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新时期”文艺观念变革的若干思考

关于“后新时期”文艺观念变革的若干思考

论文摘要

从50年代开始,由于受苏联文艺思想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文论界曾一度认为文艺的本质就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到80年代末,人们开始怀疑“社会意识形态”文艺本质观的合理性,这种怀疑来自理论自身的不足与理论在实践展开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的挑战。80年代末,理论界在对当时旧有的文艺本质论进行全面的检讨与批判的基础之上开始从新的角度探索文艺的本质。首先是用“多元论”思想反对文艺“一元论”本质观。到了90年代中期,理论界对文艺本质的探讨已成一种多元、共存、平等、对话的新格局。经过一番尝试性的开拓,出现了许多新的文艺本质观,如“审美意识形态论”、“系统论”、“结构论”等。 在90年代前期文学观念的变革过程中最鲜明的转变是人们将文学作品当成了一种商品。“文学商品论”提出后虽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但时代使然,这场争论持续时间不长,很快这个观点就在少数反对者无奈的呼喊声中被当时理论界的大多数人所接受。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人只是简单地拿马克思主义商品及其价值的个别原则硬往文艺作品的身上乱套,套上的如果不是锁链、脚镣,那一定就是伪装、假面。本文认为,文艺作品不是商品。文艺作品在市场上可以用来标价出售的是它的物质载体——“文本”,而不是文学作品本身。“文本”是描写、叙述一系列有序事件(物)的文字符号的存在形态,即印着文字的纸张。“文学作品”是“文本”在读者的阅读与欣赏过程中生成的,它不是商品,也不能像商品一样在市场上被买卖。 在“文艺商品论”讨论尚未深入之际,理论界紧接着又掀起了另一场争鸣——价值论。这场争鸣是“文艺商品论”讨论的深化之结果,同时又是一场对前期“文艺商品论”在一个更深刻的层面上的反思与再批判。由于“价值论”这个问题本身具有的无限丰富的、可供拓展的理论空间与它的意义指向的多维性,使得“价值论”讨论热潮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期,而且涉及范围又极为广泛。“文艺价值论”争鸣热潮是在90年代前期一个更为宽广、更为多元的社会思潮的背景之下展开的,这使理论开始向着一个更显人性、更为微观、更具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显示了理论者对人自身的深刻关注。 大众文艺(化)是作为经济的市场化、社会的世俗化与文艺本质、价值观念的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艺观念发生变革的原因
  • 一、商品经济的影响
  • 二、文学自身发展出现的新情况
  • 三、“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 第二章 文艺本质论观念的流变
  • 第一节:对建国以来主流文艺本质论的质疑
  • 一、“意识形态”论面临的时代窘境
  • 二、“反映论”——如何可能
  • 三、“认识论”——文艺无法承担的重任
  • 四、“语言论”的本源之误
  • 第二节:从“一元论”到“多元论”
  • 一、由“层”到“元”的话语转变
  • 二、“多元论”本质观的提出
  • 三、“二层次”之调和论
  • 第三节:多元并存的文艺本质论态势的基本形成
  • 一、审美意识形态论文艺本质观
  • (一) “非意识形态”论
  • (二) 准意识形态论
  • (三) 审美意识形态论
  • 二、“系统论”文艺本质观
  • 三、“结构论”文艺本质观
  • 第三章 文艺价值观念的流变
  • 第一节:文艺商品论的提出
  • 第二节:“文艺(作品)就是商品”——如何可能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商品及其价值的基本理论
  • 二、文艺作品是商品的几种可能的根据
  • 第三节:“文艺商品论”的理论谬误
  • 一、“文艺作品”不是商品
  • 二、“文本”的商品性与“文学作品”的非商品性
  • 第四节:文艺作品价值论观念的流变
  • 一、客观说
  • 二、主、客“二维关系”说
  • 三、“系统说”
  • 第五节:文艺作品的价值功能
  • 第四章 大众文艺(化)的兴盛
  • 第一节:在批评中成长起来的大众文艺(化)
  • 一、大众文艺(化)的悄然兴起
  • 二、大众文艺(化)与“人文精神”论之间“世纪末的争论”
  • 三、大众文艺(化)的消闲娱乐功能
  • 四、“潇湘学人”对大众文艺(化)的一次批判会
  • 五、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批评中国当代大众文艺(化)的适用性
  • 第二节:大众文艺(化)兴起之原因
  • 一、经济的繁荣
  • 二、社会的大众化
  • 三、文化的多元化
  • 第三节:对大众文艺(化)的再认识
  • 一、什么是大众文艺(化)
  • 二、大众文艺(化)的积极作用
  • 三、大众文艺(化)的消极影响
  • 四、大众文艺(化)的角色定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后新时期”安徽话剧的探索之路[J]. 戏友 2016(01)
    • [2].“后新时期”与日常生活的结构性位置[J]. 文艺理论研究 2013(06)
    • [3].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后新时期”小说的“孝亲”倾向——以《农民父亲》等小说为例[J]. 小说评论 2013(02)
    • [4].后新时期中国美术批评:权力话语的解构与艺术空间的敞亮[J]. 艺术设计研究 2009(03)
    • [5].“后英雄”时代的“理想主义”写作——毕淑敏与后新时期中国文学[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6].浅论后新时期的“个人化”写作[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12)
    • [7].回望90年代[J]. 文艺评论 2012(09)
    • [8].跨越世纪困惑的“父亲”想像——试论后新时期三种父亲形象的书写[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9].“后新时期”中国内地小说的“文革叙述”[J]. 青年文学家 2014(14)
    • [10].妇女节前调查:过半女职工有节日福利[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07)
    • [11].中国80后电影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J]. 电影评介 2014(Z1)
    • [12].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精神守望的得失[J]. 文艺评论 2011(05)
    • [13].高深的读解 全新的动员[J]. 中国老区建设 2017(12)
    • [14].后新时期的商业大众类知青小说分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 [15].后新时期的文学特征与长篇热潮的兴起[J]. 长江学术 2012(04)
    • [16].秦老师和他家的小保姆[J]. 小说界 2009(02)
    • [17].变革与转型时期的文化记忆[J]. 知识经济 2010(22)
    • [18].从泛政治化叙事到多元探索:中国灾难电影研究[J]. 新闻界 2014(06)
    • [19].《化学通报》回顾[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06)
    • [20].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中个性特征的演进[J]. 文教资料 2013(21)
    • [21].如何做好省级财物统管后市级院的检务保障工作[J]. 中国检察官 2017(03)
    • [22].乌托邦精神的式微和嬗变——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结尾的意义[J]. 山花 2013(09)
    • [23].当“第五代”遇上“后新时期”——中国电影转型期的城市景观[J]. 粤海风 2019(02)
    • [24].论后新时期电视剧家国同构的文化意识——基于亲子关系的视角[J]. 兰州学刊 2015(11)
    • [25].论世纪转型期影视剧改编的庸俗化倾向[J]. 山东文学 2013(05)
    • [26].当代中国人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中国人的价值观》评介[J]. 中国出版 2014(08)
    • [27].后新时期以来知青作家的城市批判[J]. 中国文学批评 2017(02)
    • [28].纪实的“补课”与“救赎”——论新时期以来的影视纪实美学潮流[J]. 文艺争鸣 2008(01)
    • [29].寂寞的文学 孤独的写作[J]. 青岛文学 2012(07)
    • [30].永业科技服务站助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J]. 中国农资 2012(02)

    标签:;  ;  ;  ;  ;  

    关于“后新时期”文艺观念变革的若干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