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功利与道义之间的张力

制度—功利与道义之间的张力

论文摘要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经济发展的势头与速度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时代,而道德在经济发展面前的节节败退则让我们无所适从。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有很多的道德两难现象。而之所以“两难”,是因为一方面我们面对着太多功利的诱惑,财富的迅速增加带来的荣耀和满足使人难以收手;另一方面人类代代相守的价值传承又让我们不愿丧失社会之为社会、国家之为国家、人之为人的基本道义。简单地说,人自身的矛盾性和不完整性决定了这种道德两难,其在理论层面表现为功利论与道义论的紧张,在社会生活中则表现为利益追求与德性追求的博弈。但正如我们面临的其他“两难”问题一样,最终的解决方法肯定不是选择二元中的一方,或者保留一个,消灭一个,而应该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判断,寻求二者的融合和统一。本文从功利与道义之辩入手,分析二者内在的差异和矛盾,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二者辨证的历史的整合,然后选择“制度”作为联结二者的社会结构要素,并分析制度统一二者的功能性作用,寻找在实践中解决功利与道义矛盾的可行路径。全文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首先对中西方哲学中对功利和道义的阐述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历史上主要的哲学思想中对功利和道义的表达,然后分析了功利论与道义论主要的理论分歧和原则差异;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入手,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功利论和道义论的改造,并进一步加以引申,分析了功利论道义论与目的论工具论的内在联系,以及马克思对二者的统一。在第三部分中,重点说明了制度集功利和道义于一身,是可以将二者联结在一起的社会结构要素。第四部分着力点在于联系现实证明制度之于功利与道义功能,从而回答论文开始提出的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提升道德水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功利与道义之辩
  • (一) 功利论
  • (二) 道义论
  • (三) “义”“利”之异
  • 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解读
  • (一) 方法论原则
  • (二) 对功利论和道义论的改造
  • (三) 目的论与工具论的统一
  • 三、制度:功利与道义统一的结构要素
  • (一) 制度辨析
  • (二) 制度与功利
  • 1、制度从人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中产生
  • 2、制度功利性的表现
  • 3、制度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的功能
  • (三) 制度与道义
  • 1、平等是制度的基础原则
  • 2、公正是制度的重要价值
  • 3、自由是制度的价值理想
  • 四、道义与功利在制度落实过程中得以统一
  • (一) 制度对功利和道义的约束、范导
  • (二) 制度为功利和道义提供激励机制
  • (三) 制度对功利和道义具有调控功能
  • (四) 制度有助于发挥功利与道义的合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两难决策的功利论逻辑[J]. 新教师 2020(06)
    • [2].驳功利论原教旨主义[J]. 清华知识产权评论 2017(00)
    • [3].功利论和道义论的对立及其超越[J]. 学术交流 2008(08)
    • [4].利益权衡与会计造假:功利论的分析视角[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 [5].评有关功利论与道义论之区别的三种流行观点[J]. 哲学研究 2013(12)
    • [6].无产阶级功利论及其评价——从马克思到毛泽东[J]. 新西部(下半月) 2010(04)
    • [7].邓小平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思想解读[J]. 前沿 2011(18)
    • [8].论马克思恩格斯义利学说的性质和基本特征[J]. 社会主义研究 2008(04)
    • [9].对功利论和道义论困境的思考——以《求求你,表扬我》为案例[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
    • [10].魏英敏教授作“功利论、道义论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术报告[J]. 孝感学院学报 2009(01)
    • [11].边沁功利论正义思想初探[J]. 理论界 2013(01)
    • [12].道德与权力共建——从功利论向道义论的回归[J]. 青年与社会 2019(01)
    • [13].科研强师——提高教师科研素质的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06)
    • [14].社会转型时刻,德胜洋楼带来了哪些启示?[J]. 经营与管理 2014(08)
    • [15].墨子和边沁之功利论思想比较[J]. 哲学研究 2012(09)
    • [16].选官制度视野中的古代审美风尚变迁[J]. 江西社会科学 2008(08)
    • [17].论功利视角下的高校诚信教育[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 [18].“一体二性”:刑罚根据新解[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 [19].临终关怀的道德哲学辩护[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03)
    • [20].何其芳文学本质观的功利转向[J].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06)
    • [21].论代际正义的理论基础[J]. 韶关学院学报 2010(05)
    • [22].对石桥湛山“功利”外交思想的考察[J]. 日本学刊 2008(04)
    • [23].论网络伦理学基本理论的选择[J]. 江西社会科学 2010(10)
    • [24].观点[J]. 语文学习 2010(05)
    • [25].企业行为伦理标准的消解与建构[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 [26].试论道德理论的层次结构——兼论儒家伦理与西方伦理之比较[J]. 学术界 2012(01)
    • [27].功利主义与道义主义由分趋合浅议[J]. 保定学院学报 2009(05)
    • [28].社会建设的伦理反思[J]. 社科纵横 2008(03)
    • [29].刑罚的正当性浅析[J]. 黑河学刊 2012(10)
    • [30].当前道德动因纯粹化与变动性的审思[J]. 道德与文明 2013(04)

    标签:;  ;  ;  ;  

    制度—功利与道义之间的张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