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的文化透视

通识教育的文化透视

论文摘要

在现代大学发展历程中,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学主义的发展,非功利的自由教育逐渐被功利的专业教育所取代,进而发展成为专业主义、工具主义,“人"成为知识的附庸。在对专业主义的批判中,通识教育理念首先在专业主义最盛行的美国应运而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认识到了过度专业化的危害。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围绕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展开了思考,国内高校开始注意拓宽专业面。陈卫平、刘梅龄发表在《高等教育研究》1987年第2期的《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是我国国内第一篇以通识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文献。随之,我国大量引进国外通识教育研究,通过对美国和港台地区经验的引进,大大促进了内地的通识教育的研究、探讨。然而,以往有关通识教育的研究,基本上围绕的是什么是通识教育,它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如何落实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效果如何等问题的研究,通识教育的文化基础,是一个尚未引起研究者注意的问题。因此,本文打算以此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文化的角度透视通识教育,为通识教育找寻一种深层的文化之根,以弥补从文化的角度透视通识教育的不足。并结合新时代文化发展的趋势,具体提出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具体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本文运用文化结构分析的方法,探求通识教育的文化根基,寻找当今中国大时代的文化战略与通识教育的对接点。本文正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对通识教育的不同概念内涵进行梳理概括,由于本文特殊的文化视角,还对文化的各种定义表述进行了辨析。第二、三、四部分从文化要素分析的角度,分别从通识教育背后的价值观、通识教育中蕴含的思维方式、支持通识教育的集体无意识这三部分的深入分析,旨在寻找通识教育的文化基础。第二部分的通识教育背后的价值观,即通识教育的倡导者的价值追求,包括博雅人格的养成、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通、对人类基本价值的守护三部分;通识教育中蕴含的倡导者的思维方式,涉及到整体思维方式、贯通思维方式两方面内容;支撑通识教育的集体无意识,此部分内容包括包容宇宙万有的胸襟、珍视传统两方面。最后一部分立足于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分析了新时代的文化战略背景,涉及到面对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需要对话不同文化以促使不同文化的交融。以及在西方文化冲击带来的思想、信仰的迷茫的前提下,一方面要求提升本土文化,另一方面需要确立根本的文化价值让人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并在此论述的基础下,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角度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辨析
  • 第一节 通识教育的定义辨析
  • 1.1 前现代的观点
  • 1.1.1 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
  • 1.1.2 人本主义与通识教育
  • 1.2 现代西方的观点
  • 1.2.1 通识教育的产生
  • 1.2.2 通识教育的发展
  • 1.3 现代中国的观点
  • 1.4 当代中国的观点
  • 1.4.1 香港和台湾的观点
  • 1.4.2 内地的观点
  • 1.5 本文的择取
  • 1.5.1 择取的缘由
  • 1.5.2 通识教育——作为提供共同文化根基的教育
  • 第二节 文化定义的辨析
  • 第二章 通识教育背后的价值观
  • 2.1 博雅人格的养成
  • 2.1.1 博雅与通识
  • 2.1.2 情趣高尚与自由人格
  • 2.2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通
  • 2.2.1 两者的分裂
  • 2.2.2 中国的贯彻
  • 2.2.3 西方的践行
  • 2.3 守护人类的基本价值
  • 2.3.1 通识教育与基本价值
  • 2.3.2 真善美的追求
  • 第三章 通识中蕴含的思维方式
  • 3.1 什么是思维方式
  • 3.2 整体思维
  • 3.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观
  • 3.2.2 西方文化中的整体思维
  • 3.2.3 通识教育与整体知识观
  • 3.3 贯通思维
  • 3.3.1 中国式贯通
  • 3.3.2 西式贯通
  • 3.3.3 通识与贯通
  • 第四章 支持通识教育的集体无意识
  • 4.1 集体无意识的涵义
  • 4.2 包容宇宙万有的胸襟
  • 4.2.1 包容的哲学根基
  • 4.2.2 通识与包容
  • 4.3 珍视传统
  • 4.3.1 传统的遗失
  • 4.3.2 回到经典
  • 第五章 新时代文化战略需要的通识教育
  • 5.1 新时代的文化战略
  • 5.1.1 多元文化的对话
  • 5.1.2 本土文化的提升
  • 5.1.3 文化根本价值的确立
  • 5.2 新时代文化建设需要的通识教育
  • 5.2.1 包容、贯通不同文明基本价值的教育
  • 5.2.2 珍视传统的教育
  • 5.2.3 培育心灵完整、和谐的人的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相关论文文献

    • [1].疫情防控凸显专业主义价值[J]. 探索与争鸣 2020(04)
    • [2].专业主义与社会工作的“去社会化”——基于美国百年社会工作史的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3].价值定位与规则确立:出版专业主义及其建构[J]. 中国编辑 2019(06)
    • [4].记者角色研究30年:专业主义话语的呈现与反思[J]. 新闻界 2019(09)
    • [5].社工前行 应避免掉入专业主义陷阱[J]. 社会与公益 2018(05)
    • [6].国产职业剧发展方向初探[J]. 电视指南 2017(10)
    • [7].专业主义还是反专业主义:社会工作界的百年话语争议[J]. 社会工作 2018(04)
    • [8].英雄之旅[J]. 课外语文 2020(11)
    • [9].控制病毒应当奉行“专业主义”[J]. 清风 2020(09)
    • [10].专业主义[J]. 杂文选刊 2018(02)
    • [11].写给公务员:唯有专业主义,值得终身努力![J]. 黄金时代 2018(01)
    • [12].国产行业剧创作还需“专业主义”[J]. 广电时评 2017(07)
    • [13].专业主义:提升劳动者实力的密匙[J]. 法律与生活 2017(08)
    • [14].被热点刷掉的时间与独立思考能力[J]. 作文与考试 2017(Z3)
    • [15].坚守专业主义的投资人[J]. 创业家 2014(11)
    • [16].在法官与律师之间——专业主义的实践根基[J].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2012(00)
    • [17].告别专业主义[J]. 上海采风 2013(10)
    • [18].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应坚持教师立法的专业主义取向[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4)
    • [19].“媒介专业主义”的悖论[J]. 国际新闻界 2018(04)
    • [20].教师专业主义的重建与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1].《超越战场:新军事专业主义》译介[J]. 军事政治学研究 2014(02)
    • [22].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精神、核心能力与专业主义[J]. 图书馆建设 2020(06)
    • [23].网络剧的娱乐专业主义探索与表达[J]. 视听 2020(12)
    • [24].美国教师专业主义述评[J]. 教育发展研究 2012(04)
    • [25].时代理念·人文内涵·专业主义精神——论“学习型馆员”与“学习型图书馆”[J]. 新世纪图书馆 2011(05)
    • [26].新闻学教育中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22)
    • [27].“后专业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当代转向[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3)
    • [28].教育民主视野下教师专业主义的走向[J]. 现代教育管理 2018(06)
    • [29].源起、发展、践行:娱乐专业主义在中国[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09)
    • [30].TV地标(2019)中国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型调研[J]. 中国广播影视 2019(23)

    标签:;  ;  ;  ;  ;  

    通识教育的文化透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