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论文摘要

长久以来,从精神分析到进化心理学,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大多都把自主性和联结性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青春期是个体生理、认知、情感和行为发生显著变化的一个阶段,青少年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的思想、情感、需要和尊严等,同时在人际交往上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同伴关系在他们的生活里日益重要。由于这些变化,青春期个体的自主性和联结性在性质、内容、表现方式上都呈现出与以往显著不同的特点。根据国内外自主性和联结性的研究现状,本研究旨在探讨:(1)东方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什么样的自主和联结水平才可能是比较理想的、适应性的发展状态?(2)自主和联结的发展水平会受到哪些内外部因素的影响?(3)自主和联结水平对各种发展结果会产生怎样的效应和作用?(4)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青少年自主和联结水平的发展变化以及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本研究以初一、初三和高二年级的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访谈、主题分析和实验等多种方法,试图对青春期个体自主性、联结性进行动态的整合考察。青少年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每个年级的发展各有其特色:初一年级行为自主水平和联结程度都是最高,而情绪自主水平最低,同时高自治高联结类别所占比例最大;初三年级行为自主、认知自主以及联结程度都最低,而情绪自主水平最高,同时这个年级以低自主低联结类型为主;高二年级学生认知自主达到最高水平,并以个体化型居多。此外,青少年自主水平的性别差异并不明显,但在联结水平方面女生的联结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同时男生更多地属于个体化类型,女生更多地属于高自治高联结类型。结合聚类分析以及作文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高自治高联结、低自主低联结和个体化这三种类别的特点分别是:高自治高联结型的青少年,其行为自主和人际联结的水平最高,情绪自主的水平最低,在亲子冲突中会更多地强调亲密、爱的情感联结,重视与父母、他人的和睦相处。低自主低联结型的个体不仅行为自主和认知自主的水平最低,而且与周围他人的联结水平也是最低,这类个体在亲子冲突中较少表达自身对自主的渴望或是对亲密人际关系的需求。与前两种自主-联结类型相比较,个体化型的青少年往往更多地拥有自身独立的观点和判断准则,他们的认知自主、情绪自主水平都最高,在亲子冲突中更多表现出对自主的需求或强调与父母的分歧。青少年自主性和联结性与各种发展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自主性、联结性不仅能够分别预测这些发展结果,同时这两者结合形成的三种类别也具有类似的预测功能。其中,行为自主、联结性都能正向预测各种发展结果的理想与否,情绪自主的水平对这些发展结果则具有反向预测功能;高自治高联结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社会适应性和学习成绩也最好,而低自主低联结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性和学习成绩都最为糟糕,且这种类别间的适应差异在三个年级中情况相似。此外,青少年的行为自主水平能够正向预测学习成绩,而认知自主、情绪自主和联结水平均未对学习成绩产生显著影响。对影响青少年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除年龄和性别之外,气质和认知活动特点也是重要的个人影响因素。首先,气质五个维度中努力控制的影响、作用最为突出,它不仅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行为自主和联结水平,而且能反向预测情绪自主;亲和性对认知自主、联结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负性情感则能够正向预测情绪自主、反向预测联结性。其次,就认知特点来看,青少年能否从对方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分歧事件,是影响他们自主性、联结性的另一重要因素。高自治高联结者往往具有较强的移情和观点采择能力,能更多地站在父母角度认识问题,真正理解并接受父母的观点和行为;低自主低联结者虽然也能认识到父母行为的原因,但却很少从内心真正接受这些做法;个体化类型的青少年在冲突中更多地表现出对自己内心需求和梦想的重视,或是强调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与父母的分歧,因而较少从父母角度思考问题。本研究发现,亲子沟通和父母控制是影响青少年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家庭环境因素。在亲子沟通方面,高自治高联结者的父母会比低自主低联结者的父母进行更有效的亲子沟通,两者的沟通内容和沟通技巧都有显著不同。从沟通内容来看,前者对孩子的发展情况了解相对全面,后者则把关注重心放在孩子学习上而缺乏其它方面的交流。在沟通技巧和方法方面,前者在制定规则的沟通过程中能更多运用有助于促进自主和联结的方法,如在沟通过程中给孩子讲道理、协商式征求孩子的意见、表现出对孩子的同感和移情等。相比之下,低自主低联结类型的父母会更多地运用抑制自主和联结的方法,如回避分歧、武断否定孩子的想法和意见等,同时较少采用促进自主和联结的方法。有关父母控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自治高联结类型青少年的父母,往往能够给孩子提供相对较为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闲暇时间的安排、零用钱的使用、个人事务等方面更多由孩子自己决定,父母控制的程度最低,个体化类型次之,低自主低联结型个体的父母对孩子的控制程度最高。综观六个研究的结果,可以发现自主和联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且这种关联随年龄而变。首先,自主和联结之间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青少年的联结性与自主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行为自主、认知自主能够正向预测联结性,情绪自主则反向预测联结性。同时,就自主和联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看,虽然亲子联结在不同受控条件对主观感受的影响方面并未发挥显著的调节效应,并且母亲指定条件下个体的主观感受也未因亲子联结水平的高低出现显著差异,但联结性在行为自主、情绪自主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之间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其次,这两者的关联随年龄而变化,当青少年与重要他人的分离处于最高水平、与周围环境和他人的联结性或关系感处于最低状态时,他们自治性自主的水平同样处于谷底;而如果与他人、与环境分离的状态有所缓和时,他们的自治性自主水平又会走出低谷呈现上扬态势。由此似乎可以推断,在强调人际关系、联结性的集体主义文化中,如果分离-个体化过程是每个青少年必须经历的成长阶段,并且自主需求产生于这个过程,那么理想的自主性发展应是在维持与重要他人、周围环境一定程度的联结性背景下进行,而不是完全脱离父母的束缚和控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
