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文论视野下的“隐秀”考论

中古文论视野下的“隐秀”考论

论文摘要

“隐秀”论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文学理论,该理论对后世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文从四个方面对“隐秀”论进行了研究,即“隐秀”论的内涵、“隐秀”论的表现形式、“隐秀”论的形成背景和“隐秀”论对“意境”说的影响。研究发现,“隐秀”论之“隐”的历史渊源则与《周易》、《诗经》和“春秋笔法”有关;“隐秀”论之“秀”的渊源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品评有很大的关系。“隐秀”论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说明“隐秀”论的具体运用情况,结合具体的实例领会“隐秀”论。两汉时期的侈丽文化,玄学兴盛、玄默文化形成对文论的影响等,这些都对“隐秀”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刘勰正是在继承和创新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隐秀”论。“隐秀”论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有关“意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自从“隐秀”论产生后,各个朝代的相关文学理论家推动了“隐秀”论进一步向前发展,中唐时产生了“意境”理论,“意境”理论是在继承“隐秀”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经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最终由王国维提出“意境”说(亦称为“境界”说),成为“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文心雕龙》“隐秀”论内涵
  • 一、释“隐”
  • (一)“隐秀”之“隐”的历史溯源
  • (二)《文心雕龙》全书中的“隐”
  • (三)《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
  • 二、释“秀”
  • (一)“隐秀”之“秀”的历史溯源
  • (二)《文心雕龙》全书中的“秀”
  • (三)《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秀”
  • 三、“隐”与“秀”关系简论
  • 第三章 “隐秀”论的表现形式
  • 一、“隐秀”论之“隐”表现形式
  • 二、“隐秀”论之“秀”表现形式
  • 三、“隐秀”的表现形式
  • 第四章 “隐秀”论形成的背景
  • 一、汉代侈丽文化对“隐秀”论形成影响
  • 二、魏晋六朝玄默文化的形成对文论影响
  • 第五章 “隐秀”论对“意境”说的影响
  • 一、唐宋时期“意境”说发展概论
  • 二、元明清时期“意境”说发展概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中古文论视野下的“隐秀”考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