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叶遗传多样性、化学分析及抗菌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印楝叶遗传多样性、化学分析及抗菌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 Juss)为楝科楝属植物,在印度阿育吠陀医学和尤那尼医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有“乡村药房”、“天然药库”之美称。现代研究表明,印楝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生育、免疫调节、抗氧化和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药用植物资源。印楝原产于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后来由于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而在国际上广泛引种,资源分布较广,而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及特殊的异花授粉繁殖方式可能使得印楝遗传信息、化学成分、药效等均呈现出种内多样性。目的:开展印楝叶遗传多样性、化学分析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研究,探索其遗传变异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并明确印楝叶抗菌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1、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引种在攀西地区的印楝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用100条引物进行初选,最后确定适合的9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并用POPGENE软件处理数据。2、以印楝叶不同溶剂部位作为试验对象,以金黄色葡葡球菌等为试验菌株,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研究印楝叶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3、采用HPLC及分光光度法,建立印楝叶中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4、运用聚类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学方法,探索印楝叶遗传信息、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结果:1、印楝13个种源总的PPB很高,达97.53%,Shannon指数种水平为0.5537,Nei’s指数种水平为0.3803,表明印楝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很丰富;种源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4702,Shannon’s居群分化系数为0.4677,表明印楝种源内的遗传分化大于种源间的分化。聚类分析将13个印楝种源分为2大类,来自缅甸的11个种源聚成一类,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度的种源聚成另外一类。2、印楝叶提取物对4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及2种真菌(石膏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在40mg.mL-1浓度范围内对溶血性链球菌及白色念珠菌没有抑制作用。同时还发现,印楝叶水煎液抗菌活性最强,甲醇提取部位抗菌活性次之,石油醚部位抗菌活性最弱。3、建立了印楝叶中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芦丁在0.2~1.6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24%;槲皮素在0.42~2.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0%;异鼠李素在0.08-0.3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8.68%;总黄酮在0.020-0.08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6.67%。另外,建立了印楝叶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1个共有指纹峰,确定其中4号峰为芦丁,6号峰为金丝桃苷,10号峰为槲皮苷,11号峰为槲皮素。4、根据Nei’s遗传距离和HPLC指纹图谱数据得到的聚类图将13个印楝种源都分为两大类;遗传信息与化学成分的典型相关主要是由化学成分中的第2、3、4、7、9、11号峰与多态位点百分率、Nei’s基因多样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所决定的,并且第一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为1.00,P<0.01。另外研究发现,芦丁、槲皮素等黄酮类成分与印楝叶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呈显著相关。结论:1、来自缅甸的种源(特别是缅甸1015和1014种源)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澳大利亚和印度种源,表明缅甸的种源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更为丰富的遗传改良能力,今后可考虑作为我国选种育种、推广种植的对象。2、印楝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3、印楝叶遗传多样性与化学成分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在影响印楝叶化学成分变异的众多因素中,遗传背景不同所造成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芦丁、槲皮素等黄酮类成分为印楝叶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可以作为印楝叶药材质量控制的指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引言
  • 正文
  • 第一章 印楝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试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 2 研究方法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二章 印楝叶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试验研究
  • 1 试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 2 研究方法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印楝叶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 1 芦丁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
  • 1.1 试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 1.2 方法与结果
  • 2 槲皮素、异鼠李素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
  • 2.1 试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 2.2 方法与结果
  • 2.3 小结
  • 3 分光光度法测定印楝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 3.1 试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 3.2 方法与结果
  • 3.3 小结
  • 4 印楝叶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 4.1 试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 4.2 方法与结果
  • 4.3 小结
  • 第四章 印楝叶遗传多样性、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 1 遗传多样性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 2 化学成分与抗菌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 3 遗传多样性、化学成分及抗菌作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1 总结
  • 1.1 印楝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 印楝叶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试验研究
  • 1.3 印楝叶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 1.4 遗传多样性、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 2 讨论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与结果
  • 2.3 创新与特色
  • 2.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图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印楝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17)
    • [2].吴茱萸和密楝叶中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01)
    • [3].印楝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3)
    • [4].蜜楝叶、花及果实中总黄酮含量积累动态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10)
    • [5].楝叶、楝枝及楝子4种提取物抑菌活性比较[J]. 农药 2010(12)
    • [6].秋意(诗歌)[J]. 农村青年 2016(10)
    • [7].印楝叶HPLC指纹图谱及其化学成分与遗传变异的关系研究[J]. 中国药房 2011(07)
    • [8].秋天二题[J]. 语文天地 2008(02)
    • [9].扁桃斑鸠菊及非洲印楝叶的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肝脏形态学及肝毒性标志物的影响(英文)[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1(12)
    • [10].蜜楝不同部位绿原酸积累变化分析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05)
    • [11].止恶、除毒和防疫:繁杂事象背后的文化逻辑[J]. 文化月刊 2012(07)

    标签:;  ;  ;  ;  ;  ;  ;  ;  

    印楝叶遗传多样性、化学分析及抗菌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