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地被植物的引种栽培及适应性研究

几种地被植物的引种栽培及适应性研究

论文题目: 几种地被植物的引种栽培及适应性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作者: 余莉

导师: 董丽

关键词: 地被植物,萱草,景天,引种栽培,适应性,品种评价

文献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研究在北京林业大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苗圃和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温室中进行,主要对萱草属和景天属地被植物新品种的引种栽培和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经过近三年的露地栽培试验和相关的实验室测定,结果表明: (1) 露地栽培的萱草属的三个品种H1、H2和H3在北京地区3月下旬萌发,花期6月上旬到7月中下旬,10月下旬开始枯黄。三个品种株高在50~60cm之间,花大色艳,株丛优美丰满,覆盖速度较快。景天属品种S1在该地区3月中旬萌发,花期9月上旬到10月上旬,10月下旬开始枯黄。S1株高25~30cm,花期较晚,全株肉质被毛,花序密集雪白,覆盖速度较快。 (2) 萱草和景天品种及洋常春藤的不同光强和土壤肥力适应性试验表明,H1、H2和H3在全光、50%全光和25%全光下植株正常生长开花,各项生长和观赏指标都没有显著差异。在三种施肥水平上各项指标也没有显著差异。S1在三种光强下植株可以生长和开花,但全光与其它两种光强下植株的冠幅有显著差异,遮光导致植株出现倒伏,冠幅显著增大,而在三种施肥水平上各项指标没有表现显著差异。洋常春藤在三种光强水平下植株正常生长,但全光下植株长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光强下,不施肥的植株长度显著低于施肥植株。并根据栽培试验制定了萱草和景天的田间管理技术规程。 (3) 测定萱草和景天品种在人为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植物体可以通过加速老叶的衰老、维持较高的含水量、提高保护酶活性等措施来减轻活性氧对植物细胞的损伤。在同样的水分胁迫条件下,三种萱草表现类似,但略有差别,H2的抗旱性稍强于其他两种植物,表现在植株衰老的速度要慢于其它两个品种,其体内保护酶的活性较高等方面。但S1受到水分胁迫后虽然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加,体内各种保护酶活性、代谢物质的变化不明显,表现出了与萱草不同的抗旱机制。 (4) 研究萱草的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是H3>H2>H1,说明消耗等量的水分H3固定了更多数量的CO2,即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同时也测定出萱草品种晴天时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表现了明显的双峰曲线,一天中光合作用最大值出现在上午10:00和下午14:00左右,午休现象非常明显。 (5) 运用电导法对萱草、景天品种和荚果蕨的耐热性进行了测定,叶片梯度高温处理后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现“S”型曲线,通过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根据公式测得几种植物的半致死低温为H1为62.41℃,H2为62.30℃,H3为61.74℃,荚果蕨为60.98℃,S1为53.72℃。 (6) 综合地被植物的各项特征,运用数量评价法制订了地被植物选择评价标准,希望对地被植物的品种选择和园林应用推广提供一个借鉴。选择的指标有植株自然高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地被植物研究进展

1.1.1 国内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

1.1.2 国外地被植物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1.3 未来的研究趋势

1.2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2.1 立题依据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材料概况

2 几种地被植物在北京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地及试验材料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试验材料的形态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

2.2.2 常规管理措施

2.3 结论与讨论

3 不同光照和土壤对几种地被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环境因子对生长发育及观赏性状的影响

3.2.2 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3.3 结论与讨论

3.3.1 植物材料对光强的适应性

3.3.2 植物材料对土壤的适应性

3.3.3 园林配置建议

4 几种地被植物对土壤水分胁迫反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4.1 几种地被植物对土壤水分胁迫反应的研究

4.1.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1.2 结果与分析

4.1.3 讨论

4.2 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4.2.1 材料和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讨论

4.3 小结

4.3.1 几种地被植物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反应

4.3.2 几种地被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5 几种地被植物耐热性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的关系

5.2.2 Logistic方程的参数确定

5.2.3 半致死高温的确定

5.3 讨论

6 地被植物品种评价标准研究

6.1 评分方法

6.2 评定内容

6.1.1 植株自然高度

6.1.2 生育周期

6.1.3 地上部分生长期

6.1.4 茎的类型

6.1.5 观赏价值

6.1.6 适应性

6.1.7 管理频度

6.1.8 毒害性

6.3 评定结果

6.3 本课题被试材料评分结果

6.4 讨论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2

参考文献

  • [1].几种引进地被植物繁殖技术的研究[D]. 任爽英.北京林业大学2005
  • [2].呼和浩特市地被植物应用调查与评价[D]. 张晓宇.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 [3].赤峰地区野生地被资源及园林应用潜力评价[D]. 王鹤.沈阳农业大学2017
  • [4].地被植物容纳落叶能力提升改造与设计研究[D]. 王文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
  • [5].武汉市新优观赏地被植物的筛选及推广应用研究[D]. 李运玲.华中农业大学2009
  • [6].不同光胁迫对两种地被植物影响的研究[D]. 孙玭.东北林业大学2008
  • [7].大庆地区三种地被植物的引种及抗旱性研究[D]. 张玮宏.东北林业大学2008
  • [8].铝胁迫对3种地被植物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研究[D]. 张向荣.湖南农业大学2010
  • [9].蒙草京津冀乡土地被植物示范基地规划与草坪草种质资源评价[D]. 程利召.南京农业大学2016
  • [10].大花萱草的引种及栽培试验[D]. 施冰.东北林业大学2004

相关论文

  • [1].北京地区引种奥运宿根花卉观赏性评价及抗寒性研究[D]. 魏娜.北京林业大学2006
  • [2].十种野生地被植物生态适应性的研究[D]. 孙震.北京林业大学2006
  • [3].北京地区野生草本地被植物引种、筛选与利用[D]. 马洁.北京林业大学2006
  • [4].引进萱草和景天新品种评价及景天品种繁殖与抗旱性的研究[D]. 蔡丽敏.北京林业大学2007
  • [5].几种彩叶植物的引种栽培及适应性研究[D]. 徐华金.北京林业大学2007
  • [6].地被植物景观资源及应用前景的研究[D]. 闫晶.北京林业大学2007
  • [7].地被植物在哈尔滨的引种及应用试验的研究[D]. 韩雪.东北林业大学2007
  • [8].几种引进地被植物繁殖技术的研究[D]. 任爽英.北京林业大学2005
  • [9].三种绣线菊引种及抗旱适应性研究[D]. 肖芳.河北农业大学2006
  • [10].地被植物耐荫性研究及园林配置探讨[D]. 张玲慧.浙江大学2004

标签:;  ;  ;  ;  ;  ;  

几种地被植物的引种栽培及适应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