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刻本小说异体字研究

明清刻本小说异体字研究

论文摘要

“异体字”研究是汉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俗字”的研究逐步兴起,但主要是集中在敦煌写本文献的整理,对明清时期刻本小说文字的研究还很薄弱。小说的语言通俗、口语化,文字使用不够规范,再加上传抄刻板时个人书写习惯的影响,使得小说文本中存在大量的异体字。尤其在明清时期,小说被大量地刻印出版在社会上广泛流传,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社会通行文字的面貌。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尝试整理明清刻本小说中的异体字,建立在对个体异体字共时与历时相结合考察的基础上,探讨明清刻本小说异体字的成因,揭示明清时期异体字的总体特征。全文共分五章,另外绪论、结语各一章。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然后简要说明研究方法,最后说明本文所使用的字料来源。第一章“关于异体字”:首先,提出“异体字”的定义,并从异体字的共时性、异体字的音义关系以及异体字与词的关系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异体字的定义;其次,提出异体字的分类标准。第二章“异构字”:本章将对“异构字”进行分类研究,主要分为:造字法不同、表义构件的增加与改换、示音构件的替换、记号构件的替换以及综合异构等六种类型。第三章“异写字”:本章将对“异写字”进行分类研究,主要分为:笔画异写字和构件异写字两类。并对构件异写字与异构字进行重点区分。第四章“明清刻本小说异体字的成因":着眼于汉字本身的发展演变状况,从认知角度、义项增多、假借、词的双音化、书写随意性等方面分析异体字的成因。第五章“明清刻本小说异体字的特征”:通过对个体异体字的考察,从承继性、异体字的简化方式的多样性、繁化、记号构件及其能产性、异体字的表意性等方面总结归纳明清时期刻本小说异体字的总体特征。结语:简述明清刻本小说异体字研究在简化字和字典编撰方面的作用及影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关于异体字
  • 第一节 异体字的定义
  • 第二节 异体字的共时性
  • 第三节 异体字形与音义的关系
  • 第四节 异体字与词
  • 第五节 异体字的分类
  • 第二章 异构字
  • 第一节 造字法不同
  • 第二节 表义构件的增加与改换
  • 第三节 示音构件的替换
  • 第四节 记号构件的替换
  • 第五节 综合异构
  • 第三章 异写字
  • 第一节 笔画异写字
  • 第二节 构件异写字
  • 第三节 构件异写字与异构字
  • 第四章 刻本小说异体字的成因
  • 第一节 认知角度差异
  • 第二节 义项增多
  • 第三节 假借
  • 第四节 词的复音化
  • 第五节 书写随意性
  • 第五章 明请刻本小说异体字的特征
  • 第一节 承继性
  • 第二节 异体字的简化方式的多样性
  • 第三节 繁化
  • 第四节 记号构件及其能产性
  • 第五节 异体字的表意性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明清刻本小说异体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