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虎林158417)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2-0250-02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国内外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病理形态改变及中医中药对本病的干预研究的文献资料说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复杂多变,可概括为高血糖所致小血管病缺氧缺血和代谢异常两个方面[1]。除高血糖作为本病发生的始动因素外,血管、代谢、自身免疫障碍、基因表达异常及环境等诸多因素均参与了本病的发生发展,并且这些因素共同用相互影响。中医药在探寻其发病机理及药物的作用机理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总结国内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临床上运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和再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髓鞘功能,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刺五加注射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发病机制持续的高血糖激活了醛糖还原酶介导的多元醇途径,神经内肌醇减少、山梨醇聚集,最终导致蛋白激酶介导的Na+,K+,ATP酶活性下降,神经传导功能障碍[2]。由于糖代谢紊乱导致神经内膜中微血管循环改变,一旦缺血发生,将产生恶性循环,引起原发性轴索变性和继发性脱髓鞘,最终导致神经病变。中医古籍中无相应的病名,但对其临床表现早有论述,如《王旭高医案》中记载: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丹溪心法》中描述:消渴病久可出现“骨节酸疼”。糖尿病远端对称性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筋痹”的范畴。其主要病机是由于消渴日久,阴虚燥热,煎熬津液,血粘成瘀,阻滞筋脉;或阴损及阳,寒凝血滞,气血不能通达四肢,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所致。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分析总结国内医学领域研究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病例,其诊断标准均符合文献[3]的标准及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运动神经病变:有肢体感觉,伴有局限性麻木及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闪痛或刀割样疼痛,肌萎缩无力;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腱反射、膝反射减退或消失。经肌电图检查显示正中神经、腓神经有传导障碍。

2.2治疗方法

在保持常规治疗不变的基础上,给予刺五加注射液60毫升加入生理盐水250毫升静脉滴注,1次/日,1个月为一个疗程。

3结果

3.1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腱、膝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NCV增加>5m/s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腱、膝反射未完全恢复正常,肌电图NCV较治疗前增加<5m/s;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膝、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NCV无变化。

3.2疗治效果

治疗后血糖、胰岛素、血脂下降明显,肢体麻木、疼痛、肌肉萎缩等临床症状明显得到缓解,有效率达83.64%。

4讨论

4.1药理作用

刺五加含有多种皂甙、多糖和黄酮化合物。对中枢神经和白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增强机体抗放射能力,增强免疫功能,能清除氧自由基及提高人体SOD,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组织修复,故可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改善神经髓鞘功能,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4.1.1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及提高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抗自由基及过氧化物对细胞的损伤;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及ATP的合成以及抗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以达到保护细胞的效果;

4.1.2降低血浆内皮素,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抗血栓形成,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组织的供血量、降低组织耗氧量和组织代谢、抗疲劳、抗应激、抗炎,调节代谢和促进再生[4]。高血糖可通过多种机制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起作用,其中蛋白非酶糖化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刺五加具有抑制蛋白非酶糖化的作用。

4.1.3具有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能改善血液供应,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有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恢复。

4.2不良反应

检索了从1999年至2008年近二十年来各种医药学类文献,将所报道的刺五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4.2.1过敏性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重症大疱型多形性红斑样药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患者自觉颈部皮肤搔痒,皮肤红痒渐次蔓延至面部、头皮、肩部、上肢及前胸等。以上过敏性反应均无发热,故排除输液反应,可以考虑是刺五加注射液引起的变态反应,也与部分患者为特异性过敏体质有关,有可能以前口服过刺五加类药物,其机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当本次静脉滴注刺五加时,作为致敏原激活了细胞内的酶,释放出组织胺、慢反应物质等活性物质,引起了强烈的和速发性变态反应所致,即类同于青霉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另一方面,目前中药制剂提取工艺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分子链过大,纯度不高,可能也是导致过敏性休克的一个原因。

4.2.2其他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出现育龄妇女泌乳、过敏性休克伴视盲反应,继续用药至治疗结束,上述反应自行消失;另有报道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反应,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并给面罩吸氧,2分钟后,患者呼吸心跳恢复。总之,刺五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尤其在既往有过敏史的患者更易发生,因此在临床上应多加注意。

4.3刺五加注射液临床应用现状

刺五加注射液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主要成分为总黄酮,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脑的血流量、降低心率、降低组织耗氧量和组织代谢,有抗疲劳、抗应激、抗炎作用,对中枢神经和白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增强机体抗放射能力,增强免疫功能,能清除氧自由基及提高人体SOD,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组织修复。临床上常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亦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症,近年来用于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各类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使刺五加注射液的应用前景更为广泛。参考文献

[1]林甲宜,戴伦,徐结桂.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年第5期第8卷.

[2]南登崑,缪鸿石.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8-99.

[3]钱肇仁,钟学礼.糖尿病神经病变.上海医学,1984,7:426.

[4]程栋,张苏河,李鹏诺,等.刺五加与弥可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4):236.

标签:;  ;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