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高中地理(社会)教科书比较研究

中韩高中地理(社会)教科书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课程比较、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的课程比较研究是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工作,教科书比较是课程比较的重要内容。以往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教科书比较大多集中在欧美国家,而针对中韩两国地理(社会)教科书的比较研究还甚少。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韩国顺应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同时,结合本国的实际,在本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中,教科书的研发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通过对中韩两国地理(社会)教科书的比较,以明确双方之长短,达到相互借鉴为目的。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以地理课程理论、教育学理论、教科书编写理论、比较教育等理论为指导,在概述中韩两国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以中韩高中地理(社会)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和知学社)为依据,对两国教科书的结构、内容,地理教科书的表层系统(课文系统、作业系统、图像系统)进行了比较,并得出如下结论与启示。一、结论1、教科书结构上,两版本教科书基本结构相似,韩国教科书在每节都之首都设有引言、栏目丰富;教科书内容上,两国教科书内容都包括多种地理要素,我国教科书内容涵盖的知识层面要比韩国教科书深、内容组织更灵活,韩国教科书内容中设置活动领域较多。2、教科书课文系统上,两国的教科书都设计了教学指导语;都以简练的语言描述地理概念;韩国教科书中教学指导语更生动、具体;韩国教科书每节都设计了“课节总结”、“单元小结”;韩国教科书中辅助材料更接近实际生活。3、通过教科书活动分析,两国教科书“活动”中操作性的内容都偏少、我国教科书活动类型更丰富,“分析型”、“讨论型”活动比例高,韩国教科书“演示型”、“调查型”活动比例高、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活动;通过教科书案例分析,两国教科书人文地理模块的案例比例高,自然地理模块的案例比例低;我国教科书案例数量和频率高,韩国教科书案例少,以通过案例提出问题为主要特色。4、通过教科书图像系统比较得出两国教科书图像数量、密度较高、类型丰富,景观图的比重大,卫星图的比重小;我国教科书的图像面积较大,每个模块图像比例较均匀,注重呈现地理原理和规律,所负载的信息量多、图像组合丰富、具体;韩国教科书注重利用地图承载的地理信息、利用景观图像增加直接的感知,漫画比例较高。二、启示1、对两国而言:两国教科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按照“由远及近”、“从复杂到简单”的顺序安排的,理论上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中韩两国教科书要进一步合理分配图像类型的使用比例,都要适当增加卫星图的比例。2、对我国而言:建议我国教科书在每章(或单元)前面安排本章知识的简介,或知识小结;我国教科书有必要调整“活动”三维目标的比例;我国教科书中适当减少示意图、统计图的比例,适当增加地图与景观图的使用比例。3、对韩国而言:韩国教科书知识容量少,探究、活动性内容较多,应当适当加强知识衔接的系统性;韩国教科书过分依赖《社会课教育课程》内容结构,应该灵活增加其教科书知识容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相关概念及理论
  • 1.6 研究对象
  • 第二章 中韩高中地理(社会)教科书比较的背景
  • 2.1 中国地理课程改革概况
  • 2.2 韩国地理课程改革概况
  • 2.3 中韩高中地理(社会)教科书研发现状
  • 2.4 中韩高中地理(社会)教科书结构和内容的比较
  • 第三章 中韩高中地理(社会)教科书课文系统的比较
  • 3.1 地理课文系统的相关理论
  • 3.2 课文系统的比较
  • 3.3 课文系统异同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 中韩高中地理(社会)教科书作业系统的比较
  • 4.1 地理作业系统的相关理论
  • 4.2 作业系统的比较
  • 4.3 作业系统异同的成因分析
  • 第五章 中韩高中地理(社会)教科书图像系统的比较
  • 5.1 地理图像系统的相关理论
  • 5.2 图像数量、分布和类型的比较
  • 5.3 图像设计的比较
  • 5.4 图像系统异同的成因分析
  • 结论与启示
  • 1 结论
  • 2 启示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数据教学时代的来临:电子教科书的源起、发展与展望[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24)
    • [2].美国物理教科书中科学家形象的塑造与启示[J]. 未来与发展 2019(12)
    • [3].中加九年级化学(科学)教科书教学属性比较研究——以“原子结构”为例[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01)
    • [4].国外高校电子教科书使用新趋势[J]. 中国出版 2019(24)
    • [5].承传与开新:民初中学国文教科书的知识状况考察[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6].革新与反哺:论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小学教科书——以尚公小学为例[J]. 武陵学刊 2020(01)
    • [7].美国信息技能与母语教科书整合的经验及其启示[J]. 教学与管理 2020(02)
    • [8].教科书知识的运用探讨[J]. 大众文艺 2020(03)
    • [9].学生使用教科书研究:教材研究的新取向[J]. 课程.教材.教法 2019(11)
    • [10].被低估的创新——试论教科书研制的主体性特征[J]. 课程.教材.教法 2019(11)
    • [11].民国时期小学科学教科书用废之争及启示[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2].论教科书知识的教学面向[J]. 基础教育 2020(01)
    • [13].韩国电子教科书:缘起、实施情况和启示[J]. 教育学术月刊 2020(03)
    • [14].超越经验与常识:教科书的教学性再认识[J]. 课程.教材.教法 2020(01)
    • [15].教科书评价的困境及反思[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11)
    • [16].科学家素材在中小学理科教科书中的融入[J]. 教学与管理 2020(09)
    • [17].新时代教科书发展的使命与挑战——“第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科书学术论坛”综述[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0(04)
    • [18].我国五套初中物理教科书的插图比较[J]. 广西物理 2019(02)
    • [19].设计实验:教科书研究的新路径[J]. 教育科学研究 2020(04)
    • [20].教科书美学:教科书研究的新视野[J]. 课程.教材.教法 2020(02)
    • [21].“教科书”考释[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5)
    • [22].韩国中小学数字教科书的开发应用及对我国的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 2020(07)
    • [23].科普视阈下《最新国文教科书》(初小部分)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3)
    • [24].作为知识的“报刊”:清末民初新式教科书中的报刊叙述(1902—1922)[J]. 编辑之友 2020(06)
    • [25].教科书之父:高梦旦出版思想探析[J]. 出版参考 2020(06)
    • [26].韩国中小学数字教科书的政策推进、开发出版及问题对策[J]. 出版科学 2020(03)
    • [27].中国近代美术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J]. 美术大观 2020(05)
    • [28].张元济执掌商务印书馆与清末教科书的出版[J]. 学术研究 2020(07)
    • [29].从翻译引进到探索反思:矿物学教科书在华演变研究(1902~1937)[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01)
    • [30].新中国教科书多样化探索之路及未来展望[J]. 教育科学 2020(04)

    标签:;  ;  ;  ;  ;  

    中韩高中地理(社会)教科书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