)
    • [8].滇黔《苗族古歌》艺术特征比较研究[J]. 四川戏剧 2014(05)
    • [9].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苗族古歌·融水卷》汉语英译策略研究[J]. 文化学刊 2020(05)
    • [10].论《苗族古歌》对社会传统道德风尚的影响[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04)
    • [11].苗族古歌传承方式探讨[J]. 黄河之声 2018(10)
    • [12].审美与叙事的交响——试论《苗族古歌》的美学意蕴[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09)
    • [13].《苗族古歌》的美学意蕴[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4].苗族古歌是民族瑰宝[J]. 理论与当代 2014(11)
    • [15].试析《苗族古歌》整理本中的民间信仰表述[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6].论苗族古歌与民俗的依附共生关系——以黔东南州苗族古歌为例[J]. 民族音乐 2012(06)
    • [17].苗族古歌《焚巾曲》的民俗文化解读[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12)
    • [18].族群文化记忆的再现——试谈史诗写本《苗族古歌》中的民俗文化描述[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5(03)
    • [19].苗族古歌文化探析[J]. 芒种 2012(09)
    • [20].神人体系与祭祖信仰——《苗族古歌》的信仰世界解读[J]. 当代文坛 2011(03)
    • [21].文山苗族古歌中的哲学思想分析[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 [22].黔东南雷山县苗族古歌与民俗节日的关系[J]. 民族音乐 2020(04)
    • [23].黔东南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苗族古歌[J]. 地方文化研究 2013(06)
    • [24].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川南苗族古歌[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10)
    • [25].文化空间视野下的苗族古歌[J]. 百色学院学报 2017(03)
    • [26].苗族古歌传承方式浅议[J]. 艺海 2009(01)
    • [27].战争与迁徙(苗族古歌节选)[J]. 杉乡文学 2012(11)
    • [28].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苗族古歌·融水卷》英译的译者主体性发挥[J]. 百色学院学报 2019(06)
    • [29].苗族古歌禁忌初探[J]. 社会科学家 2014(09)
    • [30].苗族古歌的演唱方式[J]. 民族文学研究 2012(02)

    标签:;  ;  ;  ;  ;  ;  ;  ;  ;  

    苗族古歌传承的田野民族志 ——以黔东南双井村“瑟岗奈”(Seib Gangx Neel)为个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