  • 第一节 自主性研究概述
  • 1 自主性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 2 自主性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联结性研究概述
  • 1 联结性的概念及其意义
  • 2 联结性的测量及其研究
  • 第三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构想
  • 1 问题提出
  • 2 研究构想
  • 第二章 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青少年自主性的发展研究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节 青少年联结性的发展研究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节 青少年自主-联结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节 青少年自主-联结类别的特征研究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五节 影响青少年自主-联结的家庭因素研究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六节 青少年自主性与联结性的相互作用研究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总讨论
  • 第一节 青少年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
  • 1 青少年自主性和联结性水平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 2 各种自主-联结类别的特征
  • 3 自主和联结的相互关系
  • 4 青少年的自主、联结与各种发展变量的关系
  • 5 影响青少年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因素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教育启示
  • 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教育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 1 研究局限
  • 2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语文联结性学习:在寻找联系中建立体系[J]. 上海教育科研 2019(08)
    • [2].数学联结性学习的实践策略[J]. 江苏教育 2017(35)
    • [3].比较与联想:小学语文联结性学习的基本方法[J]. 江苏教育研究 2016(17)
    • [4].珍稀植物对开蕨与其伴生物种的联结性及群落稳定性[J]. 生态学报 2015(01)
    • [5].比较与联想:小学语文联结性学习的基本方法[J]. 语文教学通讯 2015(27)
    • [6].联结性学习:学习方式的一种新尝试[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4(10)
    • [7].从《回头望一望》创作实践看音乐与文学的联结性[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4(06)
    • [8].公共空间中数字化增强对社会联结性和包容性的影响[J]. 创意与设计 2013(05)
    • [9].空心板桥横向联结性能及加固对策分析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10].语文联结性学习:建构“学的内在秩序”[J]. 江苏教育 2015(09)
    • [11].山西汾河流域下游草本植物功能群[J]. 生态学杂志 2013(10)
    • [12].儿童经验的课程之维[J]. 教育发展研究 2019(24)
    • [13].论小说《船讯》的边缘书写叙事策略[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09)
    • [14].几种高山牧草间的联结性在融雪梯度上的变化[J]. 贵州农业科学 2011(06)
    • [15].语文联结性学习“联”什么[J]. 阅读 2016(12)
    • [16].孔雀河下游断流河道的环境特征及物种间关系[J]. 生态学报 2017(08)
    • [17].联结六问:读出文本结构密码[J]. 语文建设 2014(10)
    • [18].课例导读[J]. 江苏教育研究 2016(17)
    • [19].社会抗争在互联网情境中的联结性动力——以人民网、南方网、新浪微博三类网站为案例[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20].学校联结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心理科学 2014(05)
    • [21].昆嵛山腮扁叶蜂与乔木层树种的联结性分析[J]. 林业科学 2015(10)
    • [22].装配式板桥的横向预应力设计[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23].紫茎泽兰对四川省凉山州共生植物种间联结性及稳定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7(15)
    • [24].论价值链管理与会计信息化的联结性[J]. 中国流通经济 2008(09)
    • [25].高中化学联结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09)
    • [26].当前初中数学概念形成教学须关注的两大问题[J].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6(02)
    • [27].赤皮青冈天然林优势种群间关系及生态种组划分[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02)
    • [28].昆嵛山腮扁叶蜂与林下植物的物种联结性[J]. 生态学杂志 2014(07)
    • [29].试析学生会的组织结构特征:松散联结基础上的牢固联结性[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03)
    • [30].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标签:;  ;  ;  ;  ;  

    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