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张群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妇幼保健院615000

【摘要】目的主要针对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体会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2014年-2015年这一年来收治的儿科疾病患者共计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一组实验组。对实验组中55例儿科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护理的方式,对照组的55例患者则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实验组在实施静脉留置针护理后,病人恢复的效果更好,而且运用静脉留置针方式对于减少并发症和预防各种病发症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证明选用此种护理方式对于治疗疾病有着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于缩短儿童住院时间和帮助儿科患者早日康复出有极大的促进,此种护理方式也符合当代的医疗治疗理念,应当被积极推广。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疾病;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2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334-01

引言

在儿科临床输液过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静脉留置针也称为静脉套管针。由于儿科患儿的年龄较小,而且其血管也比较细,所以在输液过程中普遍对静脉穿刺具有恐惧感,所以在穿刺过程中多不配合,因此很容易造成穿刺无法一次性成功,需要反复几次的穿刺。而使用静脉留置针则具有明显的优点:套管相对比较柔软,而且其留置的时间也比较长,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反复穿刺后导致的儿科患者静脉损伤的问题,还能相应地降低患儿的痛苦程度。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使用此种方式也能有效减轻其工作量,防止产生各种医患矛盾。总之,在儿科临床治疗中,静脉留置针技术已逐渐成为一项十分关键的技能。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2014年-2015年这一年来收治的儿科疾病患者共计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实验组,一组对照组。对实验组中55例儿科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护理的方式,对照组的55例患者则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对照比较。其中患者中年龄均在8个月-10岁。住院时间在1-3周,实验组中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7例;对照组中男性患儿有30例,女性患儿25例;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年龄等各种资料的差异并不明显。

2、方法

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主要是常规护理,当完成体征检测、药物皮试等常规的检查后进行输液。当输完液后,护理人员把针头拔掉。实验组则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采用此种护理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2.1采取正确的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其一,将利于穿刺、弹性较好以及大小合适的血管定位好。然后选择安全性能良好的留置针,儿科一般使用24G,当输血时则使用18G。进行穿刺时,应当严格遵照无菌操作的原则,选好血管备皮后,应当使用0.5%的碘伏对需要穿刺的批复进行消毒,应当消毒三次,然后再用75%的酒精消毒两次,然后将输液管与留置针连接起来。护理人员应当用食指和拇指将留置针的针柄握住,然后缓缓刺入静脉,当看到出血后,再进入2mm。将外套管固定住后将针抽出,然后将软管使用透明贴膜固定住。正确的封管时留置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也能有效地延长置管的时间,同时对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能显著地降低。一般儿科护理过程中,多数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这样不仅简单而且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将套管的留置时间控制在三至四天之内,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几率。

2.2针对并发症的护理。在留置护理期间,应对穿刺点使用75%的酒精加以消毒,时刻关注是否会出现渗出或者红肿的情况,当出现上述情况后,应当拔除然后加以重新穿刺,务必要确保穿刺部位的清洁度。当发生堵管后,应当实施封管处理。一般来说,如果长期在一个部位静滴药物,就会很容易发生静脉炎,遇到此种情况,应当对儿科患者实施局部热敷的处理,如果压膜长时间不透气,就会造成患儿出现压疮的情况。这时,应当在针柄下面垫一些棉絮,减少对皮肤的压力。在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各种并发症或者不适应症状,就应该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检查然后加以处理,减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2.3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应当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家属加强疾病以及药物相关知识的教育,重视对护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的教育。需要对其讲明留置针护理中的各种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切实提升对护理的依从性。当完成护理后,应当做一份问卷调查,记录患儿留置成功率和并发症几率,然后将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加以对比。

二、结果

在这110例患者接受护理之后,普遍病情都有所好转并且心情愉悦,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在实验组经过静脉留置针护理之后,实验组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8例;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34例,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静脉留置针护理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说明此方式对于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分析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穿刺成功率要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儿科疾病中,小儿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小儿厌食症以及反复外感发热是最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其中肺炎是造成儿童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其在临床中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气急等,严重的患儿甚至会出现呼吸极为困难、面色苍白以及嘴唇发紫等诸多症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这是儿科疾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占据儿科门诊的80%左右。造成儿童腹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是一种多病原的疾病,腹泻还是导致儿童出现营养不良以及生长发育受到障碍的关键因素。小儿厌食症则是儿童长期缺乏食欲的一种病症,出现厌食症的儿童一般就是长期不思饮食,适量与同龄儿童相比较明显很少。

儿童出现反复外感发热多是在一年之内频繁出现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

在针对这些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护理中,选择的留置针应当是长度适宜、充盈粗直的。同时提前做好药物准备,实施正确的穿刺方法,在使用套管针进行输液时,护理人员必须有无菌的概念,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执行无菌操作。这些对于身心疾病的护理时非常重要的。无菌操作就是为了帮助病人消除输液中的紧张恐惧感、同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护理意识,帮助其早日康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对儿科护理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式的应用及体会,认识到使用静脉留置针对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减少患儿出现并发症和各种疾病有着极大的意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同时掌握熟练的静脉留置针护理的操作技术,在今后的儿科护理中多加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伊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0(15):667-668.

[2]蒋方芸.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8(16):239-241.

[3]刘海平.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22(19):172-174.

标签:;  ;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